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邮政报
《中国邮政报》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六) ·  16 小时前  
每日英语  ·  《英语周报》祝全国读者元宵节快乐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邮政报

全是干货!带你看懂这项寄递改革

中国邮政报  · 公众号  ·  · 2019-11-01 19:15

正文


这两天

我们接连推出了

多地 寄递业务经营端体制机制改革

新探索新实践

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引起了员工的热议

今天

我们继续来跟大家聊聊

这些改革模式

蕴含的内涵和带来的启示!

小本本准备好了吗?

干货走起!



友情提示:走完这次的“涨知识”之路 约需12分钟





10月8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在浙江邮政调研“准加盟”制改革后表示, 当年,小岗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带动整个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浙江邮政通过在经营端创新实行“准加盟”制,极大释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内生动力,用实践证明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 早在今年7月,中央第三十二指导组组长王炳华到浙江邮政调研时也曾提出, “准加盟”制和当年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质一致。


王炳华和刘爱力的话都印证了, “准加盟”制正是当年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邮政企业的生动实践。



当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签订“合约”,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使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人还是那些人,劳动资料还是那些劳动资料,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只是由于“合约”关系的变化,就使土地和人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眼下,以浙江邮政 “准加盟”制 、云南邮政 “创客计划” 、山东邮政 “合伙人”制 、湖南邮政 “众创众享工程” 为代表的寄递业务经营端体制机制改革,与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蕴含着同样的原理—— 打破企业在寄递业务上责、权、利不分的“大锅饭”经营模式 ,遵循行业规律、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建立企业和员工的新型“合约”关系, 赋予经营端员工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让责、权、利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最终实现了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双赢。


这也正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表的重要论述精神,我们全面深化改革, 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激发市场活力, 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



“势”中见“合约”



市场不等人,改革不等人,发展不等人。


这是一组来自市场前沿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507亿件。国家邮政局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量将超过620亿件。但当市场在高位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时,快递企业的经营收益却没有随之“水涨船高”。


据国家邮政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平均快递单票价格为12元/件,相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0.22元。


这是来自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政策导向——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强调了微观主体活力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刘爱力在2019年中国邮政工作座谈会上也着重强调,“推进‘众创众享工程’, 进一步划小经营责任单元和损益核算单元 ;借鉴行业做法,尝试在经营端推行‘准加盟’制和‘承包制’,充分激发经营端的发展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在电商发展的带动下,快递市场异常繁荣,规模效益持续显现。不过,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快递行业却日益进入微利时代。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包裹数量,一边是不断缩水的利润水平,在市场红利远未完结之时,成本领先战略成为各家快递企业的追求目标。而激发经营端的发展活力和动力,不仅成为各家快递企业追求成本领先战略时的共同选择,也正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不谋而合。


一场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为出发点的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2014年底,顺丰便启动了以节省人工成本为核心的 “伙伴计划” ,员工薪酬基本部分不变,原企业须缴纳的人工成本部分减量后再以按件补贴的形式交给“伙伴计划”雇主,由雇主决定如何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以及千方百计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获取额外的按件补贴。


对顺丰而言,顺丰2016年底公布的“重大交易预案”称,“顺丰控股2015年以来不断加强人员及运输等的外包(‘伙伴计划’)力度,2015年下半年特别是2016年一季度,员工薪酬及运输成本下降明显”;对雇主而言,仍可再次减量,灵活缴纳此部分人工成本。2018年底,顺丰再推 “创业计划” ,原给雇主的按件补贴不再按件给,而是根据拟定的业务目标,完成则给,完不成则少给或不给。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浙江、云南、山东、湖南邮政敢为人先,以激发寄递业务经营端员工活力为路径, 将国有企业的优势与灵活多变的民营企业经营体制机制相结合,对经营端体制机制进行“合约化管理”的改革探索。


跟行业竞争对手相比,邮政的改革探索突显国企优势,一“准”定乾坤。


从企业角度讲, 准”字的原则是坚持把员工的利益和员工的承受度放在第一位。 企业的改革是与员工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能否正确处理改革与员工利益的关系,关乎改革的成败、企业的发展。因为改革的思路要变成现实,最终要靠全体员工来落实;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搞活企业,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员工。


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浙江、云南、山东、湖南邮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企业在资金、品牌、培训、服务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调配各种优势资源扶持各个经营责任单元的发展,并 与员工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从员工角度讲, 准”字的背后体现的是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这种信任表现在从“合约”生效那一刻起,员工便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的发展红利惠及员工,员工自然会加倍努力,让企业发展得更好。


这符合现代合约理论,缔约当事人大多会以增加价值和提高效率为目标,并渴望在合约条款履行中促使双方交换价值最大化,而双方交换在结构上越有效,分割利益时的潜在利润就越大。


这也正可以解释许三波为何主动离开领导岗位,到云南瑞丽珠宝玉石“创客”团队去做领创人;闫林生为何甘愿放弃安逸生活,每天奔波近100公里也要加入“创客”团队;刘青为何主动承担责任带领7名员工参与“众创众享工程”;刘盛林、秦映峰和杨科中为何自掏腰包让客户体验邮政试寄服务。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准”字乾坤,浙江、云南、山东、湖南邮政将寄递业务经营端的改革实践根植于中国邮政的土壤之中,这符合市场之“势”、改革之“势”和发展之“势”,为寄递业务经营端体制机制改革在中国邮政的全面推广蹚出了新路。



