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GHATALKS EP334
很多人都想有精神性的生活。
精神性的生活,通过对物质的尽量远离而保持精神的某种自由,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是把与物质世界的互动也认为是精神性的,在简单普通的物质生活中就过上了精神性的生活,那么这种精神性的生活就普遍的存在于时时刻刻中了。
秋葵需是新鲜的秋葵,颜色当是墨绿色的,有的在采摘或运输的过程中碰着了,氧化后变成黑色,这样的不可取。
数量约7、8个足够了。
仔细看,在墨绿的表皮上覆盖着一层微细纤弱的绒毛,如冬天麦田里将化未化的雪一般。
最高明的宁静并不是不断的去寻找一个宁静的环境,而是在旧有的环境中发现那些最易察觉的喧闹中存在的宁静。
最好的美味并不是跋山涉水去寻找珍奇美味,而是在日常最普通的菜蔬里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在宁静的时刻里,精神的触角可以遍及周遭的一切,哪怕是最普通的事物都能被察觉到不一样的样貌,一切都是全新的了,不过,这种新的察觉也许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两大碗清水入锅,煮沸,最好是凉水,不用温水或开水,这样可以看到水从常温到沸腾整个的变化,而不是省略过的程序,毕竟也没什么好着急的。
在水慢慢走向翻滚的时候可以慢慢地修整秋葵,用刀把蒂切掉,露出里面乳白色的籽,像珍珠一般。
在切口处,绿白交接的地方,是未完全分化的色彩,说不清楚的部位当是最恰当的结合方式。
我们很容易在激烈中去感知,我们也常常用激烈的言行来表达自己的感知,似乎不激烈不足以触动我们的内心。
所以最开怀的大笑,最狂暴的愤怒,最揪心的疼痛是我们渴望的。
那种高低起伏的错落感让我们欲罢不能,普通的感受似乎已无法激起我们神经的触动。
在激荡起伏中我们知道我们还能感受,我能还在感受。
辣,就辣到嗓子眼;
苦,就苦到舌头根;
甜,就甜到齁心窝。
水沸腾,气泡犹如一朵朵透明的花,绽放、凋谢,再绽放再凋谢。
把秋葵放入翻滚的水中,水面瞬间平静。
过一会儿,花又猛烈的一大朵一大朵的绽放、凋谢,再绽放再凋谢。
在滚动中,墨绿色的秋葵好似被调了色,变得翠绿翠绿。
让秋葵在万花丛中再翻滚一会儿就可以盛盘了。
盛到盘子里需整齐码好,码好后的秋葵像贴在一起的小船一样,那灵动的模样,随时就能顺着水漂走。
在激烈中能够迸发出最具生命力的火焰,火焰激烈的燃烧,让最惰性的物体都变得有活力起来,猛烈的激情喷射后,在一堆最悄无声息的灰烬中找不到一丝活动的痕迹。
猛烈的燃烧,再猛烈的沉默,沉默是如此的猛烈,猛烈到让任何人都发现不了它的存在,它曾经的存在。
旁边那一缕漫不经心的火苗显得那么弱不禁风,然而它经历了左摇右摆后还在缓慢地持续地燃烧。
两三段小米椒是不错的搭配,在翠绿的船山上开出了几朵火辣辣的花,也好似几面红色的旌旗骄傲的立着,此时更应该把它形容成一炉炭火,燃烧的那么艳丽,令人觉得碰上了定是灼手的。
酱油倒在盘中,任由它一点点渗到秋葵下面,白色的盘子里一潭红褐色的湖,湖上泊着翠绿色的舟,舟里的炉火正旺,好一番美景。
重新起锅,烧上一勺油,待油热,劈头淋去,给船上的炉火再加把炭,让炉火腾起来,让花儿绽起来,让旌旗摆起来。
之于学人修道,祖师有言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
大家说这个好,实实在在,清清楚楚,更是恰如其分。
之于证菩提,祖师还有教诲: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大家说这个好,清清爽爽,平平静静,更是高屋建瓴。
有人说一顿我能吃一碗饭,有人说我需吃两碗才觉饱。
各自吃饭的时候,该吃一碗的吃一碗,该吃两碗的吃两碗,没什么不妥。
一番交流后,吃一碗的觉得自己少吃了一碗似乎有些亏,吃两碗的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贪心了?
端上桌,还冒着些许的热气,已分不清那味道是秋葵?
是酱油?
是红椒?
涎水已比脑袋的分别快了一大步,忍片刻,待上供十方佛,下及六道品。
精神还在漫游,倔强的不肯落地,它不愿意接近物质,在理论上它觉得那是对它的一种亵渎。
脑袋是脑袋,肚皮是肚皮,桌上盘子里横七竖八躺着长长的几个舌印,给出了一切的结果,最终也让一切都安顿了下来。
图/JDR
毁灭自己就能回到本来面目?
草魁赠一罐,曲影余半盏
炸佛像!
假装乞丐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