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由DeepSeek引发的,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重估,还在不断发力。
而且,这是一次全面的,多点开花式的行情。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几个交易日,市场还在围绕DeepSeek的“核心圈”,也就是直接相关的个股做文章。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资金也开始向“泛科技类”不断发酵。
最直观的,就是像腾讯、阿里,这些大市值公司,也出现了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短期资金在关注中国科技资产,甚至部分国际长线资金也开始逐步布局这一领域。
此外,像医疗服务等领域,也出现了资金流入的迹象,说明市场也在泛科技领域中轮动,在不断发掘更有想象力,更广阔的应用端投资机会。
所以,投资者现在其实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是时间紧,另一个是轮动快,投资应该怎么选。
恰逢全面布局科技领域的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正在发售中。
这一可以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中国未来科技领域的基金产品,或许是现阶段具备较高性价比的投资选择之一。
01
科技领域的综合指数
和以往的科技行情有所不同,从市场反馈上看,这就是一次多点开花的行情演绎。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样,投资机会不仅仅局限于上游半导体等行业,像中游的计算机、通信设备,下游的软件,医疗服务这种数据密集型的行业,同样有望受益于DeepSeek的技术赋能。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成分股综合性较强、容错率高的科技类产品更值得关注。
比如,正在发售中的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其所跟踪的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创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6日,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数量共585家。
从现有的科创系列指数上看,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对于科创板的个股覆盖度,分别只有8.55%、17.09%、34.19%。
而科创综指的成分股数量565只,个股覆盖度接近97%,可以说对科创板接近全覆盖。
当然,相比于指数层面对于成分股的全面配置,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将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
前面我们提到,科创综指是一个综合性指数,成分股很多,也包括很多小市值公司。
所以对于ETF产品来说,就有两种复制方案可以跟踪指数。
一种是抽样复制。
指数中部分市值小、流动性不强的股票,在抽样复制中有可能就不会被配置到。抽样复制追求 “大致的正确”。
另外一种是完全复制。
相比于抽样复制来说,
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
)
采用的完全复制法,对于指数跟踪的精度会更高,也更符合全面布局的投资理念。
02
全面之下的均衡选择
除了全面之外,科创综指的个股和行业分布,也会更加均衡。
对比了一下科创50和科创综指在申万一级行业上的权重分布。
可以发现,科创50在电子行业的权重很高,超过60%,科创50更像是一个偏半导体的行业指数。
反观科创综指,对电子行业的覆盖度相对较低。
而降低的权重,都加在了其他行业中。
从上图中我们也能看出,像医药生物和机械设备这两个行业,科创综指对其的覆盖度,相比科创50,分别高了6.4%和5.13%。
除了分散风险之外,均衡布局还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投资体验。
以医药行业为例,正如前文所述,该行业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若能将这些病例样本数据用于大模型的训练,便有望推动“机器问诊”技术的实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收入,还可能显著降低其运营成本。
此外,还有许多行业虽未被科创50涵盖,但同样具备一定的科技属性,例如通信、环保、有色金属等领域。科创综指在这些行业中也有相应的布局,进一步拓宽了科技投资的覆盖范围。
个股方面,在前十大股票的集中度上,科创综指相对更加均衡,受单一个股涨跌的影响也会更低。
03
历史长期涨幅领先
说到投资,大家最关心的应该还是收益水平。
这里有一个小知识点。
我们一般说的指数,都是价格指数,分红是不计入指数收益的。
而科创综合指数,是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所以如果我们要在同一标准下去对比科创综指和科创50哪个历史表现更好,就需要选科创50全收益指数。
可以看到,自2020年年初以来,科创综指的历史累计收益相对高一些。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科技资产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这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面对科技领域的快速变化和广泛布局,投资者需要一个既能全面覆盖科技赛道,又能有效分散风险的工具。对于希望参与中国科技行业长期发展的投资者来说,科创综指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
科技浪潮已至,未来已来。科创综指ETF南方(认购代码:589663),助您把握科技时代的投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