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交通电台
广州交通电台官方微信。一路精彩,揸车最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建  ·  【新春走基层】重大项目开春“火力全开” ·  3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江苏一台风机倒塌! ·  3 天前  
中国电建  ·  贯彻2025年工作会精神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交通电台

最新通报,蝙蝠被冤枉了!

广州交通电台  · 公众号  ·  · 2021-04-01 17:38

正文

3月31日,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新闻发布会上,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通过广泛的早期病例搜索及留存样本检测发现,2019年12月,武汉市人群中发生了新冠病毒一定规模传播, 目前发现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8日,与华南海鲜市场相关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12日。







华南海鲜市场动物制品未发现阳性
冷链产品还未检测



在华南市场关闭后的环境取样显示,环境中普遍有新冠病毒的污染, 其中水产摊位尤为明显 ,提示这个市场存在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产品、动物和动物制品引入病毒的可能。


对该市场的动物制品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 ,冷链产品还未进行相关的检测。


对湖北省蝙蝠以及中国各地大量的家畜家禽、野生动物采样监测均未发现新冠病毒 ,未发现疫情发生前后有新冠病毒在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中循环的证据。






蝙蝠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
相似度尚不足以认定!



梁万年介绍,在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了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冠状病毒,但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


网友:蝙蝠被冤枉了......








武汉首次报告的病例
并不意味着就是溯源上追寻的零号病例



梁万年表示,溯源就是要找到零号病例,武汉这次首次报告的病例,是首次发现的病例,并不意味着就是溯源上追寻的零号病例。






中国没有给原始数据假设和提法不成立




梁万年说,中外专家在武汉一直坚持四个共同原则,共同在做研究计划、共同在分析,中方专家掌握的信息和外方专家掌握的信息不存在差异。对于资料供给,要进行不同专家的不同领域进行分析,中外双方专家一直高度融合研究。不是中方研究中方的,外方研究外方的。有些数据按照中国法律,是不能带走或拍照的,但是在武汉的分析都是一起做的。






这份报告经得起历史考验



梁万年表示, 此次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报告基于现有资料和证据,经得起历史考验。 中国是首个病例报告国,所以在中国率先开展全球溯源。但溯源工作是持续性工作,并不意味着溯源工作的完结,下一步在中国溯源的结果上,进一步在全球开展溯源。



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

要在全球范围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






关于病毒溯源
中方专家组的四项建议



一是要扩大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包括分子、基因序列、临床、流行病学、动物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


二是要在全球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地去发现可能的早期病例;


三是关于动物宿主,全球科学家都要共同努力在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相关的研究,更多元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的宿主的动物物种;


四是要进一步地了解冷链以及冷冻食品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钟南山最新提醒:
不抓紧打疫苗有危险



近日,钟南山院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目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因为实现所谓的群体免疫,最终还是靠疫苗。 “中国预防得非常好,但是中国接种疫苗的人非常少。要是按百分比数的话,中国疫苗接种率仅为4%.”


钟南山表示,中国预防得很好,有一个前提是对国际、境外输入控制得非常严格,别等外国免疫,中国反而危险了。 当务之急是提高疫苗接种率,中国现在正大力扩大生产。 只有接种疫苗,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详情戳视频↓↓


3月31日

钟南山这一呼吁

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达到“沸”的程度



就新冠疫苗接种,此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

在接受采访时均有相关建议






要不要打疫苗?
应该什么时候打?
张文宏:要!今年!



为什么建议打疫苗?此前,张文宏表示,如果不经过非常严格的公共卫生管控或疫苗的接种,疫情不会自行在世界上消亡。“很多人觉得国内疫情管控很好,没有急迫性,但我们必然面临世界重新打开时的风险。全球各国会陆续打开国门,我们打疫苗的急迫性也会越来越高。在此之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接种以应对输入性风险。”


在什么时候完成接种比较合适?张文宏建议, 今年之内,如果有机会就可以去打。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可能出现拥挤现象。


“我们打开国门的时间预期不取决于别人,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疫情管控和疫苗接种。”张文宏说,“现阶段年轻人自己把疫苗打好,就是对家庭、对国家的贡献。中国的疫苗运输方便、安全性高,非常有利于全民接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
希望国内2022年初基本达成群体免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希望到2022年年初、甚至今年年底,中国能达到70%-80%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打多少疫苗管用,取决于病毒本身的特性,我们现在根据新冠病毒的基本传播指数推测是70%到80%”,高福说,“疫苗的接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过程,大家都在努力,我希望说‘明年年初’是说错了,希望今年年底我们就能实现,本身这句话也是希望推进、加快这个过程。”


日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获得批准,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作为该疫苗的研究者之一,高福介绍,这款疫苗组成简单,可能避免其他成分造成的可能的副作用,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很好,III期临床试验也看到了很好的结果,但目前临床试验还没有结束。针对为何这一疫苗要接种三针,高福也在采访中作出回应。






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超1.1亿剂次



自去年12月15日中国正式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中国各地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截至2021年3月30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469.0万剂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