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你知道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吗?
中国人:
那要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讲起啦。
Q:
你知道阴天和晴天是怎么来的吗?
古埃及人:
这是太阳神拉和黑暗大反派阿佩普恶斗一晚的结果。
Q:
你知道四季是怎么来的吗?
古希腊人:
是从丰收女神得墨忒尔痛失爱女的故事里演变来的。
Q:
你知道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吗?
古巴比伦人:
因为这是月神欣的使命。
这些想象始于数千年前,口口相传至今,被讲了一遍又一遍。这些想象是神话,是一段段远古的旧忆,是不同时期艺术家和文学家的灵感宝库。
它古老却不陈旧,它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它在人们的重述中新生,成为孩子步入艺术与文学殿堂的第一课,历久弥新。
这一套
《太喜欢神话了!世界众神全书》
横跨
五大洲
,涵盖
四大古文明
,筛选收入了
近300个神话人物
以及他们身上最具代表的传说,全套共
10册
:
除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夸父逐日、仓颉造字、桃太郎、酒吞童子等东方神话,也有宙斯逆袭为天神,小爱神厄洛斯用弓箭连线爱情,圆桌骑士等西方神话。还收入了古埃及的鹰神荷鲁斯,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以及古印度的创世主神梵天……
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就算没有书,大部分人也能信手拈来一些神话故事。
我们喜欢讲神话,孩子也喜欢听神话。因为神话是故事,是天马行空的创造。
这些想象时而天真烂漫,时而瑰丽奇幻,与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碰撞,激发他们对外界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些故事还闪烁着
诚实守信、善恶有报、坚强不屈
等人性光辉和高贵品格。
在这套世界众神全书里,有决心报答善良夫妇养育之恩,以一己之力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的
桃太郎
;有改过自新,从暴君变英雄,斩妖除魔、造福人间的
吉尔伽美什
;还有头戴鸵鸟羽毛,用羽毛审判心灵重量的
真理与正义女神玛特
。
在童年时期阅读这些故事,是愉悦且不着痕迹的播种过程。在幼小稚嫩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再经由时间发酵,灌溉成荫。
为了让故事好读,让孩子读出乐趣,编者与作者几番斟酌,在文本上下了苦功夫。
有趣是童书的第一要义,这套书最终沿用了《太喜欢系列》的口语化叙述风格。全书行文生动流畅,轻松幽默,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古老文明的距离,
独立阅读
一点也不难。
受篇幅限制,也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我们无法将故事的全部细节一一呈现。但每一段故事、每一张图片都有标注权威的出处来源与参考文献。为那些在阅读中被触动的好奇心、求知欲,提供了详细的线索。
孩子在单纯阅读故事之余,更可以按图索骥,深入了解他感兴趣的某个神话人物和情节,一探究竟!
在与文献严谨对应之外,这套书在编辑过程中还邀请了10余位北大、复旦、南开等知名高校的历史、文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创作,针对文字和图片细节进行把关。
他们化身成通晓古今的故事收集者,尽可能在书中讲述出故事的原汁原味,让孩子去感知去触摸不同文明的诞生。有趣的同时,给予内容方面最专业与严谨的面貌。
比如在《非洲神话》中,针对大地之神盖布的外貌描述曾出现偏差。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徐诗薇老师的指正,我们对文字和图片都做出了调整,终于呈现给大家一位“头顶尼罗河鸭”的大地男神,以及古埃及人独特的审美意趣(笑)。
孩子们喜欢读神话,更需要读神话。
神话是文学的源头,也是文化的基因。
读本国神话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文明的脉络与精髓。
为什么我们的国名叫“中国”?因为华夏先民认为大地是四方形的(对应“国”字),且认为自己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对应“中”字)。这与神话中的宇宙观不谋而合。
而世界神话则展现了不同文明的“世界观”,是儿童“观世界”的绝佳窗口。
为了让这扇“窗口”更丰富、更具象,这套书在插画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这套书的插图与文字配合紧密,还有辅助阅读的功能。
比如在讲印度神话中守护主毗湿奴的时候,作者这样描述道:
“人们眼中的毗湿奴是位年轻俊美的男神,他拥有蓝色的皮肤,头戴金冠,身穿黄袍。他有四条手臂,四手分持法螺、轮宝、仙杖、莲花……”
黄袍是什么样的?轮宝和仙杖又长什么样?这些在图中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