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保护月挥泪别,这周末一上来就有4部大片挤在同一天上映。
《极盗车神》、《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赛车总动员3》、《海边的曼彻斯特》
(如果也算上的话)。
几个星期前当我听说居然还有片子敢跟制霸烂番茄+IMDb的《极盗车神》抢在同一天上映,
我内心是竖起大拇指并无比敬佩的……
号称全球暑期档最大惊喜的《极盗车神》,它的口碑想必大家已经知晓,甚至曾有一段时间烂番茄一直保持在100%。
同一天上映的《千星之城》,嘿嘿……
但是电影这东西,
最重要的还是得“眼见为实”。
如果
只是因为别人的评分或看法而错过一部自己可能喜欢的电影,那真是憋屈得很。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部——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尽管《极盗车神》也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佳作
,但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相对全面透彻的音乐背景知识做支撑,
很多中国观众并不会特别理解片中的各种“音乐梗”,也就不能理解导演设计的很多小心机与笑点。
然而《千星之城》则不同。
吕克·贝松用几十年的热忱,用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他就像导游一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黑暗风格的宇宙世界。
我认为
它比《极盗车神》要更符合更多中国影迷的口味。
来,先上预告!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改编自法国超级IP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它在西方世界影响了数代人,也当之无愧被誉为史上最经典的漫画书(之一)。
甚至《星球大战》的一些灵感也曾借鉴了《韦勒瑞恩和洛瑞琳》的元素。
10岁时的吕克·贝松就被报摊上的这部连载漫画吸引。
40年来,他一直梦想着要把这部漫画搬上银幕。
拍摄《第五元素》时,《韦勒瑞恩和洛瑞琳》原作者让-克洛德·梅齐埃曾跟吕克·贝松开玩笑说——
“拍什么元素!直接上《星际特工》啊!!”
《第五元素》中,“空中出租车”等场景的灵感其实都是来自于《韦勒瑞恩和洛瑞琳》。
无奈的是,90年代的特效技术还不足以帮助吕克·贝松完成心愿。
而如今,受限制的不再是技术,而是人的想象力。
吕克·贝松也意识到,
视觉效果将直接决定《千星之城》的成败。
为此,该片投入重金打造视觉特效,首次结合了全球三大顶级特效公司维塔数码、工业光魔和Rodeo FX。
总成本达到2.1亿美元。
烧钱是常态,但关键是钱是否烧对地方。
2734个特效镜头,创造了一个汇聚2000万太空居民,5000多种通用语言,3236个外星种族的绚丽世界。
与之前我们所见的科幻片“黑暗”的宇宙观大相径庭。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大市场”的片段。(点到为止,绝不剧透)
用极具想象力方式,映射出多维度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双重现实,让人内心有尖叫的冲动。
曾担任《超体》、《霍比特人》美术设计的本·莫罗,以真实动物的生理机能为基础,设计出了《千星之城》中千奇百怪,各具特色的外星生物。
其中就包括这个继“嗅嗅”之后,
必将成为新一代萌宠的“米萝”
。
它的特技是像印钞机一样不停地复制任何东西……
妹子们带着它逛街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绚丽的星际场景、视觉特效外,决定一部科幻片成败的,当然还有如何塑造人。
本片的两位主演,“戴涵涵”戴恩·德哈恩和“卡抽”卡拉·迪瓦伊。
尽管“光两位主演的颜值就值回票价”是一句玩笑话,但在我看来,这部《千星之城》可以看成是二位主演表演生涯最出彩的作品。
尤其是卡抽妹子,尽管第一次在商业大片中担当主角(100%的主角),但她的表演
相信
会让很多人觉得风头盖过了戴涵涵。
吕克·贝松从曾经的《第五元素》(米拉·乔沃维奇)、到后来的《超体》(斯佳丽·约翰逊),再到如今的《千星之城》(卡拉·迪瓦伊),
这些科幻作品中的女性主演没有一个是“花瓶”,从曾经到如今,都贯穿着他对“女性主义”(不是女权主义)的思考。
卡抽饰演的洛瑞琳,依然饱满、有性格、有灵魂。
原作中的洛瑞琳是一个冷静、充满智慧、又赋有冒险精神的人物。
她对这个世界,对爱情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现实中的卡抽,熟悉她的影迷们都知道,很酷,很自我,无论是之前做超模还是如今当演员,不甘平庸,勇于尝试,特立独行,自成一派。
她的酷劲儿,她的独立,她的真实,与洛瑞琳非常吻合。
片中的洛瑞琳,其实是卡抽本人很大一部分人格的投射。
戴涵涵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如果你很深入地去了解韦勒瑞恩和洛瑞琳,你会发现他们之间相互需要,相互依赖,但事实上,韦勒瑞恩更需要洛瑞琳。
当然,
《千星之城》还远算不上科幻神作,它依然有很多bug和槽点。
但我相信只要你看过这部影片,无论是捧它还是骂它,你都不能否认,
这是近几年来难得一见的科幻片。
导演对原作的喜爱,将自己的热忱投入到影片的方方面面,毕竟这次,吕克·贝松是为了自己而创作。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创作《千星之城》的初衷就是“好玩”,同样,自己要为观众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更好玩的世界。
所以,相比千篇一律的“暗黑”未来,
相比不断复制拷贝的保卫地球拯救全宇宙,
它独树一帜的精致与绚烂,它飞天遁地的镜头语言与创新,导演对片中每个角色、人物发自内心的热爱与雕刻,相信也会最终感染到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
而这,就是全片最值得肯定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