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课吧产品100
关于产品经理的这儿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牛逼的产品经理都擅长做一件事情:讲故事 ·  8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ChatGPT每个月200美金的DeepRe ...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用 AI 搞钱,春节狂赚 10 万 ·  4 天前  
三节课  ·  AI 全域变现知识图谱.pdf ·  6 天前  
91产品  ·  2025年蛇年全年热点营销日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课吧产品100

从疫情,看行业分析

开课吧产品100  · 公众号  · 产品  · 2020-04-07 20:31

正文

在这次的疫情中,很多同学问我,看好什么行业,什么行业会有问题。我从来是喜欢授人以渔,而不喜欢直接给答案的,既然这样,就借这个话题,聊聊行业分析。
常言说,男怕选错行,其实现在,无论男女,都怕选错行, 选错行意味着收入少,还意味着没有发展,甚至在职场上会出现很多恶性竞争

我公司曾经进行过一次急救培训,由红十字会统一安排的,本来认为会很无聊,但没有想到,来讲解的小伙子讲的异常精彩,精彩到很多同事从门外经过被吸引进去主动听了培训,我也惊诧不止,觉得这个培训比起我上过的很多高价培训都精彩的多。培训后,我问小伙子有没有专业学过讲演,他说并没有,只是因为做这个工作,之前很多企业觉得无聊,下面也没几个人听,听的也都在玩手机,他就自己不断练习,经过一两年,把自己打磨成了这个样子。我赞叹之余,也问了他的收入,顿时觉得惋惜, 他比我听过的很多培训师的课程精彩很多,但收入却不足那些培训师的1/20
所以,各个行业顶尖的人才,努力的程度其实差异不大,能力的差异也未必很大,但收入和社会阶层差别极大。

所以,选错行,不止决定了你8小时内的成长,也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一生的走向。
如何选择行业,也是很多同学问我的话题,作为产品经理,应该用产品经理的方法,来判断什么样的行业有着好的前景和发展趋势,用以决定自己应该投身于什么行业中。
具体来讲,就是用行业分析的方式,来判断自己要去投身的行业。

首先要来看一个行业的天花板,也就是一个行业的规模。
我们用广告行业做例子:

这是中国网络广告和移动广告市场的规模和预测图
预测网络广告市场在2018年是将近5000亿的规模。5000亿是什么样的概念,我们可以拿另外几个行业进行比较

网购市场:7.5万亿

游戏市场,中国:2464亿

O2O市场,1.6万亿

数字阅读行业,153.5亿

用一个表格就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各个行业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意味着什么, 当一个行业没有足够大的规模,意味着, 这个行业的整体收益蛋糕是小的,就很难养活更多的企业, 不太会有资本大量投身到这个行业中 当没有太多的企业,就意味着 这个行业的人才竞争强度一般。
我们都学过,价格会因为供需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 如果我们希望自身的“价格”超过价值,出现个人的收入溢价,就需要进入空间较大,且增幅较快的行业
因为这样的行业,会催生更多的企业,进入产生更多的岗位需求,而出现大量岗位需求,并且社会提供的人才供给在短时间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才会出现人才溢价的状态,就是企业为了“抢人”竞相开出高价格。
而人才在这样的行业内,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能够体现在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上,因为越是快速成长的规模很大的,且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行业发展的底层动力,越是依赖于真正的用户用脚投票的效果。
试想一下,在上述五个行业中,最大的网购市场,每年7.5万亿的市场规模,都是由我们每个人人通过一笔笔实际消费构成的,没有政府、组织或者企业会主导我们必须要到哪里去消费,我们可能因为次日到达,选择京东,也可能因为包罗万象,选择淘宝,甚至可能为经济实惠,选择拼多多,这都是由这些企业凝结的劳动成果构成的,而不是由谁指定的。
反观很多行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国家队、官方队的入场,也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比如在线视频领域,尽管有CNTV(CCTV网络电视台)但无论从流量和影响力都和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相去甚远。
所以, 加入这样(规模较大的)的行业 ,我们的智慧和劳动成果,是可以反映在最终企业发展上的,这样的结果, 一是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二是可以让我们的劳动获得更好的回报。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上市后诞生数百数千的百万富翁,游戏团队年终奖发三十多个月的工资,都是选择正确行业,通过努力带来高额回报的例子。

反观规模较小的行业, 小,未必会“美” ,因为规模较小,难以容纳较多的企业,而且也很难容下巨无霸、独角兽,毕竟“龙游浅水”也会“遭虾戏”。一些规模较小的行业,由于传统的利益结构已经相对稳定,没有足够大的力量进行降维打击,很难建构出新的商业结构,而由于行业规模的限制,又很难有大的资本和企业愿意大规模投入。最终行业就会出现高壁垒,其间的企业稳定固守,而流动性的缩减,无疑对人才的价值发挥是不利的。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20年内,能看到程序员长期的收入高位,背后也是高速发展中,对人才大量持续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平衡之间的一个写照。而现在,当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工智能开始兴起的时候,就能看到传统互联网人才收入增长乏力,而AI、算法工程师,收入水涨船高的状态。因此,我们作为产品经理, 想让自己出现人才溢价,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一个规模足够大,且在快速增长的行业,投身其中。 就像买股票一样,应该找到健康优质的潜力股,投入进去,而这一次,我们投入的不是金钱,而是自己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方法,还是要给一些我的推论。在这次疫情之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