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味道,就叫家乡的杀猪菜
在农村,一到冬天很多地方都流传有这样的说法“
有钱没钱,杀猪过年。
”杀猪菜是内蒙古很多地区的名吃。在我小时候每到大小雪时,天气冷了,肉能放住了,猪也长到三四百斤了,庄户人家地里没活了,人闲了,受了一年累,该犒劳一下家人和自己了。这个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陆续开始杀年猪。
在农村,杀猪是一件大事,也如办个小事宴。
杀猪的主家会提前几天就给儿女们、城里的亲戚同学打电话;“什么时候杀猪,领上老婆娃娃回来吃杀猪菜哇”。这天左邻右舍都要帮忙,摆个三桌两桌是极平常的事。亲朋好友一桌,帮忙的一桌,家人等一桌。还有串门碰上的,热情的主家都会让坐下来挤挤擦擦,红红火火,一起分享一年来的劳动成果!
亲不过的姑舅,香不过的猪肉。
吃杀猪菜,谈了多少年都没谈够,吃了多少年都没解馋。对城里人来说是这样,对离开农村生活的人更是这样。但凡乡下有亲戚朋友、有同学的、有工作关系的人,每年到了杀猪季节,肚里的“馋虫”就不依不饶了,大家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大有空肚节食的思路。有一位老乡对我说,他的猪今年能杀400斤,已经请了很多的客人,当天不在的,过后还要补一顿。
他说,农民平时是不请人吃饭的,杀猪是个例外,一来图个红火吉利,二图来个联系感情。
我的另外一位朋友,是南方人,平时对猪肥肉是不大肯吃的,但有回我领他去了一次农家杀猪宴,一口气吃下六片大肉,这让我这个村里人都自叹不如。这家伙说;“这肉就是不一样,入口就化,太香了!”
听爸妈们,说“懒汉家再穷也要念书,村里人再穷也要喂口猪。”这里面,包含着许多文化的东西,很值得人思考。但近年来,靠养猪致富的农民也不在少数。大部分人家是养两口猪,自家吃一口,剩下一口,要给城里的子女拿,给亲戚朋友送。我家每年爸妈会为我们喂一头猪,盼的就是我们姊妹四个回去有个吃上的,吃完再给带上些,看着他们的成果能被我们分享,他们是快乐的,他们忙碌了一年盼的就是回家过年把所有拿手的手艺都给我露一手,这就是我们朴实的父母。
一口猪往往是村里庄户人家多半年的油水。杀猪菜吃过之后,把猪骨头剔下存起来,是招待客人的美食;肥肉腌起来是来年春天的解馋物;猪肝猪耳朵煮出来,是过大年的好凉盘;一颗猪头放到二月二,点上柴火烤得焦黄皮脆,顺着牙叉骨一劈两半,清水里头泡三天,大锅里头煮半天,全家人大快朵颐……
猪头吃完,一口大猪的奉献告一段落,但一口小猪又在茁壮成长,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来源:《传承》、杭后微电影公众平台、掌上内蒙古、网络,感谢原作者
欢迎评论区留言
你家过年还杀猪吗,你有多久没吃到地道的杀猪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