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554字 预计阅读:9分钟
做生意都是与市场中的人打交道。了解他们是什么样子,具有哪些行为,能让你更深刻地洞察他们的需求。
学营销时,老师讲到消费者行为的调查方法,我认为基本都不靠谱。
最烂的方法就是问卷调查。因为,询问本身就会改变被询问者的状态,你得到的答案和他真实的行为是两码事。如果你多少了解过波粒二象性,你就应该知道即便在现实世界中,观察本身也会改变被观察的事物状态,你根本观察不到它是什么样子。
尤其是在我了解认知科学后,我甚至认为一切要靠问来获悉对方是如何行动的,基本都是扯淡。因为记忆会被大脑不断重塑甚至改变。
要看对方怎么做的,最好的途径是大数据。大数据是所有样本的集合,能真正反映出一个群体的总行为趋向,而抽样调查,只抽取个别的样本,得出的结论当然不能和全样本相比。
这样的结果一开始让我很是沮丧,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
当你要创业,或策划一个活动,或做一次营销,如何提前知晓受众的画像?
对大部分人来说,基本是没有数据在手。即便在网上去整理搜索,通常都不是一手的。如果动用Python爬虫去抓数据倒是可以,不过这也有技术门槛。
如何找到一个最小行动套路洞悉市你想面对的人群画像呢?
我自己总结了一个方法,虽然算不是上精准,但操作成本低,只需要你动脑,大体方向基本不会有问题。我把这个方法称之为逆精英化思考。简单地说就是——
精英怎么做,大众就反着做。
以我个人的视角,举一些例子。
如何描绘健身领域的大众画像呢?看看健身达人如何行动的,那么健身领域的大众几乎都是反着来的。
比如要摄入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而大众则是反过来的,低蛋白,高脂肪,高碳水。
我家楼下有一家兰州拉面,味道不错,我经常去吃。最便宜的菜品是18元一碗牛肉拉面,说是牛肉拉面,其实就两片牛肉,配菜全是蔬菜和豆制品。有健身经验,所以我就清楚,这碗面基本都是碳水和脂肪,碳水就是面本身,量很足,脂肪是汤上浮着的那一层油,这一碗面干下去,大部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
但这是拉面馆卖得最好的菜品,服务员都送不过来,买面的人都得自己到领。
我在健身房观察那些健身小白。基本上来说,去跑步机的人不会来无氧区,无氧区的不练有氧。更有趣的很是,无氧区这边的男女身材基本很不错,即便是大爷都有宽大的背阔肌。再一看有氧区,大体都是身材走样的人….
一旦深入了解无氧抗组训练的好处,了解这种训练模式的投入产出比,你根本就没有做有氧的动力了。但要做无氧抗组训练是有门槛的,你要有基本运动常识,标准的动作,合理的饮食搭配,缺一不可。
所以,无氧抗组训练在健身中相对较为高阶,大部分的健身大神都是抗组训练领域,而不是有氧领域的。那些大神是健身领域的精英,而健身中的大众,基本在精英的反面。做有氧,不合理的饮食搭配,不规则的动作….
换到投资领域,也可以如此推导。
投资基本原则,例如投资的钱是闲钱,能判无期徒刑。越长期越容易判断价值,用定投的方式买定离手,不要追短期,合理使用个人的注意力等等。
然后你想想,投资领域的大众是怎样的呢?基本都是反着来的吧,没有闲钱借钱炒股,对小道消息从不求证信以为真,涨了担心错过几个亿疯狂加仓,跌了担心赔光迅速逃离,每天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K线图上。即便在区块链资产投资中,我发现大部分人还是这样。
职场上,厉害的职业经理人和职场小白,在很多职业素养上是对立的两种极端。就不一一举例了。
精英怎么做,大众总是反着做。
得到实际上仍然是一个精英化的产品。更准确地说,在成人社会中,愿意主动学习并且精进的人,在总人群中是极少数的。
这意味着,大众市场的画像在其反面。怎么看呢?看得到之外的国民总时间都去向了何处。毫无疑问,当然是玩。
娱乐、游戏、电影、追剧,这才是大众市场的时间去向。王者荣耀日活6000万,注意,是日活,几乎是国民第一游戏。我亲身体验过,这玩意儿真的是有毒,杀时间没人能敌。有时在高峰期挤地铁,周边大部分人都拿着手机看剧玩游戏看小说。
当我们在讨论知识付费的繁荣时,我就会想到大量的国民总时间仍然在玩上,而不是在学。学习的副词是“不得不”,玩的副词是“必须”。仅仅是这种基本的心理动机差别,就让玩的市场先天比学来得大。
查一下数据,王者荣耀的月流水已经是30亿了,得益于此,近期腾讯股票大涨,从200块到了250块。《吐槽大会》在改版上线后,很快就完成了1.2亿的融资,《奇葩说》一季的冠名费差不多在1.5亿左右。
同样的努力程度,玩的市场总是比学的市场好做。
所以,我写认知主题的公众号,先天就不具备情感鸡汤号广阔的增长空间。
李明远提到一个观点我很认同。情感是内容里最好的品类,因为同一个问题,一个人问了得到了答案,另一个人还会继续问,还需要一个答案。情感是一个可以没玩没了的写,并且受众极广,人人都需要的品类。所以情感类的账号,勤奋一点做日更,结构上是可能的。
而认知,是一个会被写光的品类,越底层的东西越少,但每一个组块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所以,学习它需要极强的心理发动成本,付出巨大的注意力,反馈链条还很长。例如,我以前经常写广告文案,带团队做公众号运营,情感鸡汤品类,确定好几本套路,可以天天写,写完还有时间做其他的事。同样的时间我来写认知,要发动所有脑力,最后仅能周更1-2篇文章。
所以,同等的努力之下,写情感就是比写认知涨得快。这一点,我感受很明显,同时期开始写公众号的朋友,他们写的是情感和鸡汤,今天至少是几十万订阅大号,广告接不停,低调赚大钱。
而我呢,去年写过一两篇爆文后,就去专研认知学习法,头脑里想的是个人的认知升级方法,而不是去做一门生意…
选择比努力重要,尤其是在生意上。有了逆精英化思考,至少在选择这件事上,能帮助你看到更大的市场在哪。
所以,我依然保留着非常大众化的创业选项。
去年我带3个人做了一个小项目叫做《帧读》,是影评类短视频,主攻情感品类,第一集上线在美拍上就有56万的播放(美拍上搜索“帧读”就能看到),因为各种原因很快就暂停了。亲手做过多个大众化的作品,我特别能体会在市场选择上的重要性。所以,我很清楚,如果是要做一门离大钱更近的生意,一定是在“玩”这一端,一定是在迎合人性的这一端。
以上,是我个人为例,提供的一种分析市场的思路。
我的《认知学习法》终于可以通过小程序听课了!!已购买课程的同学可以直接收听!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中,点击右上方:
下面会弹出一个列表,点击“显示在聊天顶部”:
这样,就可以随时听课啦:
注意:小程序中PPT暂时还不能显示,个别功能还不完善,不过很快就能解决!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