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出版
我们提供知识 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WhatYouNeed  ·  成为女同就有救了吗?想得美。 ·  2 天前  
网言网事V  ·  岳云鹏,突传喜讯! ·  2 天前  
网言网事V  ·  岳云鹏,突传喜讯!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8:仙女注意说话分寸 天秤保护个人隐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出版

《西游记绘本》上新,畅销500万册,期待的新故事即刻揭晓!

中信出版  · 公众号  ·  · 2024-10-10 19:29

正文



如果说《西游记》是中国文学最大的 IP,应该不会有太多读者反对。

每逢暑假就滚动播放的86版《西游记》电视剧,惊艳了几代中国人的青春;2015年的《大圣归来》,至今仍是中国动画电影一张闪亮的名片;改编电影《大话西游》、原创动画片《中国奇谭》、游戏《黑神话·悟空》……不论是影视、文学还是游戏,《西游记》和孙悟空的故事总是为中国人津津乐道。


在童书绘本领域,对于《西游记》的改编也是百花齐放,而狐狸家这套《西游记绘本》的表现绝对称得上亮眼。

《西游记绘本》15册纪念函套版

内含《西游记绘本》平装版1-15册

畅销 7年 ,累计售出 超500万册 ,版权输出 13种语言 ,获得IBBY-iRead爱阅人物奖得主朱永新、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 王志庚等名家大咖 的一致推荐。

狐狸家这套口碑爆棚的《西游记绘本》还在以有条不紊的步调连续上新,让不少读者等得心痒痒,催更不断。



打开社交媒体搜索“狐狸家西游记”,除了铺天盖地的“催更贴”,还有家长们自己动手和孩子们一起做 思维导图 阅读手账的分享贴 ,真的是把书都“翻烂了”。


旧书已经翻烂,新书当然得快到碗里来!

《女儿国奇遇》 《真假美猴王》 两本全新上新。

《女儿国奇遇》则是《西游记》中 逗趣乌龙 、能逗得孩子 哈哈大笑 的一个故事。

《真假美猴王》也给孩子带来无限思考: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从第1本《齐天大圣》讲述 石猴出世 掀起的惊天波澜,到第3本《紧箍咒》拉开 唐僧取经收徒 的序幕,这次《西游记绘本》更新的第14本《女儿国奇遇》和第15本《真假美猴王》,正好对应原著100回中 取经降妖 最最精华的第50-60回,堪称 不可不看的高潮和重头戏

孙悟空是中国人心中独有的超级英雄 ,说是亚洲的漫威英雄、中国的奥特曼战士也不为过。而 《西游记》则是中国文学和思想的瑰宝 ,它的文学厚度、情感深度和社会哲思,深不见底;其中的善恶观、世界观,让人回味悠长。

而这套狐狸家费心创作的给 3-8岁孩子的《西游记绘本》 ,则是一把让孩子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

它的萌趣,它的瑰丽,它的浅白……都是为了 让孩子主动对传统名著产生兴趣 ,为孩子开启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



三头身角色
又憨又萌,戳中孩子的心
想让孩子对《西游记》感兴趣,过于成人审美的画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一代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电影、动漫和绘本, 审美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于是,狐狸家这个圆头圆脑的、“三头身”的孙悟空诞生了。

狐狸家《西游记绘本》孙悟空人设图

与天同高的齐天大圣

快乐逍遥的弼马温

被念紧箍咒的大师兄

除了孙悟空,狐狸家《西游记绘本》里出场的所有角色,哪怕是“跑龙套”的配角,都有自己 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 。不仅仅是外表的各有特色,每一个角色都是 有血有肉、性格鲜明 的。

可谓呼应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西游记》的评论:“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


不仅造型Q萌,而且每一个镜头中的人物都 感情饱满、传神鲜活

斗战场景的孙悟空,威风凛凛;被师父误解的孙悟空,委屈巴巴;遇到妖怪打不过的孙悟空,火气冲天。这个英雄人物的机灵、顽皮、天真、强大,全都跃然纸上, 绝非模式化、脸谱化 ,潜移默化地给了孩子成长的 情感教育和性格教育

对战牛魔王,身高万丈,打得地动山摇

被师父赶走,哭哭啼啼找菩萨告状去

被蝎子精蜇了脑袋,又红又肿,好疼呀

让孩子看见 勇敢 ,也看见 勇敢强大的英雄也可以哭鼻子 ,看见天外有天的 机灵智慧 ,也看见 法力无边的强者也免不了主动寻求和接受帮助 ,这是给孩子最好的 人格教育


口语化文字

旁白讲故事+对话有细节,通俗易懂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原著的文字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文白掺杂,阅读起来实在很有难度。

而这套书将原著提炼简化,写成 孩子听得懂 的话,并且做成了 叙述文字和对话文字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形式

叙述文字负责把故事线说清楚、说完整。

比如《大闹天宫》中这一段二郎神大战孙悟空行云流水的打斗和变身,图上配的叙述文字就是这样的:

孙悟空眼 着摆脱不了二郎神,就变成一只小麻雀, 到树上。二郎神把三只眼一 ,看出麻雀是孙悟空变的,他也 使出神通 ,变成一只凶恶的老鹰, 张开利爪 扑向小麻雀。说时迟那时快,小麻雀变成一只大鹚老 冲天飞去 ,老鹰见了 急抖翎毛 ,变成一只大海鹤 盘旋跟来 。大鹚老赶紧俯身下冲,变成一尾鱼儿,要往溪涧里 ,大海鹤就 扑腾 两下翅膀变成一只鱼鹰, 张开大嘴 来衔鱼儿……