“法”中见“合约”



浙江义乌邮政的“准加盟”制、云南邮政的“创客计划”、山东邮政的“合伙人”制以及湖南邮政的“众创众享工程”,尽管模式千差万别,但原理大同小异,若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究, 离不开基于“合约”之上的资源配置 ,主要体现在:划小经营核算单元与所有权分配思想的建立;内部市场化与经营责任单元的利益分配;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体制机制改革的真正落地。


划小经营核算单元,即在“合约”中建立所有权分配制度。


划小经营核算单元是以转变资源配置为核心,以推动资源配置优化、释放企业内在活力为目的,在清楚认识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基础上对管控方式进行调整的一种工具,以期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简而言之,划小经营核算单元就是通过对更多的小单元管理对象进行核算,根据投入产出比进行利益分配的一种方式,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而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浙江、云南、山东、湖南邮政寄递业务经营端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中,企业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经营单元被划小到支局、班组甚至是个人后, 原来集中在省、市、县邮政分公司的定价、人员使用等权力被下放到经营端, 在此基础上,邮政企业对经营端进行损益独立核算,让其自负盈亏。


数字佐证,截至10月底,浙江邮政已拥有包括包裹快递业务经营部、标准快递业务经营部和国际快递业务经营部在内的314个“准加盟”经营部,提升了浙江邮政寄递业务的整体经营水平——10月,全省邮政快递包裹日均收寄量超过450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快递包裹经营部点均业务量增幅超过19.7%。


企业通过形成内部市场化,在激活经营端活力的同时,也让活力反作用于企业。 当企业被拆分成多个独立经营的单元,就激活了微观主体的活力,形成了内部市场。


以云南呈贡邮政鲜花“创客”团队为例,该“创客”团队成立前,云南邮政投入了6个团队参与年均交易鲜花超过100亿枝的鲜花市场竞争,虽然市场占有率达到25%,但年均利润竟然是负60万元;而当6个团队精简为一个“创客”团队后,不到一年时间,邮政不仅市场占有率从25%提升到45%,而且利润更是从负60万元猛增至585万元。


算账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追求规模还是追求效益的问题。改革之前,6个团队是以做大规模为出发点思考如何销售产品,而忽视了各项成本投入,造成规模与效益严重不匹配的一本“糊涂账”;而改革之后, “创客”团队是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最终呈现市场规模和企业效益双双提升的一本“清楚账”


因此,只有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经营责任单元,才能从 部门、产品、区域甚至客户的维度进行准确地核算和分析,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盈利情况,进而衡量和评估每个部门、产品、区域、客户对企业所作出的利润贡献。


“算清账”,这就是企业内部市场化的直观表现。


在邮政寄递业务经营端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中,四地邮政企业均引入了 “利润共享” 的概念,让经营端在自负盈亏的基础上,按照双方拟定的“合约”要求,和企业分享经营利润。


“合伙人”制实施以来,重海事业部为山东邮政贡献的2692万元利润就是和“小微主”团队“利润分享”后的硕果。


不仅如此,企业通过内部市场化规范、约束并激励经营端更好地经营,给企业降低更多成本、创造更多利润。例如,截至9月底,湖南“众创众享工程”团队、紫竹路揽投部本年支出成本为79.2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2016年底,湖南省益阳市邮政分公司推行“众创众享工程”后,2017年的利润由负转正,从负168万元激增至625万元。


2018年,由侯磊率领的7人团队负责的湖南邮政“中欧班列”项目收入突破1亿元,创造了湖南邮政的历史,但这个项目落地却不在湖南,而是在江西鹰潭。


为什么选择在江西鹰潭?侯磊如此解释: “相对较高的政府补贴+低廉的运输成本+靠近江浙沪等主要货源市场,我们经过一番调研后,最终选择了鹰潭。”


在利益共同体的带动下,企业会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


在四地邮政的改革探索中,企业内部市场化形成的是企业和经营端员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 “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利益共同体 ,利益双方的权责将会愈加分明。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 企业更专注于研究市场动向,主动为经营端提供服务支撑 ,从而让企业内部市场化行为更加规范,最大限度地激活经营端活力。


比如,云南邮政“创客计划”明确规定,邮政企业要做好对“创客”团队的服务支撑工作,不定期为领创人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截至10月底,云南邮政“创客计划”远程培训累计有15521人报名参与,其中,已有8994人通过考试合格;各单位累计举办集中培训132期,共计培训10135人次。


经营端也在市场竞争中变得更加主动,为了给企业和个人赢取更多利润 ,愿意承担更多风险。


比如,山东邮政重海事业部海尔项目组与“小微主”签订的所谓“对赌协议”规定,“小微主”每年向企业缴纳1万元保证金。同时,双方商议确定利润完成目标和利润挑战目标,如协议到期前,“小微主”赚取的利润达到完成目标,企业全额返还1万元保证金;如未达到,不返还保证金;达到挑战目标,企业不仅会返还1万元保证金,还会再奖励1万元。


按此发展,寄递业务经营端体制机制改革将会更有成效。以中通为例,中通采用“同建共享”、划小加盟单位等组合方式,有效提升了全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各岗位的人均效能,降低了单件人工成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BetterRead  ·  新初二二三事(六)
16 小时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3 天前
猎奇漫画部  ·  恐怖漫画 | 龙脖子路灵异事件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