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鲸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解析财经要闻,记录时代变局,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51好读  ›  专栏  ›  蓝鲸新闻

卖不出、留不住,养老FOF正遭受成长的“阵痛”

蓝鲸新闻  · 公众号  ·  · 2024-06-15 19:57

正文

蓝鲸新闻6月14日讯 (记者 敖玉连) 养老FOF山雨欲来。
“2亿元最低门槛”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发起式养老FOF头顶。170只发起式养老FOF,135只现存规模在2亿元以下,如果三年大考期至,仍无法达到2亿元,产品将自动清盘。不过,部分公司表示“顺其自然”。
养老FOF承载着老有所养的朴素愿望,近6年的实践这类产品从“叫好不叫座”变为“既不叫好,又不叫座”。对于管理人而言,产品卖不出、留不住、不赚钱;对于投资人而言,动辄三五年的持有期,牺牲了资金流动性,换来的却是亏损、高波动。
发行端:卖不出
经过3个月的募资,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FOF仍未够到产品成立的门槛,募集金额低于2亿元。6月13日,该产品公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这则募资失败案例揭开了FOF“发行端遇冷”的伤疤。2024年以来,共4只产品募资失败,其中两只是FOF基金:信澳添泰稳健FOF、嘉实领航聚鑫稳健FOF。
通常而言,FOF等新基金发行有2亿规模和200户的最低门槛。为了避免发行失败,基金公司采取多重措施,包括延长募集期、采取发起式形式成立等等。
例如,易方达汇悦平衡养老目标 FOF,曾三次延长募集,募集截止日从最开始的2023年11月17日,延至2024年1月12日。最终,该产品募得的金额为2.006亿元,其中公司从业人员自购376万份,三次延期加自购,也仅跨过2亿的成立门槛。
除延长募期以达到2亿元门槛外,发起式成立在FOF中尤其普遍。
根据监管规定,发起式基金由管理人自掏腰包认购1000万元,持有不少于三年便可以发行,但若3年后基金规模仍低于2亿元,那么将自动清盘。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共有502只FOF,其中220只是发起式基金,占比44%。这一比例养老FOF中更大:273只养老FOF,170只发起式,占比62%。
就算通过各种手段,成立之后,FOF整体的成立规模也比较小。Wind数据显示,开年至今共22只FOF成立,平均发行份额为2.38亿份,远低于债基(24.91亿份)、混基(3.01亿份)、股基(2.88亿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权益类基金本身就难卖,FOF投资者认知度不高,难上加难。
持营端:留不住
做首发,还是做持盈,是多数基金公司在发新产品时要做的抉择。超六成养老FOF采取发起式,保成立的同时,管理人对这类产品的持营信心也可见一斑。不过,如今清盘频现,凸显养老FOF持营难于此前的想象。
开年以来,已有3只养老FOF清盘: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A/Y份额、平安养老2045五年、中信保诚养老2035三年,引发不少投资者唏嘘,“人还未老,养老基金先清盘了。”
具体来看,这三只清盘的基金有两个共性:业绩跑输基准、通过发起式成立。鹏华长乐稳健年化回报为2.12%,跑输3.39%的业绩基准;平安养老2045年化回报-6.34%,跑输-0.81%的业绩基准;中信保诚养老2035年化回报-5.69%,跑输-3.69%的比较基准。
同时,三只产品都是发起式,根据产品合同,成立后三年规模需要达到2亿元,否则就会走向清盘。若达到2亿元底线,但连续20个交易日规模低于5000万也将清盘。具体来看,鹏华长乐稳健便度过“三年大考”,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三年考核期后该产品规模曾维持在2亿元,如今清盘是因为产品规模连续低于5000万元。
其余两只便是三年合同期过,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而自动清盘。平安养老2045(2021.4.20-2024.4.20)成立的三年间规模都在0.5亿元以下,中信保诚养老2035(2021.3.16-2024.3.18)运作期间规模都在1亿元以下,与2亿门槛相去甚远。
通过发起式,各基金公司种下一颗颗种子,不过并没有如期长成参天大树,而这或许只是养老FOF清盘的开端。
据蓝鲸新闻统计,全市场共有273只养老FOF,170只都是发起式成立,发起式中135只的现存规模都在2亿元最低门槛之下,都有清盘可能性。一家旗下养老FOF或将清盘的基金公司向蓝鲸新闻表示,面对即将清盘的养老FOF,公司打算顺其自然,不会采取寻找帮忙资金等措施。
赌赛道、风控意识差,养老FOF亟待纠偏
2018年9月首只养老FOF成立,彼时市场对其寄予“择基专家”、分散风险的美好期望。不过,近6年的实践显示,部分养老FOF正在走向分散风险的反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