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抵达中国空间站,同时神舟十八号飞船返航进入倒计时。文章介绍了神舟飞船的着陆地点变化、东风着陆场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飞船返航时如何快速搜寻航天员。文章中包含了神舟飞船的发射、飞行、返回及着陆等关键点。
从神舟十二号开始,神舟飞船的返回舱都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这是因为东风着陆场具有多样化的搜救任务能力、可以降低着陆场建设维持费用并促进航天旅游业的发展等优势。
地面会出动大规模的搜救队伍,包括直升机和各种车辆,来寻找飞船返回舱和航天员。虽然可以精准预测返回舱的着陆点范围,但还需要出动庞大的搜救队伍,这是因为需要转运返回舱和载荷物资,以及进行返回舱的检查和航天员的医护工作。
神舟十九号飞船已经在
10
月
30
日成功发射升空抵达中国空间站了,中国空间站内再次住满
6
名航天员,这两个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内还拍下了“全家福”合影。随着神舟十九号飞船的抵达,神舟十八号飞船的返航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十八号飞船在
2024
年
4
月
25
日发射升空,现在已经是
11
月初,神舟十八号飞船已经在轨飞行超过
6
个月时间了,按照计划,神舟十八号飞船将会在
11
月
4
日返回地球,和之前的几艘神舟载人飞船的着陆点一样,都是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为何选择在东风着陆场
在神舟十二号之前,那些神舟载人飞船都是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的,神舟十一号是最后一艘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的飞船,从神舟十二号飞船开始,飞船返回舱都是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了。之前都是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为什么后面的飞船都改用东风着陆场着陆了呢?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东风着陆场这两个着陆场,其中东风着陆场之前是当作备份着陆场,而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则作为主场,在进入空间站时代后,东风着陆场就从备份着陆场转变为主场了。和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相比,东风着陆场至少有
3
大优势。
第一点,就是东风着陆场只需
1
只搜救力量就能满足各个任务阶段的搜救任务需求,可以
在发射、运行、返回各个任务段执行多样化搜救任务。东风着陆场不仅可以搜救飞船返回舱,还能够搜索火箭残骸,还可以完成航天员应急搜救任务常态化值守。
第二点,东风着陆场一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人力资源以及各种设施、设备,仅需规模有限的专业搜救力量,就可以随时组成一支专业的搜救队伍,不仅可以打打降低着陆场的建设、维持费用,还能保持强大的搜救能力。
第三点,东风着陆场位于沙漠、戈壁滩地带,这里暂时没有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规划,所以在这里作为飞船的着陆场,不仅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建设,甚至还可以发展航天旅游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后,在进入空间站时代以来,所有的神舟载人飞船都是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了。现在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已经接近尾声了,飞船返回舱的搜救回收任务也进入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着陆场的全体搜救力量正在安装任务方案进行训练、演练,以及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在
10
月
31
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支付着陆场举行了动员誓师大会,吹响了
誓夺神舟十八号搜救回收任务全面胜利的号角,开始做好迎接神舟十八号飞船的凯旋归来。而在此之前,着陆场还组织了空地协同演练以及全系统综合演练,还针对暗夜低温的任务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怎么快速搜寻航天员
不管是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还是东风着陆场,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地面都会出动大规模的搜救队伍,有直升机还有各种车辆,有时候多达
100
多台车辆,可以说是浩浩荡荡。东风着陆场的面积接近
2
万平方公里,飞船返航的时候,搜救队伍是怎么快速找到飞船返回舱以及航天员的呢?
如果飞船是随意降落而不是根据设定的轨道返航的话,在面积这么大的着陆场快速找到飞船返回舱,确实是很难的,因为完全不知道它会在哪里降落。
而实际的情况并不会这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在返回地球之前会进行飞行姿态的调整,还会进行舱段的分离,返回舱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再入大气层,沿着设定的飞行轨迹重返地球大气层,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其实可以精准知道返回舱的返航轨迹的,也知道它大致的着陆点,搜救起来不难。
但是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返回舱的实际着陆点会和预选着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为返回舱在下降到大约
10
公里时会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如果风比较大的话,降落伞可能会拖着返回舱飘到其他的地方,从而偏离预选着陆点。
不过,这样问题也不会很大。因为我们会实时掌握返回舱的飞行情况,包括它的位置、高度、速度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知道返回舱大致会降落到哪个位置。地面搜救队伍也会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调整,当返回舱即将降临到地面的时候,搜救车辆、直升机就已经来到着陆点附近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