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一则首富王健林的日程表刷爆了朋友圈,虽然真假不好验证,但是从细节来看,应该不会差太多。
看到日程表,至少知道了这么几点:
可能是因为话题度很热,过了几天打开微博,忽然发现#TFBOYS王俊凯12月6日日程表#这个话题登上了热搜,于是打开看了看,伴随着日程表,还有新闻的标题:《TFBOYS王俊凯日程表,繁忙日程不忘记背诵英语单词》
看到这个标题,就想到媒体真会吸引人眼球,非要加上一个这样的话题,说作秀谈不上,总是感觉怪怪的,不过仔细分析了日程表后,就不这么想了。
先来看看王俊凯的日程表吧,2016年12月6日,王俊凯在做什么呢?翻了一下他的微博,发现那天他在参加电影《长城》的发布会,并且在微博上晒了和很多明星前辈的照片,不过这些光鲜亮丽的表面是由背后你看不见的辛苦组成的。
我们说关注时间管理一般关注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一个是任务维度。所谓日程是做一件事情要严格遵守时间,例如会议,约会,乘飞机等。
先看看时间维度
这里很值得探讨的是吃饭、换衣服和化妆的时间。其实你会发现,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明星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真的很少,甚至连化妆、换衣服都规定好了时间。
一般普通人会怎么做呢?多数是这样安排的:
上午12:50点前:完成洗漱、换衣服、化妆、补妆、吃饭等事情,准备发布会
但是明星的安排是这样的:
他们的区别就是
规定了具体的时间
,当然这里有可能是自己还需要配合别人的日程,例如化妆师,可能只有10:30-11:30有时间,其他时间还需要给别人化妆,如果这点不存在,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时间的例子。
强制给自己安排日程,可以让事情执行的更加有条不紊,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了时间的约束,不容易陷入拖延。
再看看任务的层面
-
核心任务:
参加《长城》发布会,去机场街拍。这个街拍可能是给某些杂志或机构拍照,从明星本身来说,他应该会觉得这个不如长城发布会那么重要,但是对于邀请到他的那家机构来说,可能是重大的事情了。从本质上,这两件事情都是重要的事情。
-
围绕核心任务的任务:
在这个日程表中,除了这两个核心时间外,还有围绕着发布会的很多准备工作,例如了解会议流程,换衣服、化妆、补妆、拜访前辈等。一件事情之所以被称为任务,是因为他们会由多个步骤(行动)组成。这些步骤有些看上去比较重要,比如走红毯,有些看上去不是很起眼,例如了解流程,化妆,但是作为组成任务的环节,他们的重要程度其实是相同的,任何一件事情做不好,都会影响整个任务的效果。
明星的日程其实非常紧张,表面上看着很风光,受很多人喜爱。其实也不过是娱乐经纪公司的一张牌而已。我记得在经济学中讲过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机器物尽其用,工厂都是昼夜开着机器,两班甚至三班倒生产。想想明星也是一样,能想尽办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为公司赚更多前),就想尽一切办法。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倒是应了那句: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办法总是会有的,动动脑子,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邀约王俊凯街拍的公司可能就会考虑:在明星已经安排了发布会这样重要的事情的前提下,怎样才能说服经纪公司答应他们的请求呢?
答案就是:反正在哪里拍都是拍,你去机场的路上给我30分钟,我跑到机场附近,找合适的地方,所有事情都准备好,你来了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该完成的任务完成,然后把你送上飞机。只要你30分钟,结果这个事情就这么做成了。
办法其实还是有的,而且我们完成一件事情的效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的多。
其实明星都差不多这样,为了研究明星在日程上的安排技巧,我用了快一年的时间,关注了几个我喜欢的明星的百度贴吧,爱豆APP,甚至还给他们做出了日程表。我们当然不需要像他们这样,因为一个人长时间在严格的日程表下生活,压力会非常大,所以他们需要有集中度假的时间。如果你没有集中度假的时间,力气还是省着点用。但是这种方法,如果学会了,会在某些关键时刻取得效果。
最后谈谈在飞机上背单词这个事情
如果不是新闻的标题,我可能都会忽略掉在日程表的一行写了这样一句话:“途中背英语单词”,但是仔细想想,这一点非常关键。
2016年的王俊凯不是北京电影学院大一新生王俊凯,而是高三学生王俊凯,TFBOYS王俊凯。他有两个角色:学生和艺人。
其实像12月6日你看到的这样忙碌的一天,只是冰山一角,他一个月中,会有很多天是这样的行程。那问题来了,作为一个高三学生,
如果艺人的身份要求他消化如此繁忙的行程,那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他什么时间复习功课呢?
这样的话有没有比较熟悉: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所以没时间学习,没时间锻炼,没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时间做任何事。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的是繁忙的人,他们的成果十分惊人。
只能说,如果你以忙为借口,那么不忙的时候,你也找不出时间来。这些无非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而且,这辈子可能都会是这样了,因为
就没有不忙的那一天
。要是等到什么时候自己不忙了,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估计这一天是不会到来了。
所以,乍一看是在作秀。仔细想想,
一个高三的学生,如此繁忙的行程,如果天天如此,那怎么办?今天不学习,明天不学习,那什么时候学呢?
估计大学也就考不上了。所以,还是得想想办法。
仔细看看这份日程表,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就只剩下候机和在飞机上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了。一般来说,这个时间可以有2小时左右。不多不少,但是至少有两小时,如果能充分利用,其实也可以了。
忽然想起来以前谢娜发的一条微博,她是如何写她的书的。以前看到过谢娜日程繁忙,累到晕倒的新闻,她应该是足够忙,但是看了这条微博,是不是能有一些启发呢。
其实出差旅途的时间是非常珍贵的深度工作的时间,在《深度工作》这本书里也有提到,作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书稿,买了从美国飞往日本的商务舱,30小时的时间,利用乘机时间专注写作,虽然花费了3000美金价格不菲,但是完成了书稿后带来的回报,要远远高于这些。(其实这篇文章的大部分,也是在飞机上完成的)
所以,在别人眼里可能是吸引眼球的标题,但是仔细研究研究,这里却蕴藏这很多奥妙,
忙的人才会知道时间的宝贵,忙的时候才有紧迫感,一分一秒都计划好,生怕有一丝一毫的浪费,有时候想想,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越忙越高效。
有时候你觉得已经到你的极限,在别人眼里只是日常而已。
(注:为什么一年以后才写这个文章,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思考的结果,感谢一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给我贡献观点和灵感的学员)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
wwwlishenme
):
专注于个人发展与个人成长
关于本微信您可以通过菜单了解“关键词目录”、以及我的个人介绍与网络课程。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Evernote伴你成长》京东、亚马逊、当当等网络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