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员工个人能力有三种方法,“干中学”、传授和培训;提高团队能力有两种方法,调岗和替换。这一节我们来讲替换。
我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润总,有个员工我对他特别不满意,什么都干不好,老是犯错。但是如果真的换掉他,就没人可用,其他人还不如他。工作量又这么大,若是换掉他,这个项目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你说我该怎么办?”
通常遇到这个问题,我都不会正面回答。为什么?因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时间不是现在,而是在3个月前、半年前,甚至1年前。现在能用的办法,都不是好办法。这是答案发生在问题之前的典型场景。
01
选择权
会问出上述问题,本质上是因为手上没有选择权。但凡手上有选择权,你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假如此时你手头有一个能力合格并且非常认真、负责、积极的备选人才,你会问这个问题吗?如果还不止一个,有好几个人都抢着来做,你会问这个问题吗?
你不会。你会立刻就把不合格的员工换掉。
同样,有公众号粉丝会来问我:“我在一家公司上班,这家公司我觉得特别不好,哪方面都不行,可是出去之后我又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你说我是留在这里呢?还是离开呢?”他问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没有选择权。
所以,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面临的问题的本质都是:在我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如何做选择。这本身就是个悖论。
什么是选择权?
当团队绩效不够好的时候,你可以替换掉业绩最差的员工,换一个能力高于团队平均水平的人,从而使得团队迭代进步。这就叫你有选择权。
有很多朴素的管理谚语讲“替换”这件事。比如,你是愿意教一只火鸡爬树,还是换一只松鼠?再比如,扶烂泥上墙,还不如找块砖头来得快。还有很多老板经常讲的一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
经理需要了解关于员工流失率的基本常识,这样有助于克服替换最差员工的心理障碍。首先,团队不是越稳定越好,合理的员工流失率不是坏事,比如1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次,流失率有好坏之分,20%的优秀员工离职率,是坏流失率;10%的末位员工离职率,是好流失率。
经理的“成人
礼”
替换这件事很难。
替换,就是请走一个老员工,请来一个新员工。
这两步都很难,老员工很难请走,新员工也很难请来。
当然,更难的是请走老员工,因为有很多阻碍因素,包括业绩因素和感情因素。替换掉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员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妥协,或者将就。
这本质上是管理者的懒惰,是不成熟的表现。
所以,
亲手解雇一名不合格的员工,是经理的“成人礼”。
03
解雇“三要”
怎么亲手
解雇不合格的员工呢?
教你三件事,这三件事好比是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见图1)。
图1:解雇“三要”
1. 要识别野狗和小白兔。
经理不能随便解雇人,要解雇的是属于最后10%的人。那怎么去识别这10%呢?阿里有个方法论,用价值观和业绩对员工进行分类,形成了明星、野狗、土狗和小白兔这四个象限。
在阿里,价值观无法改变的野狗和业绩持续很差的小白兔,都是要清除的。
业绩差要清除好理解,价值观有问题为什么是很严重的事?
因为少量的“污水型”员工,可以传染整个公司。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酒的比例再高,整桶也是污水。
管理者应当给企业安装一个净水器,过滤负能量的、双面的和玩世不恭的人。
一个企业一旦有15%的污水型员工,这个企业就非常危险了。如果没有办法全部清除,污水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在10%以内,并隔离或限制使用,适时地清除5%最具负能量的员工。
但困难在于,对于清除野狗,经理是往往舍不得的,因为野狗创造了实打实的业绩,“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对于清除小白兔,经理是不忍心的,因为小白兔价值观没问题,人很善良,大家感情很好。
那怎么办呢?阿里会做人才盘点,连续两年价值观或者能力有问题的,属于最后10%的员工,公司规定强制替换,以此避免经理不舍得或不忍心。
2. 要亲自解雇员工。
经理不要请人力资源部去解雇员工,自己的员工要自己亲自解雇。因为大家不会记住在公司工作的每一天,但一定会记得离开的那一天,会记得每个细节。这些细节,对他自己、对公司,影响都极其巨大。而且员工也会想,你有勇气欢迎我来,也要有勇气亲自让我离开。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因为这很难。
很多经理惧怕和员工面谈解雇的事,但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很难,他们才会更慎重地对待解雇。
每个人都有一颗自尊的心,背后甚至有个需要照看的家庭。你深入了解后,可能会觉得下不了狠心。所以,只有亲自面对困难,才会让你慎重做出决定,你得有让自己和员工都能服气的理由和证据,而不是全凭一时的意气。亲自解雇的困难,也提醒你平时就要告诉野狗和小白兔,他们的价值观或者业绩不行,而不是最后才给他一个惊讶。
第二个原因,亲自解雇是要给对方一个泄压的机会。
当面谈清楚,让对方把情绪在你面前排解掉,可以降低对团队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这次面谈非常重要,它可以帮管理者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
当你真的具备了扎实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雇员工的理由,并且是按照员工过去知道且认同的规则进行解雇的,那么这个时候他虽然痛苦,但只能心服口服,甚至会叹一口气,觉得没什么好争辩的。他所有可能的怨气都会在这次沟通中被释放掉,一旦释放掉之后,他就不会传播负面情绪,影响团队的士气。
一次好的离职面谈,是面向未来,建立两人之间的新关系。另外,人之将走,其言也真,乐于倾听的管理者,能够借助离职面谈了解公司的问题及自己的不足。
第三个原因,亲自解雇是经理必须完成的“成人礼”。
当你真的面对对方的恐惧,面对对方的愤怒,面对对方的失望甚至绝望时,能够温柔而坚定地说出解雇对方的决定,给出扎实的理由,并从感情上给对方以慰藉,这说明你已经完成了一场真正的“成人礼”。
马赛人以杀死一头狮子作为成人礼。亲自解雇员工,就是经理“独自杀死一头狮子”,这头狮子是对解雇员工的恐惧,以及对解雇员工的傲慢。所谓傲慢,是认为自己没有扎实的理由,也可以随便解雇员工。所谓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就是杀死自己心中的那种恐惧和傲慢。这个时候,经理就会明白,什么叫“慈不掌兵”,什么叫“挥泪斩马谡”。
硅谷著名企业家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建议管理者:在员工离职那天,帮他把东西搬上车,让他知道你的感激和心意。
最后再讲一个小问题:是沟通后让员工主动辞职,也就是劝退,还是直接解雇?这是法律问题,也是成本问题,是需要考虑的,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替换。
04
要建立外部势能压
作为经理,任何时候都要有意识地培养任意岗位都能够替换的明星员工,任何员工的劝退、离职都不会影响团队的战斗力。这样才有“外部势能压”,也就是有选择权。
谷歌有一个有趣的指数叫“撞车指数”,是指当你们团队中出现几个人因为撞车等交通意外上不了班时,你们团队将无法正常运转。如果撞车指数是1,就是说你们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不在,团队就无法正常工作,这就形成了单点,对团队来说风险是很高的。如果撞车指数是3或5,风险就小得多,当然与此同时团队为此付出的成本也很高。
这就是所谓的备胎理论,你有四个轮胎,那你准备几个备胎是比较合适的?准备四个备胎,那自然是最安全的,但成本很高,所以一般大家只会准备一个备胎,并会认为这是不错的选择。
有了备胎,爆胎的时候才不慌,才能保持“外部势能压”。那么,
怎么准备备胎呢?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不管每个职位是否满岗,经理都要跟人力资源部沟通,大量地去看简历,保证能随时招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