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共青团中央所属单位2025年招聘! ·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瞄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 ·  2 天前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  省生态环境厅选送作品入围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你很有钱,但有鸟用吗?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2-21 18:34

正文


(友情提示:本文中的珍贵音频,特别适合在焦虑、郁闷、懒床时播放)


鸟类,可能是久居城市的人,最容易接触到的野生动物。


被钢筋水泥包围的牢笼,硬化的水泥地面、车水马龙的公路,赶走了绝大多数野生动植物。


我们能接触到的大自然,除了阿猫阿狗,就是行道树和绿化带。



然而,还有一部分野生鸟类,它们自由自在,留在城市中,能跟人和睦相处。


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歌唱、筑巢、求偶、繁衍。


也许你早已熟悉这些鸟的相貌与歌声,却不知道它们是谁。


这篇文章将为你揭开,这些鸟类隐匿在城市角落的真面目,去看看每天清晨吵醒你的鸟,到底是谁?



第一位出场的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不会有人没见过它,灰褐色的小肥啾,整日叽叽喳喳的。


它是 麻雀 ,城市哪里 能有它的身影,经常成群二三十只,集结在一起觅食。


麻雀平时以谷物为食,有时候也吃虫子。


虽然麻雀很常见,但它也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不要随意伤害它。


是的,如今的鸟儿越来越珍贵了,连麻雀都是保护动物了。



城市里常见的不只有麻雀,还有一种“野咕咕”,它的“歌声”很有辨识度。


在清晨,我们有时会听见一阵断断续续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




这是 珠颈斑鸠 在唱歌,它与鸽子同属于鸠鸽科,难怪叫声都是“咕咕咕”的。


它脖子后面有一块密密麻麻的珍珠斑,所以被称为“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不怕人,它经常在广场上、花坛里闲庭信步,有时候和它的亲戚——鸽子混在一起。


在鸣叫时伴随着鞠躬的动作,这是它求偶的舞蹈。



第三位出场的嘉宾,它的歌声同样有辨识度。


它叫 大杜鹃 ,俗称布谷鸟。




在中国,除了台湾省没有分布,其余省都有它的足迹。


大杜鹃性格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主要以毛毛虫为食。



大杜鹃是一种寄生鸟类,它从不自己筑巢和孵蛋。


它通常将蛋偷偷下在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别的鸟照顾自己的孩子。


所以,杜鹃宝宝是被“后妈”喂养长大的。


苇莺妈妈给杜鹃宝宝喂食,左苇莺,右杜鹃



它还有两位亲戚,一个是叫声很像短信提示铃声的 四声杜鹃




还有一位是长得很像鹰之类猛禽的 鹰鹃 ,别看它长得凶,它的歌声清脆响亮。


下一位嘉宾很常见,也是城市公园小区的常客。



它就是 灰喜鹊


灰喜鹊遍布中国,是很常见的鸟类,体型比喜鹊小些。


虽然它叫灰喜鹊,但实际上脑袋黑黑,翅膀和尾巴蓝蓝的。




在冬天,看到高大树上的巨大鸟巢,往往是灰喜鹊的家。



除了灰喜鹊,城市公园常见的还有 喜鹊


灰喜鹊和喜鹊,虽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物种。




喜鹊比灰喜鹊大很多,而且它是黑白两色的。


喜鹊飞翔能力强且持久,飞行时整个身体和尾部成一直线,尾巴稍微张开,像两条飘逸的彩带,非常漂亮。



下一位嘉宾很会歌唱。


乌鸫(dōng),它也是城市公园小区中常见的鸟类, 雄性全身黑乎乎的,其貌不扬。


鸟喙和眼圈为亮黄色,阳光下更鲜艳, 它经常被人误认成八哥或者乌鸦。




乌鸫极擅长鸣叫,叫声有百余种变化,故有“百舌鸟”之称。


如果你在公园或小区听到极悦耳的鸟鸣且不重样,大概率是它。



八哥 和乌鸫一样, 也是一身黑不溜秋,但八哥的脑袋前有一撮毛,就像请Tony老师做了个造型。



至于 乌鸦 ,它连喙也是黑色的,而且它黑得发亮。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位“老朋友”了,叫声叽叽喳喳、絮絮叨叨。


它是我们最熟悉的燕子,狭长尖锐的翅膀,飞行时呈镰刀状,尾羽深叉呈“燕尾”状,辨识度很高。



我们总会在城市的屋檐下、横梁上、房舍内外的墙壁上,看到它们的身影,那些角落,可能藏着它们的巢穴。



接下来这位相貌和叫声都很独特。


它叫 戴胜 ,又名山和尚、臭咕咕。


它是中国画中经常出现的形象之一,头顶那丛丝状羽是它最独特的标志。




戴胜在遭遇敌害时,能从尾脂腺分泌出一种黑褐色油状液体,气味极其恶臭,从而使其他动物放弃攻击,难怪它叫“臭咕咕”。


下次见到它,记得“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下面这位重量级选手,经常闹出很大的动静,我们尝尝“未见其鸟,先闻其声”。


这是它敲击木头的声音。


它是 大斑啄木鸟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省 ,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的树林中。




本身长得小巧玲珑,脑后顶着红帽子,屁股也是红红的,身上是黑白相间的花纹,配色相当时尚。



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它有时候也会把楼房误认作大树,孜孜不倦地找虫子吃。



下一位嘉宾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近几年在北方,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是 白头鹎 (bēi)。


因为脑门儿上的那一抹白,所以得此名,辨识度很高。




白头鹎性格较为活跃,擅长鸣唱,鸣唱声丰富多样。


不同地域的白头鹎鸣唱声有很大区别,分布距离越近,鸣声越相似。



要论鸣叫,也许 黑枕黄鹂 更胜一筹。


它是中国东部城市很常见的鸟类,叫声清脆婉转,音调美妙多变。


黑加黄的配色,像极了交通警告标识牌。



黑枕黄鹂主要以昆虫和果物为食。


水果,浆果和无花果等等,都是它们的最爱。


它们一般在树冠里觅食,很少到达地面寻找食物,通常在叶片和树枝中觅食。



讲完会唱歌的,再说说比较勇猛的。


棕背伯劳 ,别看它长得呆萌,它是鸟类中的捕猎能手,战斗力很强,绰号“小猛禽”。



你戴的是“佐罗的眼罩”吗?




棕背伯劳平时喜欢单打独斗,一有猎物就会出手并且原地开吃!


善于捕捉昆虫,小鸟,青蛙等小动物,且有很强的领地意识。


棕背伯劳捕食其他小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