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神星球
低风险高回报 投资赚钱理应如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阿拉伯有这么句话吗…… ... ·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死了的心还是死了 -20250212151539 ·  昨天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憨憨小猫!笨笨的可爱!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小可的多面萌,谁能不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神星球

单月社融为负,还是看我解释吧

财神星球  · 公众号  ·  · 2024-05-21 18:01

正文


你好大家,我是马硕。

中国人民银行5月11日周六发布最新社融数据显示,2024年4月新增社融规模-1987亿,也就是减少了将近2000亿。这个数据直接引发了5月13日周一股市低开,社融数据不佳,被普遍解读为经济数据的利空。但我认为这个消息是中性,属于正常。

什么是社融,社融是社会融资规模,指在一定时间内,实体经济从金融系统获得资金的总额,反应的是实体的融资活动。这里包含银行贷款,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的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其他融资形式。融资是实体经济的活跃程度的一种表现,所以4月新增为负,被很多媒体看做是利空,觉得实体经济不行了。那是不是这样呢?

第一,经济行为的短期波动性较大,要看长一些。

举个刚刚过去的例子,今年1-2月的个税收入下滑15.9%,如果你单看这两个月的数据会觉得很夸张,个税下滑这么多,是不是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下滑了,其实不是,因为2024年春节比2023年晚,年底奖金需要缴纳个税的入库时间相比2023年时间晚,很多要到3月才入库,所以2023年1-2月基数高,导致2024年1-2月同比下滑。历史上看,1-2月的个税收入波动都很大,就是春节因素导致的。明年春节是在1月29日,你看着,明年1-2月的个税收入会同比升高很多。

社融数据同理,2024年4月新增减少,确实看起来很意外,但我们稍微拉长一点看今年以来呢。
这张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做一个加总,今年新增了127300亿。然后
看一下2023年年末的存量。

数字是378.08万亿。今年1-4月新增12.73万亿,4个月的新增的比例是3.37%,计算年化就是大约10%左右,按照目前GDP增速5-6%来看,社融新增速度有10%左右这已经相当可以了,甚至再慢点都没问题。我看有人说什么,上一次单月社融数据为负,还是2005年10月。就这种什么都上次的,属于刻舟求剑,显得自己知道的数儿多,那2005年的GDP增速还是11.39%,GDP双位数增长时代,和现在有可比性吗?到现在GDP增速早已经从双位数回到个位,而且到了5-6%这个速度,在中国总体经济规模如此庞大的情况下,能有这种增速在世界来看都是头一份的。在增速下降的背景下,还和2010年之前对比,你说坏不坏?所以,从1-4月的总体社融数据来看,新增的并不少,很正常。

第二,疫情恢复期,对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2023年年中,有一份CMF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早就说明了疫情后中国经济回复的三个阶段,一实现恢复性增长,二促进微观基础修复,三重回扩张性增长轨道。什么是微观基础修复?就是疫情期间很多人的收入没了,或者减少,企业也一样,长时间,或者断断续续停产停工,收入减少,可能就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但是债务还需要偿还,那个时候偿还债务,是不是就需要动你以前的积累了,甚至为了活下去,还增加了债务。这导致了个人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恶化,负债变多,或现金减少,负债率增加等问题。经济回复到第二阶段,就是要修复微观基础,也就是修复个人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把之前的负债还一还,之前消耗掉的很多现金,多积累一下,不着急花,这也就是我们最近两年经常提的需求不足,因为大家都在修复资产负债表,觉得不安全,还不想花钱。经常健身的朋友知道,锻炼肌肉就是一个破坏和超量修复肌肉的过程,我们从疫情走出来,个人和企业也是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超量修复的,要让自己比2019年还安全才踏实。这个时间不会短,但这也就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社融增速减缓,大背景也有疫情后的微观修复影响。

第三,社融增速下滑,是对内改革调整的必然结果。

在谈地方债的时候,你们说债务问题太大,现在减缓地方融资,加强地方融资管理和审批,又说实体经济不行。真的是学新闻学的。我怎么觉得这是好事儿呢,在2023年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说,高风险省份需要专注化解债务风险,地方债额度将会压降,同时政府投资项目也会减少,这种主动减少肯定会影响经济增长,但是当前主要矛盾是化解债务风险。社融增速的下降,就有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压降的原因,根据中国人民币银行公布的数据,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是-984亿,较3月少增5610亿,较去年同期少增5532亿,这就是导致4月社融总体下滑的一个主因。这不是好事吗?另外,还记得去年四季度增发了1万亿国债吗?这部分募集大部分结转到今年使用了,可以补充一些资金使用需求,这也是上个月政府债券融资较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4月ipo还收紧了,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也大幅减少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