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记杂货铺
《从零开始做运营》的作者开了个杂货铺,这里有各种杂货:关于互联网的观点与评论,关于产品与运营、会员与积分、职场,同时提供跳槽的机会,当然还会没事儿扯个淡。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51好读  ›  专栏  ›  张记杂货铺

今天集中回答几个读者提问

张记杂货铺  · 公众号  ·  · 2017-09-11 11: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张记杂货铺」可以订阅哦

上周和上上周,有好些读者来问问题,答应了要回答,那么就要做到,对回答中有任何希望展开讲的部分,请告诉我哈,我就单独写一篇了。


题图来源于Pixabay.com,作者是geralt


关于游戏……









你好,亮哥,我是做一个游戏运营小白,毕业刚入行。最近在一个游戏组里,这个新游戏是一个曾经很火的老游戏的翻版,有版权。于是我们就利用情怀这一点,聚集了一批老游戏的玩家,预注册正在进行中,可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月问题,我们的预注册时间太长,并且对玩家说的是预计八月底上线,而现在游戏因为一些原因,推迟上线时间,而很多玩家的耐心快消磨完了。其中,因为翻版游戏与老游戏的差别很大,所以领导不让放出任何新游戏画面,玩法,系统等。八月底已经到了,我该怎么安抚玩家,运营社群?虽然领导说顺其自然,走掉的玩家依旧会回来,然而我觉得顺其自然会影响群里氛围,生态和游戏上线后社群运营。现在你能给我一点建议吗

——读者A










这个回答来的比较晚,也不知道你是否还需要。

但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去看待这个问题。


1、网游运营发展到今天,其实套路已经很成熟了,所谓成熟的意思就是:

今天随便什么游戏,拿出来,都是:


删档「封测」→删档「内测」→不删档「内测」→商业化


这套标准流程走起来的,其中的变化其实不多,通常做法是,从核心用户向普通群体用户逐步开放。


2、既然是情怀老的翻版,那么就应该坚持打情怀牌,即便是Debug需要时间,导致无法准时开放,也应该告诉那些预注册的用户,并且做相应补偿。

游戏用户其实挺有耐心的,你想想当年魔兽世界国服从70级到80级,玩家们在版本等待上所花费的时间就知道了,没记错是一年多?

所以,如果你能利用社群,先安抚好老玩家,照顾好他们的恋旧情绪,这事儿就成了一半了。


3、想办法去连接老玩家们的感情。

有个故事我应该说过的,热血传奇,2005年和Actoz打官司,一年多没有版本更新,怎么破啊?运营让玩家们去回顾了所有牛逼的老版本,做了一年的版本和Boss回顾活动…然后玩家们对没有版本更新这事儿几乎无感知。


懂得了道理、看过了案例,你就知道运营到底做啥比较好了。


祝顺利。


关于职业……




张老师,想问问您,作为一名电商运营助理,可以学到什么呢?

——读者B








其实,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真的很想灌一壶鸡汤给你,不过想了想,我决定灌一大壶鸡汤给所有做「助理」职位的人。


你去研究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很多公司里,很多集团下属公司的老总或者副总,总有一些人的经历是做过前一任老板的助理或者秘书的。


所以,把助理去掉,电商运营助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电商运营。


而电商运营的发展方向就和所有运营都一样,主管-经理-总监一路走下去了。


那么,学什么就要问你自己了。


如果你想要从一个运营助理成为一名运营,你有没有留意过,你服务的那个组织里的运营每天都在做什么?有没有考虑过,你和运营之间的差距究竟是单纯的经验,还是技能又或者是对数据的反应?


缺什么,补什么,不要问学什么。


学什么是很主观的,但今天你既然在职场里,就请用相对客观的视角去展开你的技能树吧。


关于产品与运营









亮哥,请教一下,请问产品和运营在工作中的边界是什么?侧重点在哪里呢? 我是一个产品,我们公司是腾讯系创业,用了腾讯职级一套。我看到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的能力要求一模一样(产品多一个产品设计能力),实际工作中,boss们也鼓励弱化产品和运营的边界。但我觉得,再怎么弱化,总有职能边界吧?总有侧重点的吧?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们是to b的,需求完成之后,在用户端,运营准备推广文章和使用教育,产品负责需求挖掘和使用教育,双方都要关注数据……但我总是很迷茫,我觉得这之间很不清晰,如果同时有运营小伙伴的时候,他会负责功能教育,我有时候也会负责自己做的功能的使用教育,但我怎样切进去跟用户联系?我跟运营的不同在哪里?

——读者C












其实产品和运营,都是从策划和开发里分化出来的……


我的意思是,有一部分产品经理是从策划里走出来的,而另一部分人变成了运营;还有一部分产品经理是从开发里走出来的,而另一部分人依然在开发条线里待着。


从我的角度来看,无非是某个产品经理的技能树更偏向开发或者更偏向于策划,但我从来没觉得说,产品经理有自己很独特的技能树。


真的,我觉得产品经理这类人,不能属于那种,技能树与其他角色不同的职位,但是,即便是技能树没什么不同,产品经理之间的能力差别也非常巨大。


譬如,我这周就希望做一次我司产品经理的培训,告诉他们:


产品专员只需要接需求,不需要思考需求的合理性;

产品经理不仅要思考需求合理性,还要试图去定义整个模块之间功能点的相互关系;

而高级产品经理,就要能从需求出发,看到整个系统的模块构成,并且能够知道哪个模块是最核心的,轻松定义出优先级。


所以如果你是产品经理,你是哪一层?


同样,作为运营。


最低一级的运营,就是一个执行者,拨一下动一下,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工作就好;

向上走一层,就开始需要思考能力,思考数据背后的意义;

再走一层,高级运营经理甚至是运营总监,就要学会去发现甚至反向驱动产品的迭代了。


所以,如果你是运营,你又在哪一层?


产品和运营,本来就是联系的,好比说,一个新功能的上线,产品和运营都要做事儿,只是落脚点不太一样。


一个新功能的使用教学,对产品来说,可能是一个新手引导的模块需要做的工作;

而对于运营来说,不管有没有新手引导模块,他们都需要立足于一切和用户可以接触的渠道去做内容、组织活动,确保需要用这个功能的用户都能用一下这个功能。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不太明白为啥你会有困惑……


如有问题


请继续提吧……





流水已经过20万了,好评连连。

开心一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