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以往的城市更新,我们介入项目是在2011年的年底,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设计研究工作是从2012年年初开始。那个时候可谓是中国房地产的鼎盛时期之一,很多大牌的房地产商从一线城市进军二、三、四线城市,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城市有大规模的拆除改造,在拆除时就已经规划好了新建的容积率、业态等,比如在市场调研后发现这里缺少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于是开发公司就开始投资建设,但这种做法在运营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当然,那时候也会有一些城市更新的项目,比如一些保护街区的建设,首先迁走里面的居民,然后脱离实际画饼讲故事,他们认为业态转变是可以实现的,但实际上却和预期存在着差距,甚至运营不下去。
现如今的一些老城改造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即业态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使得项目变成负资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介入了景德镇的更新改造。那个时候我们团队就已经有了DIBO思路引导城市更新工作的初步构想,景德镇成为这一思路的第一个系统性的实践。景德镇项目中既有工业空间占比较大,有14个工厂,对于老城部分我们进行了保留。不论是立足于景德镇还是国家、甚至是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样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当时大量的房屋以及街区都面临着严重的衰败,如何在更新过程中比较准确地使得项目的投入能够与城市未来产业、经济和社区的需求相匹配,是非常关键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