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50%的人将要失业。”这句话是李开复说的。
参加《奇葩大会》时,李开复介绍的人工智能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你们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每一次搜索引擎的结果,都是人工智能推算出来的。它会根据你们的每一次点击,来决定下一次在你面前呈现的画面。你们每一次的择偶,它会更知道你喜欢谁,媒婆都要失业了。
他过去两年所有的投资,都是机器人管理。机器人可以分析所有的股票走势。它每天读新闻,读财报,然后来判断今天最该买最该卖的股票是哪一只。
李开复得过癌症,他当时用的药,很多医生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医疗进步很快,不是每个医生都能每天去读各种学术期刊论文。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做成医疗助手,阅读学术期刊论文,学习最新的治疗方式,更好地帮助医生做判断和诊断。
一辆车96%的时间都是停着的。如果有一个无所不在的“滴滴”,当你需要出门时,一辆小车就开来了,你还有必要买车吗?这就是共享经济的无人驾驶技术。
这些都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李开复认为,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说交易员、助理、秘书、中介,这些事情,人工智能都会做得比人类更好。
看完李开复的话,你可能不相信。
我常想起马云说的那句话,面对新的机遇,很多人都经历过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何不假设一下,如果你相信了人工智能的趋势,除了更加积极为自己规划未来以外,你没有任何损失。但是假如你选择不相信,如果未来真被李开复说中了,你就错过了提前为自己准备的机会。
其实,都不用等到人工机器的时代到来,我们所有人,在当今这个时代,都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可能。
很多年前,有一场面试让我至今记忆深刻。那时我负责诺基亚公司的运营商业务,需要招一些有经验的大客户经理。有一份简历吸引了我。
应聘者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北大。学历非常完美,工作经历也很惊艳。第一份工作是Compaq(康柏,美国当年第一大的PC公司),第二份工作是北美电信(当年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
这两所公司,你们可能没听说过,因为都早已倒闭,但是在当年绝对是顶级的外资公司。
他的这份简历亮瞎了我的眼,我迫不及待地约见了他。
他侃侃而谈。谈到最后,我问他,你对来我们公司发展有什么要求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企业不要倒闭。
我不禁哑然,问他为什么会担心这个?他说,因为我待过的企业都倒闭了。企业运营不好就会裁员,对职业生涯影响很大。
我当时想,那是你运气不好,我们这种企业绝对不会倒闭的。由于种种原因,我最终没有招他进来,否则他仍然难逃企业倒闭的厄运。
我在诺基亚工作了9年。毕业后没多久,我就加入了这家公司,亲眼见证了它的起步和腾飞。诺基亚最辉煌的时候,曾经连续三四年蝉联手机市场No.1的地位,而且是绝对的第一,遥遥领先市场第二位。
身处在业绩如此辉煌的企业里,怎么会相信企业有倒闭的一天呢?
2010年是诺基亚的巅峰时刻,占领中国市场40%的份额。但也是从那一刻起,下滑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有一天,中国区的一位大佬和我们开会,她说新推出的iPhone手机和诺基亚完全不能比,一点都不好用。她说完这句话后,竟然有很多人附和。
我听后,当下就决定离开这家公司。因为我的家人在用iPhone。我知道他们说的不是事实,一个不愿面对真实竞争环境的企业,怎么可能持续成功?
我离开时,诺基亚仍然有35%市场份额。我当时单纯地认为,这家企业只不过辉煌不再而已。但是,两年后,仅仅是两年的时间,诺基亚这三个字和诺基亚公司竟然在市场上消失了。
至今我都难以相信,一家伟大的百年企业是以这样的速度消亡的。
诺基亚的倒闭,让我联想到那个应聘者的经历。事实再一次证明,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靠得住的,你唯一靠得住的人是你自己。
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这代人面对的竞争环境是如此激烈。
如果我们再抱着原有的思维,希望找一家靠谱的公司,然后日复一日地工作,安安稳稳做到退休,恐怕未来带给你的只有失望。
诺基亚的一些旧友们经历了一段艰难日子,裁员、赔偿和不停地找工作。当从天而降的危机来临时,多数人的反应都是难以适应。
这很正常,舒适久了的人,抗风雨的能力自然下降了。人们总认为自己会在一个好企业里待上一辈子,直到退休,谁都不愿意相信,倒霉的事情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但是,环境是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根本无从所知,我所知道的是这四个字:未雨绸缪。
与其祈祷风调雨顺,不如好好想想到底如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如何能够及早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呢?我想给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请你一定要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
不妨打开你的微信联系人,看看其中属于自己公司同事的比例有多少。如果几乎全是公司同事,那么说明你的人脉圈子很窄,一旦公司发生变动,将对你产生巨大的冲击。我的很多朋友在结束上一份工作后,最长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一份工作。你没有工作时再去找工作,那么你将面对被动的局面,你的机会和谈判筹码都没有优势。
要建立什么样的人脉呢?
