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向读者朋友拜年及我的2016总结
中,我谈到“郭德纲的相声很有画面感”,那么画面感是如何通过文字、语言勾勒出来的呢?
抛弃形容词、用细节
获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曲玮玮这样描述冬天:
外面是白色的,屋内是橘黄色.
缩着头下楼买两个烤红薯,左手换到右手,哈着白气跑上楼.
下厨整两热菜,配上一小碟茴香豆.
有故事有酒,有暖气有女朋友.
桌下的小狗摇着尾巴,翘着首.
全文没有一句类似“冬天多冷”的主观描述,但是冬天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写环境、形成对照
红高粱片尾曲《九儿》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身边的那篇田野啊
手边的枣花香
高粱熟了红满天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寥寥四句,没一个分别的词语,没一个悲情的描述,只写周遭环境,可是画面感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读者、听者都懂了:这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
来听谭晶版的《九儿》.
数学老师也能用
数学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最好能营造满满的画面感,这样的话,整堂课学生都会跟着你走.
比如讲“反证法”,我们设计一个故事引入,这个故事叫“王戎识李”.
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王戎
七
岁的时候
,曾经
有一次
和小
朋友们
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
李树
,结了很多
李子
,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人摘光了,所以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小伙伴们一尝,果然是这样的.
你当然不能这样讲,要画面感嘛.
1.你要说出具体时间,这样有代入感.
问问度娘,得知王戎出生在公元234年.那么,王戎7岁时,就应该是公元241年.
2.不要说“曾经有一次”.
你可以说是“一个夏天”,“一个秋天”,或者给个具体日子.
3.营造预期.
你可以说,小伙伴们都很渴之类的.
那么,故事可以这样讲:
公元241年的一个夏天,小天才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马路边嬉戏玩耍.天气炎热,大伙大汗淋漓.突然,有个眼尖的小伙伴发现路边有颗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小伙伴们口干舌燥,都争先恐后跑去摘,可是王戎不为所动.
大伙问他:你傻啊,再不去就没有你的了?
王戎答到:这颗李子树长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李子,如果是甜的,一定被人摘光了,所以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小伙伴们一尝,发现李子果然是苦的.
故事结束.
在孩子们意犹未尽时,你接着说,王戎的判断就用到了反证法.
。。。
顺便说句,今天是我的生日,祝我生日快乐吧,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