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血糖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包括各类主食以及水果、甜点等这种含糖的食物。
不少人都知道精米白面要少吃,因为升糖快,那不吃白米饭、白馒头,就只能吃全麦面包、杂粮饭吗?其实,有些主食看似升糖快,实际对血糖很友好。一起看看吧↓
血糖,其实就是
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稳定”对于
能量供应
和
身体代谢
都很重要,控血糖的关键就是
让血糖保持稳定
。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即GI,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的缩写。GI的本质,就是GI越高升血糖的速度越快、血糖波动越大。GI越低,摄入后血糖反应相对更平稳。
GI≤55:低GI
55<GI≤70:中G
IGI>70:高GI
以白米饭的GI值83.2为参考,除了大家熟知的杂粮饭、全麦面包等食物,以下这些主食看似升糖快、实际对血糖友好↓
与单纯的精白米面相比,一般和菜、肉、蛋组合起来的主食GI值往往低一些。但最好选一些糖油盐添加较少的、肥肉馅较少的。
如果有控糖、减脂需求,可以在饺子皮中掺和部分莜面粉、全麦粉、羽衣甘蓝粉等粗面粉或蔬菜粉。
营养师表示,土豆粉条不易升血糖。土豆粉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煮熟再冷却,会产生抗性淀粉,增加了消化难度。不过,土豆粉、红薯粉等是比较纯的淀粉,营养价值不高,偶尔食用即可。
玉米的淀粉结构比较特别,不单玉米饼(窝窝头)GI低,即使加工成玉米面粥、玉米𥻗粥,GI也只有50左右,是典型的低GI食物。玉米或玉米面、玉米𥻗子、玉米糁等,可以煮粥、摊煎饼、蒸窝窝头。
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需要是
颗粒凹凸不平的老玉米。糯玉米不适合糖尿病人常吃。
专家提醒,市售的玉米片或类似产品,因工艺或额外添加了油盐糖,GI值比新鲜玉米高,选购时要注意。
藜麦胚芽有个神奇的特点,就是一煮就发芽。这个小芽其实是藜麦的胚芽,与一般谷物类食物相比,藜麦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高,属于低GI食物,且口感细腻。
乌冬面GI值大致为38~62,配料除了小麦粉,还可能有面筋蛋白,它会紧紧包裹住淀粉,消化速度减慢,血糖波动变小。
要注意的是,不同乌冬面产品面筋蛋白的添加量不同,GI值也有所不同,本质上还是小麦粉为主,血糖有问题的患者还是要注意餐后血糖反应。
桂林米粉通常用籼米(长粒米)制成,有检测发现,其GI值在37左右。
购买米粉时,最好选籼米为原料的或直链淀粉多的。
直链淀粉多,消化速度相较变慢。
食物质地、烹饪方式、进食速度等都会影响升糖速度,以下饮食方法也有助于控血糖。
食物温度会影响淀粉糊化程度,从而影响GI。趁热吃的话,淀粉糊化程度高,易消化吸收,GI就会升高。
为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升糖速度,最好遵循
先菜后肉再主食
的进餐顺序。
其他食物成分,像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等都不会升高血糖,反而会拉低这一餐的GI。可以通过食物搭配来优化这一餐的GI值,比如米饭的GI为83,芹菜炒猪肉GI≤15,米饭+芹菜炒猪肉就变成了低GI(49.9)。
吃饭过快,食物迅速进入胃肠道既不利于吸收,还会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吃早餐的时间
最好不少于15分钟
,中餐和晚餐可以
控制在半小时
。
明白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通过有效调整吃饭方式,达到控糖的效果。
提示:
GI值低不代表可以不限量,尤其是对于血糖已经存在问题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