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县域教育生态,多元协作点亮童心
“
湖光-山桥计划
”
县域教育综合改善项目评估报告
评估背景
延续“龙湖·巫溪贫困地区教育帮扶基金”,2021年,龙湖公益基金会在渝东北山区的巫溪县实施“湖光计划-乡村教育支持项目”,从“校长+教师+学生”三大方向,全方位支持偏远、山区县域提升教育水平。
2022年,项目携手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启动“湖光-山桥计划”巫溪项目,以教育为切入点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教育综合改善。受项目组委托,21世纪教育研究院以“湖光-山桥计划”巫溪项目为样本,采取混合式研究方法,关注项目教师和学生的关键指标,展开第三方评估,并出具本报告,总结项目成效和实践经验。
【评估报告节选,扫码获取全文】
一、多元协作嵌入县域教育生态,优质资源助力乡村教育
2022年至今,“湖光-山桥计划”巫溪项目已覆盖82所乡村中小学校;通过校长管理赋能、名校跟岗、专家入校、教师赋能培训、教育创新实践等形式,服务教师共1147人次,线下培训教师590人;通过心理健康、青春期性教育、美育、阅读、科学、戏剧等素养课程和资源导入,开展了湖光-山桥戏剧节、湖光-山桥美术展等活动,辐射受益学生人数达19439人,51242人次,成效显著。
图1
嵌入教育系统的多方协作机制
项目以多元的社会力量构成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达成了社会力量与教育行政系统的通力合作,从而有效地嵌入巫溪县教育系统。项目实施中,以系统性、分层级的策略推进,形成扎实的协作基础和自上而下的网格化合作体系,与当地教委、学校形成合作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聚焦人才培养的行动路径、构建价值共同体、社群推进、持续发展四个层面,实现对县域教育生态的整体助力,项目影响力可持续,项目经验可复制。
经验案例
1
打造网格化协作体系,将公益项目与教育质量评价相结合
湖光-山桥计划与巫溪教委紧密合作,共同决策,教委牵头,把握项目原则和方向,充分协调教委各个科室积极参与,将工作部署到各项目学校,安排专门对接项目的老师,并及时解决突发棘手问题,确保高效。
同时,将项目实施纳入县教委的全年工作规划,保证系统性和持续性。2024年9月27日,“湖光-山桥计划”巫溪项目总结会在巫溪县教委召开,主办方与教委共同对做出突出贡献和示范效应的10所示范学校代表、37名项目优秀种子教师进行表彰。
经验案例2
培养本地化人才,支持项目持续发挥在地影响力
项目实施以来,扎根巫溪,各项目板块持续培养本地种子教师,在全县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只有3名的基础上,经过项目支持,
巫溪县已建立了拥有116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团队
;戏剧教育实现零的突破,
5所学校成立戏剧社团
,4所学校接受上海戏剧学院专家指导并在重庆话剧院登台表演。同时,
首次引入外教封闭式培训英语教师100余名
;
开展阅读、美术、职业生涯、科学教师培训835人次
,教学技能有效提升。
延续龙湖“湖光计划”的重要策略 “影响最有影响力的人”,通过开展校长领导力赋能,更新校长教育理念、提升管理实践能力,带动学校更好地将项目实施与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学校发展的整体转变。
“参加湖光计划后,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长们在龙湖管理赋能培训中学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正如H校长所言:“一定要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走到台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培训之后,H校长立刻发动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改变学校的校园环境;探索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举办校园艺术节,为师生搭建了展现的平台;建立了家校委员会,并被选入重庆市的第三批家校共建基地校。
城厢小学W校长感慨地表示:“龙湖管理赋能培训收获很大,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也可以用到学校来!”城厢小学位于老城区,生均活动面积小,生源差,有较多“问题”学生由其他学校转入,在城区排名靠后,他倍感压力。
接受龙湖管理赋能培训后,他转换了思路,调整了办学目标与愿景:学校不再单纯“卷”成绩,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设厨艺、缝纫、认识劳具及使用等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孩子出身社会后自我照顾的能力。W校长认为在湖光-山桥计划的帮助与引领下,更要“用良心办学”,逐渐培养学校师生的“幸福感”。
湖光-山桥戏剧节:乡村小学原创戏剧在重庆话剧院登台演出
(二)教师理念提升与实践能力多元发展,受益人
高度认可项目长期影响
改善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调研发现,98%接受湖光-山桥计划培训的教师,已经开展或计划开展相关教学实践,并对项目效果延续持乐观态度。这一定程度上说明项目设计合理,能让教师认可。
湖光-山桥计划
在提升教师和校长的理念和改善实践能力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教师群体的一般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都大幅提升。
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前后测的结果表明,
参与培训后的教师们在对于差生的影响正向反馈大幅增加24.28%;教师们认为教育对于学生在家庭和社会因素之外的影响力正向反馈增加23.74%;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品德方面的信心,正向反馈提升了21.67%。
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前后测结果
中,变化最大的是帮助爱捣乱学生改正(+32.9%)、和家长处理好关系(+32.5%)、以及帮助“刺儿头”学生(+31.1%)。
在教育理念方面,激发了项目教师专业兴趣和工作动力,加深了以学生为中心、家校合作等观念,拓展教育教学思路。并且逐渐培养了以儿童为主体、关注多元发展的理念,转变了对某些分数不高的“差生”的看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单纯以分数论高下的评估观念。
在教育实践方面,湖光-山桥计划不仅促进了项目教师相关专业领域的专业能力的提升,还在落地实施各类教育项目过程中锻炼了全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教师提到:“以前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有时很郁闷。湖光-山桥计划让我开启了更大的视角,让我看问题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内,而是从全员角度、学校大环境来看,心理健康工作和德育、教学、学生管理有很多结合(的地方)。”(白马中学 Z老师)
这种对教育价值更宽广的理解,为持续激发工作动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湖光-山桥计划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提供了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性教育、戏剧教育、美育、阅读等多样化素养课程,有效促进了学生社会情感发展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两年的调研数据显示,社会情感能力后测比前测总分提升了8.12分。学生总体在情绪调节能力、交往能力、开放能力、任务能力、协作能力等维度均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