专栏名称: 互联网观察
互联网行业趋势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行业新知 IT行业事件分析. 观察人,应该是以最敏感的嗅觉说出自己对互联网的感觉,有的是基于对产品的认知,有的是基于对商业经济的趋势。或对或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一种角度.欢迎关注与投搞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观察

大妈占据无人超市乌龙背后,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创新环境

互联网观察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8-10 19:21

正文

在刚结束不久的淘宝造物节上,亮相了短短数天的“淘宝会员店”无人值守便利店赚足了眼球,那个时间点上媒体的关注点都在体验和可行性上,但最近几天由一些自媒体造势写出的多篇假新闻(中国大妈占领无人超市乘凉)让已经沉寂的话题又被谈起,不过这次这些自媒体让话题从老年人与新生事物之间的矛盾扩展成了“科技创新落地面临的诸多现实考验”。

当媒体人结合共享单车被破坏等现象逆向对创新进行思考时,也揭开了一种全新思考方式,这种几近管理学的思维用一句来解释就是:创新不光要适应社会,反之亦然,创新还要让社会适应。


老人与新事物之间不仅仅有道德可以谈

凡是涉及大妈话题的新闻,都会引发互联网舆论的沸腾。但无论是本次假新闻事件还是很多切实发生的故事,都像大妈与小伙子争夺篮球场社会议题反应的内在矛盾一样—————它从整体视角出发,反映是一个社会资源匮乏造成的争夺现象。

而这种出于城市设计弊病缘故导致的矛盾,也给当下老年人与科技产物的矛盾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创新一定要出于实际需求、且要让潜在受众适应你的设计。“

但是与之矛盾的是创新它是一个没有确定性的东西,有时候一个点子的产生是很模糊的很概念的,在创新者拿出来与世界分享、进行实验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宽容和空间。就像扎克伯克批评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给予“毁灭人类”标签一样,谁也不知道无人超市这种技术大规模普及后是否真的会带来什么,它对关联产业、零售模式甚至社会文化有何种冲击,这冲击可好可坏,就像那句话:“技术是中立的。”

关于无人值守便利店或者商超概念,中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最大优势反而就是不用担心大妈和工人组织的阻挠。相对于国外高福利环境下每个职业存在感都极强的情况,中国类似创新只要不造成像传统产业下岗潮一样的局面绝不会有人干涉和阻挠,只要照顾好各个利益方的声音,我相信所谓无人值守便利店的推进,只要技术和市场足够成熟,取代一部分传统市场是绝对可行的。

因为,无人值守便利店所采用的门闸技术利用支付宝解锁,这种方式完全屏蔽了大部分老年群体,那些没有支付宝使用技能的老年人也完全做不到占领无人超市和便利店的能力。


社会问题应格局化思考,避免针锋相对

而这种进步带来的潜在担忧是大多数科技创新已经面临过的道德困境,例如打车软件曾兴盛一时让老人无车可打的新闻就让很多评论界人士反思。

推人及己,自己有一天老了以后,这种节奏的科技进步会不会造成自己的不便呢?假如未来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我们被年轻人针对呢?我们是该拷问城市设计者还是与跟自己同病相连的年轻人针锋相对呢?

推开这些遥远的设想不谈,就谈当下的“无现金社会”设想,假如真的5年内实现了,那么很多老年人真真切切面临与现代社会的矛盾,虽然根源上这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在一个老龄化社会语境下,设计者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怀。


创新造成的社会问题还要通过更多创新来解决

过去我们谈论科技创新适应社会,更多是政策和受众是否接受的层面,这些停留在在企业既定的目标客户群身上,但从未延伸到潜在受众和麻烦上,例如老人如何适应无现金社会这种话题就属于这类问题。

例如Google这样的Geek文化企业就因为对社会文化研究和反应预判不够,被迫出售了潜力无限的波士顿动力机器人项目,随着科技越加深入我们生活、改造我们熟悉的生活形态,越来越多的社会意见将左右科技企业举动。

那个时刻人们将发现:相比于大企业和商业帝国革命生活体验的野心创新,那些谨小慎微的创新也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美国创新土壤不断冒出的那些新团队开发的那些小玩意可以演变成互联网生态巨变一样,我国也需要营造更普惠的创新环境,让根植于民间切实需求的年轻人能够从细微之处出发,用奇思怪想解决像无现金社会老年难以适应的问题。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