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汽车之家控股股东易主!海尔系接手 ·  昨天  
郁言债市  ·  2024Q4,指数债基大放异彩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今天,A股两大主线走强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午后爆发!688381,15分钟“20CM”涨停 ·  3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李彦宏最新发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最快1分钟,机器人造机器人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25-02-20 17:44

正文


机器人造机器人,已经走进现实。


制造效率如何?答案是“平均30分钟,最快可以实现1分钟一台”。这是记者日前走进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得到的答案。


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这里是广东首条全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在生产线现场,记者看到,十余台橙色的机器人正在自己“岗位”上打螺丝、焊接,AGV小车正在运送物资和成品,分工明确,现场有条不紊。


库卡中国营运与人力资源总监陈峰介绍,目前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有13道工序,除了喷漆外,其他工序都能实现机器人智能化生产。


“减速机安装工艺,是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一个工序,连0.01毫米的偏差都不能有。”陈峰向记者介绍,机器人通过AI视觉和自动编程后,会自动将减速机精准安装到机器人本体铸件里,比人工操作更精准。


“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工序、环节都融入AI技术。”陈峰表示,目前库卡已经和英伟达、DeepSeek、梅卡曼德等大部分AI厂商合作,未来将以库卡为主,把库卡在市场和客户上积累的一些数据模型,赋能公司的AI平台,让用AI算法或者AI模型来操控机器人,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


“机器人智能化生产不仅能保证生产的精细度,对比传统的人力,这条自动化产线单班产能提升50%,工时效率提升也超过了30%。”陈峰说。


对于近期市场热议的“平均30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陈峰回应,目前,这条全自动生产线生产100公斤以下的机器人,需要30分钟。“根据市场的产能需求,我们还可以调整生产的节拍,时间可以缩短到几分钟一台或者是一分钟以内一台,目前技术上都是能实现的。”陈峰说,实现一分钟一台的目标,需要在硬件或软件上加大投入,提升每道工序、以及工序之间协作的效率。事实上,在机器人自动化汽车生产线,已经能实现一分钟以内生产一台汽车了。


高效率的背后,是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周边的机器人产业生态雏形初现。陈峰介绍,自2019年落地广东佛山以来,库卡已经将超85%以上的优质供应商引入到园区,极大完善了华南市场的机器人产业布局。目前,电机、减速器、本体铸件等核心零部件10分钟内能在园区完成采购,“电机就在隔壁厂房生产,物理距离不到100米。”


随着机器人产业在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集聚,库卡机器人生产的规模效应凸显。“现在的产能与库卡被美的收购前相比,翻倍了。”陈峰告诉记者,2016年,库卡机器人的生产规模为1.1万台至1.4万台,在员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目前园区的年产能已达到3万台左右。


2023年1月,投资2000万元的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式启用,同年5月30日,广东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二期正式投产,规划目标是每年生产8万至10万台机器人。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稍早前透露。


陈峰告诉记者,作为国内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该园区具备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研发能力,不仅能研发减速机、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还具备机器人整机研发能力,研发的机器人品类非常齐全,既有重载的、轻载的,还有四轴协作机器人等。


“目前机器人的价格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每台不等,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光伏等产业。”陈峰介绍,目前库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涵盖汽车、锂电、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物流、医疗等。


“让更多企业用上机器人、用好机器人。”方洪波表示,未来,美的机器人将不断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加速供应链本土化布局,把库卡的技术优势、品质标准与中国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相结合,研制性价比更优的产品。


作者: 何治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