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土拍历史在不经意间就被改写了。
昨天,成都发布了两宗住宅用地拍卖公告,其中,
位于锦江区三圣乡花果村一组,沙河堡南3A、3B地块
,起拍楼面价达到了史上最高的
15600元/平米
。
值得注意的是,这块起拍价高昂的地块堪称巨大——
面积约131亩
,配上
约2.7
的容积率
,可建体量超过
2
3.6万平米
,由此带来的
起拍
总价约36.9亿
,仅次于去年底中铁建金沙地块
40.3亿
的起拍总价。
这块地之所以如此高调,原因不仅在于位置优越,紧挨着攀成钢,周边生态环境好,配套成熟,或许也在于今年几场土拍中,开发商拿地的愿望很强烈——
今年开始到现在,成都推出的地块无一流拍,个别地块还拍出了很高的价格和溢价率。
即便如此,这块地的起拍价仍然是一个值得细品的内容。稍稍做一下横向对比,就会发现它有多“优秀”:
2018年
,成都宅地
最高起拍单价为14124元/平米
,但地块总面积只有
16亩
。
2019年
,这个数字是
14000元/平
米,地块面积只有
16亩
和31.5亩
上述两宗小地块,反应出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近两年的基本套路——
地块价值高,但面积一般很小,总价可控
,中小开发商拼一拼说不定也能“盘下”。
但昨天这块地的出现,实际上已经把大多数开发商拒之门外。
这会不会是成都“优质土地”接下来的新常态,值得关注。
入市时机方面,上面有两宗地块在年末入市,去年的中铁建外金沙地块,也是颇具象征意义地出现在年底最后一拍,你不能说这是刻意安排,但
“王炸”
按道理都不会一开始就甩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上面这宗锦江区地块竟然在4月2日就被摆上货架,实在有很多内容值得玩味。
这种刷新宅地起拍价记录的地块在二季度初就出现,也许既有“探路”的意味,也暗藏着“快打快收”的出货心理。
毕竟疫情过去,今年市场究竟如何,没人敢说有绝对把握。
目前,关于这块地的出让细则还没有公布,也不清楚会不会有熔断,但即便最保守估计——这块地设置溢价不能超过
30%的熔断线
,最终的成交楼面价也可能超过成都此前的宅地记录——
19800元/平米
。
成都地价2万元时代,会不会在4月2日这天
(这块地的拍卖时间)
到来?
实际上,这块地的拍卖信息公布之前,一些和以往不太一样的事情,已经在成都楼市悄悄滋生。
我们注意到,连续多天,成都住宅的成交数据一直领跑全国。
近段时间,随着各售楼部逐步开放,一些年前就取得预售资格的楼盘开始进入摇号选房流程,
热点区域一些备受关注的楼盘陆续取证
,购房者的热情似乎依然很高。
绿地新里城前几天公布的报名数据是这样的:
54套
房源,
3124组
购房者通过复核,最低中签率
仅0.62%
。
3月11日取证的恒大天府半岛,
带装修均价12479元/平米
,据称报名第二天就突破
5000组
。
而3月12日取证的太阳公元,虽然价格比4年前的上批次
涨了差不多1万元
,引发很多人吐槽,但报名的人依然多……
出于群众基础庞大的
“成都永远涨”
观念,现在的开发商和购房者其实都敢于“玩命”,而且争分夺秒,生怕晚一步就错过了什么。
而事实也一再证明,无论此前开发商拿地的价格有多么夸张,在未来面前,都只是“弟弟”;而无论购房者在当初掏钱时多么痛苦,在未来面前,都可能变成“明智”的决定。
有些事,你注意到了,我们也发现了,但是不能说。
说要“老子到处讲”只有艾老师,我们没这个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