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官方微信,反映女性心声、回应女性诉求、维护女性权益、服务女性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再次道歉!全额退款 ·  22 小时前  
潇湘晨报  ·  陈小春、应采儿,传新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文旅+书店”,她把“尔滨”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公众号  ·  · 2025-02-12 14:32

正文




这是于冰拿起亚冬会火炬时的第一感受。


“以前在电视中,看到火炬手面带笑容,用单手漂亮地举起火炬奔跑,只觉得他们很轻松。火炬第一次上手,我就被它的分量坠了一下。”于冰说。作为哈尔滨文化领域的代表之一,拿起这支沉甸甸的火炬,于冰既感到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

2024年,黑龙江哈尔滨凭借冰雪旅游“火爆”出圈,于冰的一条“东北好了,就能回家了”的短视频触动了许多东北人的心弦。黑龙江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松光里”书店主理人、黑龙江省不退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冰的身份有很多,但她想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讲好家乡的故事,用文化助这座城市更自信。





创业转型


于冰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在哈尔滨成长、上学、工作。

2011年,于冰从哈师大硕士毕业后,到出版社做了编辑。2014年,黑龙江省出版集团旗下的教育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一起投资成立了果戈里书店,于冰成为团队中的一员。

当时,特色书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果戈里书店也是其中一员。在果戈里书店蓬勃发展的同时,于冰也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从运营经理成长为集团最年轻的总经理之一。扎根行业数年,了解过传统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也有了“跨界融合”的丰富经验,于冰萌发了辞职创业,开一家自己的书店的想法。

“我曾经在2016年去过台湾,我发现那里的书店和文创做得很好。”于冰认为,在网络销售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实体书店经营模式亟须改变,而“文旅+书店”将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创业从来不是易事。在家里关门想了三天三夜,于冰还是下定了决心:“人生很短暂,我想尝试看到世界更大的风景,也想要将哈尔滨的故事讲给更多人。”

和朋友一同辞职后,于冰的雪岛书店开在了中央大街上。然而,在经营仅一年后,雪岛书店便因种种因素而不得不宣布闭店。

接下来怎么办?于冰决定转向短视频赛道,在线上分享售卖好书。从用娱乐化“讲段子”的方式推荐图书,到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再到讲述作家与家乡的牵绊,于冰尝试了许多方式,但效果都不理想。

账号内容是否要向流量妥协?于冰和团队也曾动摇。但最终,她一锤定音。“除了推荐好书,我们不会做其他事情,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本色,专注于这一项。”

2023年,经历了3年的低潮,一条讲述东北文化和东北人精神的视频突然爆火,播放量达100多万。“当时团队乐得都不行了。虽然这仅仅是流量增长,没有带来实际经济效果,但为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鼓舞我们继续前进,继续讲述东北故事。”








挖掘文化


短视频账号的蓬勃发展,让于冰有底气继续追逐自己的“书店梦想”。这一次,她将书店选址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取名“松光里”。“‘松光里’是满语松花江的音译,原意为天上的河。”于冰说,这家书店生长在黑土地上,从诞生之始就注定与哈尔滨的文化密不可分,“巴洛克街区是哈尔滨这个城市开埠的地方,我们将‘松光里’书店选址在这里,是因为它见证了哈尔滨的百年发展历史,是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精神标识。”

与人们对书店的传统印象不同,“松光里”没有随处可见、高高摞起的图书,取而代之的是被精挑细选后摆放在单独区域的《呼兰河传》《生死场》《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东北文学作品,供客人拍照打卡的东北“大花布”背景墙,餐饮咖啡区域“东西混搭”的黏豆包咖啡……

在于冰的设计中,书店应该给顾客沉浸式的新颖文旅体验,开启一段文化之旅。为此,在空间设计时,于冰有意为书店风格“留白”。“‘松光里’需要根据策展的主题和内容变换不同的设计,这对店铺而言至关重要。”于冰说,也因此,“松光里”总能给参观者带来新体验。

“现在,我们的店里不仅有外地游客,还吸引了不少周围居民区的家长和孩子。”于冰说,作为黑龙江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未来,她还计划将“松光里”打造成为“爱心妈妈”驿站,丰富妇女儿童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坚守家乡



回顾于冰的创业经历,家乡文化是恒久不变的母题。


“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第一条视频,评论区都是本地观众在留言对我们表达支持。”从2020年到2025年,于冰视频下的评论区始终有东北人留下真诚的祝福。


“我在欧洲漂了20年,看到东北终于被看到了,真的哭了,今年决定回国发展,就在东北”“活了半辈子不了解哈尔滨,谢谢你把家乡讲解得这么好,听完特别骄傲!”“带女儿去了你介绍的地方,很有收获”……一条条评论,背后是一个个为家乡骄傲、希望振兴家乡的人。


“如果不是有家乡情怀,很难支撑我走到现在。”于冰说。在这个团队中,于冰绝不是唯一的追梦人。有人拒绝了大公司的Offer,转而进入工资更低的“松光里”,有人在店里连续坐了一周后,主动提出想要加入团队。“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创作力量,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尽一份力量。”于冰坦言,截至目前,线下书店的收益仍然微薄,但她依然不会放弃将这个哈尔滨少有的文化空间做好做成功。


亚冬会期间,“松光里”书店人来人往。有女孩在院子里开心地拍照,“店里既有‘老’的历史文化,又有‘新’的艺术特色。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哈尔滨独有的浪漫。”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