一种是圈子里的人,比如客户,或是相关领域的伙伴,再或者是友商公司相对应的人。
不要把别人当纯生意场上的对象,也不要因为竞争关系而心存傲慢。只有相互尊重,刻意经营,你们才有可能建立关系。同在一个圈子,这些人脉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帮到你。
另外一种就是猎头了。我常联系的猎头有上百人,你相信吗?跳不跳槽并不妨碍我和猎头交朋友。很多人说,“从没有猎头找我啊”,很纳闷我是怎么认识这么多猎头的。
分享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给你,那就是领英(Linkedin)或赤兔。如果你是外企人员,请一定要玩转领英,因为绝大部分的猎头都会在领英上找人。
如果你能找到猎头,又能对猎头进行关系维系,也许你的机会就来了。
一旦你随时有机会在身,就再不会害怕任何环境和工作的变化。不要让自己去找工作,而是让工作来找你。
第二个建议是,请你一定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
我听过一句话:死于30岁,埋于80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如果用这句话形容职场,我的理解是当他从30岁开始不再学习时,他已经“死”去了。
很多人说,你看我多勤奋,每天准时来公司,从不懈怠任何工作,即便是每天做一样的工作,我也仍然很努力。
你的确很勤奋,但这只是体力的勤奋,并不是脑力的勤奋。你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仅此而已。你可能重复工作了20年,但是你的经验也许只停留在开头的那3到5年。
不妨问问自己,这份工作是不是和3年前做的一模一样?这些技能是不是3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的?你现在的工作综合实力和3年前一样吗?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或许已经放弃了提高自己。
我从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我看很多的书,参加各种培训,花钱去参加社团,去听讲座,在网上付费约见专家向他们请教。
这个时代真的超酷,只要你想学,无数个平台朝你开放。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一样,知识如此触手可及。
你对自己有要求吗?你了解现在社会的大趋势吗?你会带着好奇心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吗?你舍得花钱去培训吗?你可以每周坚持看书学习吗?
很多时候不是世界遗忘了你,而是你关闭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第三个建议,请想办法开发自己的斜杠能力。
斜杠这个词近几年非常流行。简而言之就是除了你的本职工作以外,你还具备其他才能和身份并从中获得收入。
比如一般的头衔只有一个:某某公司的经理。但是斜杠就意味着你有多重身份:某某公司的经理/画家/时间管理达人/作家。
想成为斜杠青年,最重要的是开发自己的优势。如果你在某些方面有优势,你不断地开发它,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那么你的斜杠身份就能建立。
我的一位朋友C,两年前被公司辞退了,当时她非常惶恐,一下子没了收入,而且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工作。有一天,一个朋友请C去她家帮忙进行收纳整理。C收纳完后,朋友赞不绝口。C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将收纳变成自己的一个优势,努力创造机会呢?于是C潜心钻研收纳这个领域,结果她真的成功了。现在她成为收纳达人,到处授课,收入远超以前的工资收入。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前所未有地多样化。如此细分且需求丰富的市场,给每一个有专长的人带来无限打造多重身份的机会。
你说你没有专长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去找!想一想你做什么事最带劲,你做什么事别人对你很认可?你最羡慕什么样的人?别人拥有的什么能力,让你很崇拜?从这些地方着手。
我就喜欢健身,怎么办?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往健身教练方向发展?
我是个服装痴,就喜欢扮靓,怎么办?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从事形象设计?
我养多肉特别有经验,有没有机会?去“在行”申请做行家啊。
我做PPT很好,能不能开发?太有机会了,做线上培训。
……
总之,努力发掘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爱好,并不断打磨,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人物。即使不考虑变现能力,从培养终生的爱好和专长方面考虑,也绝对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
以我本人为例,在去年8月以前,我绝对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在1个小时内写出3000字。我也想象不到,在短短的几个月,仅凭一只笔杆,我就能拥有几万粉丝。很多读者告诉我,喜欢我的文章,看我的文章得到启发,这些鼓励让我充满动力和信心,在写作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李开复说的人工智能这么厉害,50%的人都要失业了,我们该怎么办?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难道我们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不是的!我们还是可以控制一样东西的,那就是自己的命运。
真正勇敢又智慧的人,都会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作者简介:薇安,世界500强高管,每年掌管数亿生意。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一起勇猛精进,一起活到淋漓!百万阅读代表作《未来10年,50%的人将失业》。个人公众号:薇安说(ID:Viannhe6)。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