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生看经济
货币、金融、经济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尔街见闻  ·  DeepSeek引爆,全球对冲基金涌入中国股市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王健林,突发! ·  昨天  
有限次重复博弈  ·  阿根廷的贫困率一月份下降了,sharply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生看经济

大终结,国家正式下禁令!惨绝人寰的悲剧决不能再演!

黄生看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08 11:55

正文


缺钱的大学生,嗜血的高利贷。在缺乏监管和空白风控的情况下,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疯狂!


不能让罪恶之花在黑暗中继续绽放。为彻底将黑手斩断,继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出台之后,国家再次重拳出击,宣布: 严禁校园贷



01

高校,原本应该是莘莘学子的象牙塔,没想到这片净土上,却有一些打着金融创新的狂妄之徒,无视天道良心,用一种最丑陋、最不堪的形式,把大学生群体变成可供敲骨食髓的“肥羊”。


门槛低、无抵押、免担保、放款快,只需学生证、身份证 。”他们明知大学生无还贷能力,却用各种甜头把他们骗入高利贷的陷阱。


月息3-6%、年息在70%-140%之间 。借八百元,利滚利后可能要还上二十万。校园贷,堪称是变相的次级贷和高利贷。


上个月,一个大三学生留遗书溺亡、死前曾遭短信催债的事情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北京某知名外语高校一大三学生暑期放假返回家中,在给家人留下遗书后失踪,随后其家人不断受到追债的短信和电话。15日,失踪大学生被确认死亡,家人发现其曾经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贷款,同时还有多条威胁恐吓追债的信息及视频。


(图:遗书内容)


这让小编想起上个月看到的一则新闻:



还有去年引起一片哗然的女大学生“裸贷”事件:


16年12月,有人将10G的“裸条”照片及视频打包并在百度网盘发布,167位女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亲友联系方式以及私密照片遭到泄露。许多裸贷的女生,甚至以“肉偿”的方式还贷!


这些,都是媒体所报道出来的资讯,而在我们目不能及的地方,还有很多悲剧仍在上演。非法校园贷已然成了吃人的高利贷,明明很多学校也有相关教导,却屡禁不止。


让人不解的是:作为心智已然成熟的大学生,明知非法校园贷是深渊,为什么还有人去触碰?



02


目前校园贷的两种主要形式为:


一、直接放贷,学生群体能够获得现金


这是目前最普遍校园借贷方式。


给x照就有钱,能按时还款就将x照删除。听起来正常,但要知道校园贷还款逾期率高达10%—30%,且这种属性的借贷,就像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另外,这种借贷并非想要多少给多少,保密费中介费等等的手续费,最终你可能只能拿到50%的金额。


二、学生获得实物或培训同时按期偿


典型代表就是培训贷,利用学生自身的关系网,利诱其身边更多学生参与其中,骗取高额学费,并承诺学费可以用兼职来赚取。


在培训机构和熟人的双重洗脑下,你信了,数月后收到催还款信息,利滚利变成一笔巨款。据公众号“玩转大学小萌”采访的一位曾参与放贷的大学生所言,“ 催款十步曲 ”一度成为放贷者的通用招数:


①给贷款学生发逾期通知;

②单独发短信;

③单独打电话;

④联系贷款学生室友;

⑤联系学生父母;

⑥再次联系警告学生本人;

⑦发送律师函;

⑧去学校找学生;

⑨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

⑩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


一般到第四步,逾期的学生就会乖乖就范。当然,这十步曲还只是一般招数,不包括一些“天才般”的催收手段,比如上文提到的“ 打裸条 ”。



在一些借款QQ群里只要喊一句“谁接女生裸条”,就会有很多人联系


有人问能否寻求学校或者法律的帮助?且不说能不能走到法律层面,光找老师帮忙他们就不敢。因为许多学校有明令禁止校园贷,涉贷学生一经发现就要被开除!并且,由于放贷者手中的借条大多在法律层面是生效的,加上老师的介入,很可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做这行的,其实也面临高危。据这位曾经的放贷者称,有一个放贷的学生,离奇死在学校的湖里。是巧合还是报复?不清楚。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很多时候,天堂和地狱真的只有一线之隔。


这样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决不能再让它上演!



03


继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出台之后,6号, 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斩钉截铁地表示:三管齐下,把校园贷彻底掐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