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官方微信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当代  ·  中坚 / ... ·  12 小时前  
当代  ·  缺席者的历史想象 / 刘皓小说讨论会 ·  12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大师出品紫砂壶,古雅质朴 ·  昨天  
为你读诗  ·  一缕藏香,独享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昨天  
文汇学人  ·  乔姆斯基的帝国批判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译文

五首 The Beatles 的歌,造就了这五本小说

上海译文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5-26 19:56

正文

如果凭空问一句,

以下四位作家有什么共同点?

东野圭吾 伊坂幸太郎 村上龙 岛田庄司

你大概会如此作答:来自日本;都是男性;写过推理小说;以及 和大部分经历了上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男作家一样 伊坂幸太郎生于1971年,勉强算他赶一个尾巴吧… ,还 喜欢酒精、做梦、摇滚乐。但倘若让作家们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下面这句答案出现的概率兴许不会低。

“我们都喜欢披头士!”

谁会不喜欢披头士呢,他们是当今世界已甚少存在的 那种 年轻人——心中满是天真和美好,用自己的歌唱出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无畏无惧,不拘边界,仿佛四名行走在看不见地平线的马路上的人,他们的存在,代表一种极度真实又完全偏离现实的理想。 就像,就像一本小说。

是的,就像一本小说的 The Beatles 乐队本身,在半个世纪以来被很多小说家写进他们小说里,而其中日本作家就是最为热情的一批人。前不久,豆瓣的嘿呦音乐特意整理了一份包含“披头士元素”的日本小说清单,这些小说,有的以 The Beatles 粉丝作为主角,有的则干脆用 The Beatles 的歌曲当做小说题目。虚构的故事固然新鲜,挖一下 The Beatles 创作的真实背景其实也很有趣。




少年心中的苦楚

需要一曲纯粹的春天的摇滚乐曲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日] 东野圭吾  [译]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家境优渥的少年浩介全家都是 The Beatles 的粉丝,以收集乐队的黑胶唱片为乐趣。浩介 爸的口头禅就是:在艺术上不能省钱,既然听音乐,就要听最好的音质,不然就没意义了。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巨变,让少年浩介陷入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与此同时,连喜欢的 The Beatles 也面临解散。少年心情复杂地去看了电影《顺其自然》, 这是一部由披头士演唱会彩排和现场演出摄像组成的纪录片。影片最后,乐队成员来到苹果公司大楼的屋顶平台上, 时值冬日,寒风从四面八方袭来,听众们都裹着大衣,四人在此种状况下开始演唱《回去》(get back)。这场演出 因为没有提交申请,惊动警察,一片混乱中,电影结束了。浩介动荡的内心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回去》(get back) 是 The Beatles 成员保罗所作,最初的歌曲有着浓郁“政治色彩”,用来讥讽种族主义者。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政治色彩被淡化,之后的评论普遍认为它是一只回归摇滚本源的歌曲,就像一首纯粹的春天的摇滚乐曲。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放肆的梦,就像一篇看不见的乐谱

伊坂幸太郎

《金色梦乡》

[日] 伊坂幸太郎  [译]  李彦桦

南海出 版公司

平凡的送货 员──青柳雅春和多年不见的老友森田森吾偶遇,却突然被告知首相即将被暗殺,而青柳则是凶手!一头雾水的青柳,早已成为警方不择手段要缉捕的对象,更惨的是,在媒体炒作下,他还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唯一对策只有不断地逃、逃、逃......

仿佛一个离奇的梦,尽管困难重重,仍散发光芒。小说《金色梦乡》(Golden Slumber)题目取自 保罗·麦卡特尼创作的组曲,该曲收录在 The B eatles 正式解散前发行的专辑《修道院之路》中。 故事主人翁青柳的人生注定逃亡,而逃亡途中那些信任和帮助就如夕阳的光芒照亮着回忆。

“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不管陷入多悲惨的状况,如果能够一笑,就会有重新充电的感觉。”

当时 The Beatles 成员之一保罗·麦卡特尼正在他父亲位于柴郡的房子里随意拨弄琴弦打发时间,无意间在妹妹露丝的一本歌集中看到了一首名为 《黄金睡眠》(Golden Slumbers) 的摇篮曲,因为看不到乐谱,保罗索性自己动手编了起来,边谱曲还加进了些新词,这便是 《黄金睡眠》(Golden Slumbers) 的来源。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幻想国度的寓言曲

岛田庄司

《螺丝人》

[日] 岛田庄司  [译]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大侦探御手洗收到来自朋友的委托,帮助一位叫做艾岗的少年找回记忆,唯一的线索是当事人手写的一本名为《重返橘子共和国》的书。

