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泽辉生物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保荐人。
图片来源:港交所官网
招股书显示,泽辉生物是一家进入临床研发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
多能干细胞(PSC)
来源的创新细胞治疗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泽辉生物是中国首批获得PSC来源细胞疗法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的公司、
中国唯一一家目前有多项PSC来源细胞治疗资产处于II期临床试验的公司
。
泽辉生物开发了一个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平台(PROF),该平台由三个独立且整合成一个体系的技术平台组成,即多能干细胞种子细胞平台、关键功能细胞筛选研发平台及处方优化平台。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下同)
依托这一平台,泽辉生物开发了由四类PSC来源细胞治疗产品组成的产品管线。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泽辉生物核心产品ZH901已进入II期临床阶段,正在研究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IL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半月板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ZH903和ZH902各为一种主要产品,目前正在进行研究者发起的试验,分别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主要产品ZH906用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正处于临床前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8种PSC来源细胞治疗产品处于临床开发。
ZH901是中国首个和唯一一个源自hESC的干细胞来源细胞治疗在研产品。
招股书显示,
截至目前,泽辉生物已经完成B++轮融资。
中科创星和陕西光子强链为资深投资者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是泽辉生物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为泽辉生物提供临床级人胚干细胞(hESC)系,以及M细胞、中脑多巴胺能前体(mDAP)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若干分化途径技术。
泽辉生物计划将募资所得金额用于:(i)为核心产品ZH901的研究、开发及注册提供资金;(ii)为除ZH901以外的产品的研发提供资金;(iii)为建设中山工厂和建立商业化能力提供资金;(iv)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泽辉生物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财务方面,目前泽辉生物并无获准商业销售的产品,亦未自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入。
2022年、2023年、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泽辉生物分别产生亏损净额1.73亿元、1.96亿元、2.37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0.66亿元、1.03亿元、0.59亿元。
招股书称,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行政开支为1.43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主要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增加1.14亿元,该项增加主要与2024年6月苏州泽辉一项涉及公司若干雇员的股份转让交易有关。
招股书显示,金女士、Xiangjing Phase I、Xiangjing Phase II、Zephyrm Tongchuang Phase I Holding、Zephyrm Tongchuang Phase II Holding、Jin Family及Sure Trade合共可控制泽辉生物30%以上的投票权,为本公司的一组控股股东。
泽辉生物现任首席执行官为Yu Alex ZHANG 博士,57岁,于2021年9月15日获委任为董事,于2024年9月29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并进一步获委任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
自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ZHANG博士担任苏州泽辉的首席科学家,及自2024年7月起一直担任董事。自2019年1月起,一直担任北京泽辉的首席科学家,及自2024年8月起一直担任董事。主要负责集团的整体公司、业务战略、日常经营及管理、整体战略、规划及发展以及技术研究。
自1994年至2000年,ZHANG博士于斯坦福大学生物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及担任研究员。自2001年至2008年,他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教授及主任,开展人神经干细胞及胰岛干细胞研究,并开始将培养细胞移植至动物模型的试验。于2000年代初期,他在威斯康辛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担任合作科学家,主要进行帕金森病非人灵长类模型的研究。自2008年5月至2018年5月,他于赛诺菲任职,先后担任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及亚太研发总部首席科学官。
Zhang博士曾获得多项殊荣,其中包括:(i)由癌症研究基金于1994年颁发的Damon Runyon-Walter Winchell Postdoctoral Fellowship;(ii)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1998年颁发的国家研究服务奖;(iii)由教育部于2004年颁发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Zhang博士亦参与多项学术活动,其中包括:(i)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ii)于2008年至2013年担任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太平洋认可理事会(AAALAC International)理事,及(iii)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委员。
Zhang博士于1987年7月在中国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于1994年6月在美国西北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