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二杂货
无所谓好坏,只关乎无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建  ·  开工又中标!中国电建一大波喜讯来袭㉖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两大电网大模型接入Deepseek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因为AI,阿里终于被市场看作一家要做102年 ...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二杂货

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

无二杂货  · 公众号  ·  · 2017-04-03 16:53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无二杂货


这是 无二杂货 的第 181 篇文章




本文作者赵瑜,生完孩子被送到ICU抢救15天,心衰、急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血小板5000多、双眼视网膜脱落……身上插着20来条密如蛛网的管子和呼吸机,人让病痛压迫的瘫软,感觉陷入泥沼自己用不上一点力气。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的读书会分享中,赵瑜跟我们讲了她如何重获新生的故事。


时光里的善良

作者:赵瑜


加入读书会满月,昨天,我分享了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之所以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这个书名吸引了我,活着为了讲述。看这个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一个同事问我: 你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不去享受生活,而是在这吭哧吭哧费劲工作,是因为经济困难吗?是因为钱吗?


其实经济不是特别困难。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有一种豁然的感觉, 因为活着是为了讲述,为了不虚度。既然活着,就漂亮地活着。


既然活着为了讲述,那么我也想讲讲让我热爱生活,影响我一生待人态度和处事方式的人们。今天,我想讲述他们中间的两位。


第一个是护士,确切的讲是实习护士,她大概18岁。


我生完孩子被送到ICU抢救15天,心衰、急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血小板5000多、双眼视网膜脱落……身上插着20来条密如蛛网的管子和呼吸机,人让病痛压迫的瘫软,感觉陷入泥沼自己用不上一点力气。


但大部分时间我是清醒的,是在一位位年轻护士们的陪伴下努力的活着,有很多感动的瞬间。在一个弥留之际的夜晚,一个素昧平生的实习护士,而她不是照顾我这个床位的。


因为看不见,我不知道她旁边呆了多久,直到她说“姐姐,我是跟老师实习照看隔壁床的,可我很喜欢你,看你好难受,我给你听歌吧。”我才知道她的存在。她把手机的音乐打开,王菲的歌儿,红豆、传奇……一首首直到没电。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因失明看不见她的面庞,只知道她十八九岁,卫校实习生,后来还知道她们一个月实习工资800块。我不是她应照顾的病人,深夜也不是一个实习生的上班时间,甚至音乐和ICU的护理也毫无关系,一切都不是她份内的事情,但她做了。


灵魂中最美的是善良,那天的音乐是我人生中天籁。歌声回荡于此去经年我的每个感恩时刻。


尽力而为的动力是责任,衡量价值的刻度是良心,她在平凡岗位的敬业却给了我最多的感动。


第二天我换了床位,没有再见过她,她叫什么,在哪里上学,一切信息无从得知。她因悲悯留下来陪我,而我却再也找不到她。也许她如同《传奇》所唱: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缘。


第二个是北大人民医院医治我的大夫们。


因为我情况很危急,所有的脏器都不工作了,医院抽调了各科最精锐专家,一遍遍设计抢救方案又一次次推翻,在多方合作的保障下救活了我,我康复如初成了奇迹,病例入了北大人民医院的教学案例。


每个大夫的故事都能讲很久,在这里我想提一位大夫。抢救方案有一项是实施血滤手术,而我因水肿严重,一个简单手术换了4个十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大夫都做不成功。其中有一位大夫是肾内科的李月红(现为清华长庚医院肾内科主任),她也是多次做不上。


本来十分钟的手术,三个小时过去了已是深夜,我说:辛苦你们了,明天再做吧。 李月红说:别急,让我再试试。 她在我绝望时坚持再试一次,成功了,我在连续80小时血滤后指标正常。


人生没有如果,如果没有她,便没有继续的人生。

(赵瑜的两个双胞胎小天使宝贝)


对我而言,这是我与她不同寻常的故事,之于她,这只是稀疏平常的工作。 在我之后遇到挫折无奈时,总想到那句“让我再试一次”,一位医生对病人最有力的激励。


人一辈子坎坎坷坷,只有敬重自己的选择才能无怨无悔,对人对已肩负责任感就不会轻言放弃。心有坚毅,则身无所俱,生活原本是一个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过程,人生各番解读见仁见智,但不变的也许是我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回顾过往岁月选择的安然与无悔。

(岁月安好的赵瑜)


以下是部分伙伴听完我的分享后发来的信息。






我还想说说我和楠得有你读书会以及楠姐的故事。


3月2日我加入读书会,今天满月。


如果说相遇是时点,那么相伴是默声独白的绵长时段。 春天里,我站在南国的木棉树下回望过去,熟悉的季节散落的流年,与张晓楠“认识”已近14年。


那年由于非典,收到一张别人转让的听课卡,我成了新东方非典复课后的第一批学生,见到了讲台上自称“张小桶”的丸子姐——张晓楠。学生们为她的英语着迷,也为她的故事感动。


14年前的那个暑假,我与男朋友谈论最多的就是张晓楠,以至于上个月在莲花山聚会时,他开车经过,看见路边一位蓝衣女子,一眼便认出那是晓楠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