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书,情节离奇古怪,直通天际的巨型橘子树上建着村庄、还有脚上装着轮子的小熊、长翅膀的女孩、与人等高的向日葵……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完全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然而御手洗却说:“书中描写的事情,全部真实发生过。”

所谓的橘子共和国,灵感来自这首名为《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的音乐,那些古怪意象几乎就是从歌中世界走出来一般。

Picture yourself in a boat on a river

想象你在河上的船中

With tangerine trees and marmalade skies

和这些橘红的树木和橘子酱色的天

Somebody calls you, you answer quite slowly

有人在叫你,你回答如此缓慢

A girl with kaleidoscope eyes

一个有两只万花筒眼睛的女孩

Cellophane flowers of yellow and green

黄绿相间的玻璃纸花儿

Towering over your head

长到了你的头上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露西在钻石闪耀的天空中

1967年初的一个下午,朱利安·列侬从幼儿园放学回家时带回了一副彩色图画,他说他画的是他的同学——四岁的露西·奥康纳。朱利安给爸爸讲解他的艺术作品,说这是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约翰·列侬一下被这句话吸引,继而创作出歌曲 《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由于标题首字母为迷幻剂LSD的缩写,引起评论家关于这首作品的无限遐想。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岂不很美妙吗?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日] 村上春树  [译]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过一段大概全世界最动人的情话:

“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这么多年过去,这段像森林一样清新的情话再也没在其他小说中读到过。对于《挪威的森林》,译文君二号我一直有个疑惑:玲子究竟喜欢过渡边或者直子吗?

众所周知《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书名来自 The Beatles 的一首歌《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而这首歌 据说是有深意的,歌里的女生一直在暗示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发生关系。而在小说中,在疗养院丛林木屋里弹着吉他演唱这首歌的人是玲子,表面看来,歌曲有在指涉无法与恋人发生亲密关系的直子,但后来每次重读,却总能感到玲子那一刻的温柔与克制。

I once had a girl

我曾有过一个女孩

Or should I say she once had me

抑或说她曾拥有我

She showed me her room

她领我去她房里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岂不很美妙吗 在这挪威的森林

Isn't it good Norwegian wood? 岂不很美妙吗?在这挪威的森林。 The Beatles 的这句歌词某种程度上就是整本《挪威的森林》最想要讲述的那部分东西。

真实的挪威的森林据说和约翰·列侬本人一次情感经历有关,而那时列侬背叛过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几度婚内出轨, “挪威的森林” 就是一首关于此类情感纠葛的歌曲,约翰后来形容说,这是一首“莫名其妙”的歌,详尽描述了一个勾引的场景,只是主角变成了女性。

----《披头士:歌曲背后的故事》





那时候的朋友,那时候的歌

村上龙

《69》

[日] 村上春树  [译]  董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在小说《69》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

“给那个时候的朋友......”

这大概是《69》这本小说最想说的话, 青春的面庞有多可爱,往往是多年后才猛然惊觉。 这是一本写给过去的小说,但怀着的不是忧愁而是喜悦,用村上龙本人的话说,这种喜悦是一种复仇。

“不够快乐地过日子是一种罪,我到今天仍无法忘记中学时代伤害过我的老师,除了极少数老师之外,其他人都想要从我这里夺走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象征着‘无聊’,持续从事将人类变成家畜的工作,那种状况至今仍没有改变,可能还变本加厉,但如果只是对他们拳脚相向,到头来有所损失的还是我,唯一的报复方法就是,活的比他们快乐。”


这本村上龙三十五岁才出版,被作者本人称之为“复仇般的回忆录小说”,是以其中学时代的种种经历为蓝本写就。时间设定在1969年,一个对村上龙很重要的年份,很多事情在那一年发生: 东京大学取消入学考试,摇滚乐大行其道,而 The Beatles 则发行了《白色专辑》《黄色潜水艇》《修道院之路》三张专辑,每一张对村上龙都是一记响当当的震荡。迷上摇滚、前卫电影和嬉皮文化的17岁少年,也开启了自己的人生庆典。

村上龙的作家生涯,几乎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快乐”,全世界有趣的地方都会出现他的身影:一级方程式赛车,温布顿网球,摇滚乐现场,世界杯足球赛,米其林餐厅,冲浪与料理......他的好奇心像鲸鱼那么大,并以极度快乐也极度真实的姿态写完每一本书,村上龙所追逐的那种绝对好奇,不设限的天真,像The Beatles作品《黄色潜水艇》,究其一生都活在自己的黄色潜艇中,快乐而无畏。

So we sailed off to the sun

于是我们起航逐日

Till we found a sea of green

直到我们找到一片碧绿之海

And we lived beneath the waves

然后我们生活在海浪之下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在我们的黄色潜水艇里

And our friends are all aboar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