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相怡 (艺术系学生)
这次跟着童老师做了有趣写作游戏。几个游戏都很可爱又有创意。写得时候我感到很放松。通过游戏我被引导到一种松弛的创作状态。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言寺(玩耍的人)
对于我来说,这是个非常治愈的游乐场。我在书写中一次次地放下对自己的评判,尽可能地感受成为另一种形态的感觉,然后自由地描述它,从惯常的思维中跳了出来,回到了想象力的家。
南山(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艺术疗愈修习与实践者)
喜欢活动本身那种“不刻意”、“游戏”的感觉,没有什么目的,不用去思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探索和享受每一个过程就好了。结束后感觉自己的创造力也被共振到,更加有动力去做想做的事了
司念 (互联网大厂搬砖人)
童老师,是我的文字的开蒙者,三明治上最早的文字就是拜托的童老师。我,四十七,男性,欲望满身。
她可能不知道,邀请我为参加她的《文字游乐场》写两句体验时,我正在写一篇名叫《你我生活在一场预先张扬的凶案之中》的短故事。大概是想表达人生的荒谬和社会的病态最终塑造了我思想上的顽疾,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毁灭的故事。我快被自己的文字折腾成了病一号。
“我希望大家把眼睛闭上,想象 …… “ 童老师语音语速和缓空灵,天然自带抚愈效果,可能和她练习瑜伽冥想有关:“来,我们随意在纸上写一段火星语 …… “ ;“想象如果种子和天空,你想成为哪一个? “ 大家是在她的带领下一步步变得活跃,主动,群里开始出现各种新奇的图片,怪异的文字,还有后来有同学用SUNO AI 生成一首叫做“一个漂浮的种子”的歌曲,令我咂舌,几乎要把我打回母体里坯芽的状态。
她文如其名,童言,童言无忌的童言,那不正是我们想象力最朴实的来源吗?参加完童老师的文字游乐场,我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句话:那是一场心灵的马杀基,我快不认识我自己了。
但,等等!但关于我的文字,我好像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