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
投行圈是您身边垂手可得的互联网投资银行!助您创业、展业、传业;助您创富、聚富、传富!【温馨提示】本系统展示的信息并不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2月22-23日,企业出海防骗指南 ... ·  2 天前  
春晖投行在线  ·  “最终你会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 网页链接 ...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旧文重温】新能源车价值地图,电池盒产业链跟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

从穷小子到高考状元,刘强东用22年创京东帝国,每一步都不简单

投行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7-04 22:00

正文

来源 | 精神拯救所(ID: XingWuWiang)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在一片嘈杂声中,刘强东卸任京东董事长的一则消息突然出现在京东官网。


京东官方的回应轻描淡写的写了六个字,“正常管理动作”。


IT产业和电商在网上讨论着谁会是下一个京东掌门人,而吃瓜群众更喜欢他的花边新闻。


从出身贫寒、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再到坐拥百亿江山,剑指淘宝的京东CEO,刘强东如今正在逐渐淡出电商舞台。


40年的光阴,刘强东似乎走到了终点,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野心以及他的故事仍未完结。


1

宿迁少年


刘强东祖上几辈人都在跑船,到了他父亲这一辈依旧遵循祖制,在宿迁做起了船工。


不出意外的话,刘强东最终会捕上一辈子的鱼。


如果从宿迁的西边一路问到东边,几乎没有人会相信这个黝黑的小伙子将来会成为中国顶尖的商业大亨。


相反,他们还会撂下一句:“留在农村也不差。”


1973年,刘强东出生的时候正值国家困难时期,连吃饭都是个问题。



那个时候,有关系的人们都跑去农村生活,起码能混个红薯吃。


艰苦生活之余,刘强东拿起了课本开始学着读书。


没成想,这成了他长大以后的最大优势。


当他以宿迁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全村人都沸腾了。


那个时代出来的大学生十分稀缺,更别提从宿迁农村突然“蹦”出一个高考状元。


当时,宿迁的村长甚至更高一级的县长都特地来拜访这位才子。


班主任希望他以后当个村官,带领宿迁富起来。


村长则在一次酒局上叫来了这个年轻人,嘱咐他以后往高层走,当个大官本事才大。


刘强东听着这群大人们的话,内心却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之前,全村人为“小强子”凑足了500块钱。


外婆一针一线将这笔巨款缝在孙子的衣服里,生怕被人偷走。


刘强东拿着父老乡亲塞给他的75个茶叶蛋,回头望了一眼家乡人殷切的眼光,踩着被雨水浸透的泥泞地,踏上了前往首都的旅途。


他知道,背包里装着的是全村人对他的希望。


宿迁乡亲凑钱上学这件事以前也许发生过,但在刘强东之后却再没了第二次。


坐在火车上的时候,刘强东望着窗外时而萧瑟时而繁茂的景色,思绪又将他带回了刚刚考入高中的时候。


那一年,父亲许诺带他出去玩但没履约,最后还把哭闹耍混的刘强东给打了一顿。


一气之下,他拿了家里的50块钱跑到了南京。


他睡在桥洞下,对面是37层高的金陵饭店,他从来没看见过颜色这么好看、这么高的大楼。


到了南京的第一天,他绕着大楼走了好几圈。



2

吃得苦中苦


无论是北京还是南京,对于彼时15岁的刘强东而言不过只是一个概念,是一个遥远的地方。


只不过,对他来说最关键的不是看到了繁华,而是看到了什么叫做“贫穷”。


在大学的第一年,他拼了命地帮人写信,6分钱一封信,刘强东写了几千封,足足写了一年。


文具店的老板至今都还记得,这个当时一买就是一箱圆珠笔的小伙子。


班里有同学卖书挣了大钱,他就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到北京的写字楼卖书。


刘强东还做过家教,擦了机房一百来台电脑,最后把手磨出了水泡。


只要有活能够赚钱他就干,农民的儿子能吃苦,这句话从来就不是虚言。


大二的时候,和机房老师关系熟络的他开始自学编程,累了就铺张凉席躺在最后一排睡觉,有时候一早醒来发觉晚饭还没吃,而机房已经坐满了上课的同学。


给电力局写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还给一家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



凭借着能吃苦和一点点的机灵,刘强东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万。


他花了两万多买了一个大哥大,约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女神。


年少得志的刘强东第一次牵着女孩子的手,那可能是他人生最为激动的时刻。


兜里揣着的巨款的意义不再局限于金钱本身,它是能够与世界对抗的勇气,以及实现自我梦想的路径。


只不过,从宿迁到北京除了700公里的路途,还有一段更为遥远的距离。


北京是北漂们的圣地,它激励着每个人的同时却又残忍地虐待着每个人。


没有背景、没有门路,没有众人疯抢的北京户口,刘强东被挡在了无形的气墙之外。


他遵循村里人的建议打算去考公务员,可却错失入党的机会,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刘强东没有愤怒,反而出奇地冷静,既然当不了官,那就去挣大钱。


大四那年,他拿出自己挣的24万放到了一家转让饭店的老板面前。


老板对他说:“你其实可以讲讲价的。”


刘强东摇了摇头,“24万就是24万。”


3

互联网浪潮


没有经商经历的刘强东很快落败,饭馆倒闭的时候还欠下了十几万外债。


大年初一的北京,落魄的他迎着大雪从人民大学走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只为蹭同学的两顿饭。


一来一回,雪地上足足多了长达15公里的脚印。


扛着巨债不告诉家人,刘强东从未在家人面前透露过自己的软弱。


为了还债,他来到如今被称为“传销界祖师爷”的日宝来福,从网管、仓管干到运输、卖货。


三年光阴,十几万的外债终于还清。


刘强东却毅然拒绝了公司高管提出的高薪邀约,回到了老家宿迁稍微缓一缓。


他很累,也很想家,但他不甘心。


“哐”地一声,藏在家里的两个存钱罐被他摔烂,露出了120张百元大钞。


24岁的刘强东重新坐上前往北京的火车,在中关村支起了一个4平米的摊位:


一台电脑,一辆二手三轮车,专营刻录机和光碟。


女朋友和刘强东的名字组成了这个小摊的牌匾:京东多媒体。



拉车、送货、发传单,在摊位吆喝了一年,刘强东硬是靠着“地摊经济”赚回了本,办公室还搬到了中关村一整层楼的最顶层。


讲信用、物美价廉,这是当时客户对刘强东最多的评价。


你到外边转一圈,最后还是得回到“强子”的摊前,他没整过虚的。



1999年,李国庆创建了当当网,马云的阿里几经磨难终于成立,雷军在办公室挂起了写着“金山”二字的牌匾。


这是中国互联网爆发的第二年。


好景不长,两年后一场非典几乎将刘强东的生意拦腰斩断。


一个员工突发奇想来到老板的办公室,说道:“刘总,不如我们把东西放到网上卖吧。”


很快,刘强东靠着上大学时候留下的编程技术,硬生生敲出了最早的京东商城,当时的京东商城有1000多个病毒,700多个漏洞。


非典结束的第二年,他关闭了全部门店,将心思放在电子商务之上。


为了省钱,刘强东只租了一间14平米的办公室,足足睡了三年。


2004年1月,京东商城在这个狭小的办公室正式上线。



4

巅峰与困局


成立不久的京东吸引了投资者们的注意。


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今日资本的徐新和刘强东从下午一直聊到凌晨两点,两人后来还去街边吃了烧烤。


拿到了1000万美元融资,刘强东不断扩充京东的品类,2007年决定做自营物流。


只不过,当他说出需要10亿美元做预算的时候,饭桌上的投资人没一个敢吭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