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玩
有品好玩的科技,一切与你有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联想称将在AI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 ... ·  2 天前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抽空来赏梅 ·  2 天前  
IT之家  ·  两年半后的小米新旗舰耳机,决定用WiFi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玩

腾讯AI任命了新高管,但却可能踏入百度式怪圈

品玩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5-03 09:21

正文

什么是百度AI怪圈?雇最好的人,投最多的钱,出成果算我输。

5月2日上午,腾讯集团宣布了一个重要AI人才的任命。腾讯宣布任命语音识别技术顶级专家俞栋博士为AI Lab(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并成立美国西雅图AI实验室。

腾讯美国西雅图的AI实验室就在微软旁边,而微软一直被评为“AI界的黄埔军校”。上个月初,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微软沈向洋在深圳IT领袖峰会有个圆桌会议就谈到人才竞争,沈向洋还调侃中国互联网公司经常挖微软的人才,马化腾就直面回答:“我们在微软总部西雅图还设置了一个实验室。因为很多微软的人不愿意离开西雅图,所以我们就在旁边设,没有办法,人才就是这样

俞栋

可见腾讯西雅图的办公室也是为方便做“人才输送”而设立的,而俞栋是腾讯西雅图实验室的负责人。

根据官方给出的个人简历,俞栋供职微软19年,是语音识别和深度学习方向的资深专家,也是深度学习开源软件CNTK的发起人和主要作者之一。俞栋曾是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由此看来,俞栋简直算得上是一个招聘的旗帜。

腾讯科技将这个事情评价为“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三个大动作”,其实不无道理,因为腾讯在AI界的公开宣传确实只有三次。

一次是3月19日,腾讯AI Lab研发的围棋AI绝艺,在日本UEC杯围棋大赛中夺得冠军;而第二次是3月23日,腾讯宣布任命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张潼博士担任腾讯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第三次就是宣布俞栋博士的加盟。

新的任命和逐渐展示出应用场景的AI架构

当人们还在大开脑洞想象AI会不会变成钢铁侠里的个人助手,有了自己的情感开始控制人类时。企业的AI布局就显得的更实际了一些,现在来看,这些AI应用也只是在为企业加速,提供更智能的算法。

去年10月,腾讯请来张潼。3月23日,腾讯宣布任命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张潼博士担任腾讯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根据腾讯官网显示,AI Lab 聚焦四大领域的基础研究,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

张潼就曾 谈到AI在腾讯的业务场景上所拥有的四大应用方向

游戏AI: 游戏场景能够积累决策系统、增强学习等一系列基础技术,而这些基础技术的积累,除了能在游戏场景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在无人车等领域得以运用。

社交AI: 关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语音识别、智能家居的交互;例如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还有智能助手、聊天机器人、人机对话的开发。

内容AI: 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推荐、内容搜索;还有一块是内容生成,就是怎么去帮助生成更好、更优质的内容。

平台工具型AI: 搭建工具,利用云平台提供开放性的解决方案,打造一个深度学习平台的生态系统。

俞栋博士在专访中提到,美国西雅图AI实验室将承担一些语音识别和NLP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工作,并试图解决这些领域更困难的问题,位于深圳的AI Lab则将继续基础研究+快速应用的结合,把在四大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比较快的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至此,腾讯AI Lab挂出的是三块招牌:张潼担任的AI Lab主任,负责机器学习和大数据领域;俞栋则担任AI Lab副主任,带领西雅图AI Lab研究语音识别和NLP相关前沿研究工作;刘威担任AI Lab计算机视觉中心总监,负责图像视频数据相关的AI研究。

尽管听起来未来前景已经无限大好,上个月马化腾还谦虚地表示这是去年才新成立的部门,赢得的(围棋)比赛也只是小的成功,“ 李彦宏在这方面走的更靠前,腾讯要落后不少。

不知道小马哥这是真谦虚,还是假客气,不过腾讯这样的大集团对于百度AI所趟的坑也确实要注意一下。

腾讯的AI Lab和别人家AI Lab有什么不同?

答案可能很简单:没有不同。

这里“别人家的AI Lab”主要就是指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军”公司百度了。

张潼

几乎所有对国内人工智能技术有一些了解的人都清楚,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绝对是国内互联网公司里的超一线选手。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百度却并没有很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转化为可见的产品。

而近期开始疯狂补课的腾讯,似乎在顺着百度的坑一步一步的踩过去。

腾讯喜欢同一件事儿在不同的部门搞内部创业,这个我们都知道。腾讯公司在公开场合经常提到“腾讯的做法是以内部创业的心态,成立小项目团队,远离大企业文化的影响,像初创公司一样开始创新。”腾讯内部PK的激烈,微信和手机QQ就是一个例子。

当年马化腾为了逼出微信,据说内部就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马化腾说:“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同时在做,都叫微信,谁赢了就上谁的。最后广州做e-mail出身的团队赢了,成都的团队很失望,就差一个月。”

左右互搏培养创新竞争力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到了人工智能这种高门槛、高技术、需要举全公司之力干一件事的领域,再玩“内部竞争”就不一定是个好点子了。 陆奇一上任,就把百度过去在无人驾驶和智能汽车领域的三个业务部+一个研究院的配置给改了,就很说明问题。

而腾讯,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上个月,微信成立了搜索应用部,其中至少有三条职能与人工智能有关,可以说是微信将人工智能技术内化的一个核心部门。而第二天,腾讯公司就又放出了一个名为“叮当”的AI助理。

但当我们具体去询问这项业务的相关信息时,我们从腾讯内部人士得知:“这个业务由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核心产品为手Q)负责,目前看也只是刚刚放出一波消息,并没有更多详细的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