即使是白话文的改写演绎,也立足于对原文的深入理解。

比如孙悟空初入蟠桃园,原著中写: “树下奇葩并异卉,四时不谢色齐齐。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

狐狸家把这段描述改成白话文,用了十二个字:

“只见桃林如云霞般遮住了天。”

简洁而美,而且刚好符合身形不高的孙悟空的仰视视角。


对话文字 则配合着剧情,既负责幽默逗趣,也负责凸显人物性格特点。


即便是年纪较小的小朋友,借助精彩的画面和对白,也能理解故事的含义。

学龄前后的小朋友,独立阅读就更没什么问题了,不少家长跟我们反馈,孩子一读起来就不肯放手,都快要把这套《西游记绘本》给背下来了。




“东方感”场景

水墨皴法,大气写意
86 版《西游记》有一首经典的配乐《敢问路在何方》,每当旋律响起,西游迷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师徒四人在高山大河间穿行的景象。

现在想来,《西游记》其实是中国 最早的“公路片”

西行路上,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他们跋涉过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名山大川,穿越了蜿蜒曲折、危机四伏的神秘国度, 《西游记》之美,不仅仅在于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也有一路上的山河之景的壮美奇幻。

如果你曾读过吴承恩的《西游记》原著,想必一定会对他文中大段形象生动的环境描写有印象。在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吴公笔下的流沙河是这样的:

“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 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 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衰草斜阳流曲浦,黄云影日暗长堤。”

于是,你会在狐狸家的《流沙河收徒》里,看到这样的流沙河:

“水波滔滔,一眼望不到尽头,天上不见飞禽,水面没有船只,四下更是寻不着人影,只有水边立着一道石碑,上面写着“流沙河”三个大字。凑近一看,底下还有一行小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狐狸家《流沙河收徒》: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如此描述铁扇公主居住的芭蕉洞:

“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 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 。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 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 。”

于是,在狐狸家《三借芭蕉扇》里,你会看到这山林中宛如世外桃园般的芭蕉洞,画面上袅袅的白云似烟一般,又似是铁扇公主嚣张的气焰,不可不谓之传神。

狐狸家《三借芭蕉扇》: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

设色简单,但韵味无限,只有水墨中国画,能够把这样 唯美而奇幻的神话 意境 表达出来,画出 桃花灼灼 ,画出 枫林尽染 ,画出 仙鹤飘飘 ……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


从大唐长安一路向西,风土人情,异域奇境……


山石树木,峰峦叠嶂,这些场景在创作时,需要 先勾出轮廓 ,再用 淡干墨侧笔而画 ,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 每一笔都是耐力和功夫 ,才能呈现出 大气写意的视觉美感

狐狸家《真假美猴王》:远处青山苍翠,路旁山花烂漫

西方绘画有一种 “焦点透视” ,就像照相机一样,画家站在一个位置上,然后把镜头能照到的景物给画下来。

但中国画讲究 “散点透视” ,就是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有点像爬山,走一段就拍一张照,再走一段再拍张照,然后把它们具有艺术性地拼接起来,呈现西方绘画无法呈现的人文意境。

在这套绘本中,也运用了这种“散点透视”的方法,比如 “三远法” 的构图巧思。

“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也许你会问,这么“匠心”的水墨画法,对孩子有什么用呢?

在他们这个年纪,还不需要理解水墨画法的复杂内涵,而更多是接受一种 审美熏陶 ,建立起 对美的直觉判断

《西游记》的精髓,不仅仅是降妖除魔的故事,还有 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中国山川之美、生灵之美 。而这种 东方气韵的美 ,唯有 大气写意的水墨 能够诠释。


“电影般”构图
动感分镜,冲击力强
新一代的孩子是泡在各式各样的视频里长大的,鲜活生动的画面和情绪饱满的音效、动态的视觉体验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相比之下,静态绘本在这方面就略显逊色了。这也是很多孩子不爱读书,或者看书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

但这套《西游记绘本》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最大程度上做到了 “动感”的效果

比如,金箍棒一点点变大、一点点落下或霸气挥舞的动态效果——

《齐天大圣》:金箍棒变大,大,大!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巧斗黄袍怪》:孙悟空大战黄袍怪和众小妖

不仅如此,每一页都采用“ 电影分镜式 ”的设计,连贯的分镜头让故事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好像自动播放的幻灯片,孩子能看着画面,自己组合镜头,讲出完整的情节。

就拿最精彩的“打戏”来说吧, 从矛盾铺垫,到冲突爆发 ,跨页画面上画出了整个对战发生的过程。

《女儿国奇遇》:从踏出女儿国,到被女妖怪的狂风卷走

《大闹天宫》:从被扔进八卦炉,到一脚踢翻八卦炉!


致敬“原著党”
尊重原著,深入浅出
在四大名著中,说到“ 细节控 ”,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红楼梦》,其中有无数精细的衣服、茶碗、图案纹样……但很少有人知道,《西游记》的“细节控”程度完全不逊色于《红楼梦》, 对战过程纤毫毕现,每个人物滴水不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