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oung村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官方订阅号。杭科院的年轻人,快到村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视频长天新闻  ·  什么?下周江西最高温27℃? ·  5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最高26℃!吉安天气即将大反转!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Young村

从4000元到20万,别让“校园贷”贷走你的青春和未来︱身边事教你如何不上当

Young村  · 公众号  ·  · 2018-04-10 17:17

正文

校园贷、淘宝刷单、网络传销……形形色色的校园诈骗将贪婪的眼睛瞄准了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从今天起,小编要带大家看看各种校园诈骗的打开方式。


注意!本栏目刊出的案例都是杭科院同学亲身经历的故事!!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一定比故事中受害的同伴高明,我们会受骗,不是因为谁特别笨,而是因为轻信不设防。


感谢这些同学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经历,帮助大家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当事人:我校男生A同学

时    间:2017年8月至12月间


A同学于2017年8月末在手机app上接触到第一笔网络贷款,金额为4200元。之后为了偿还这笔贷款,在贴吧上搜索兼职,不慎落入骗子圈套,被他人利用身份信息套取现金2万4千元。A同学没有选择报警或是告诉家人,而是选择继续在其他软件上贷款,来填补漏洞。此时,A的网贷欠款已近5万元。


2017年10月初,经“网贷贴吧”上一个中介介绍,A同学借到了第一笔线上高利贷,金额为2000元,一周后连本带息共还3000元。当时那个中介说让先借一笔这样的周息私人贷款,然后可以安排大笔利息极低的贷款,可是借完这笔钱后中介就以各种理由推脱。为了偿还之前的网贷款,A只能把希望继续寄托于那些中介口头所说的大额低息,经人介绍联系另一个中介,又借到一笔3000元一周后还4500元的私贷,用于偿还上一笔借款。


2017年11月至12月间,A同学又经同学、朋友、网络等渠道,在线下3次借款,金额分别为2万、3万、6万元人民币,用于偿还线上私人高利贷。其中,在杭州下沙创意大厦B幢签了一笔6万元借款合同,实际到手金额只有2万元。


2017年12月22日,经由下沙放款人董某介绍,A同学在桐庐签了一笔10万人民币的合同,实际到手金额4万元人民币,需还款本息计7万元左右。签合同过程中,对方拍了A的身份证照片与A手拿现金视频(实际多为转账且金额数额与实际到手数额不符)和签合同的视频,还让A写借条和画押,同时留下了A的通讯录所有联系人包括父母、姐姐的电话信息、家庭地址。


截至2017年12月29日,A父母已经还了将近22万人民币。在此期间A同学有两次被线下放款人控制,后在学校的帮助下,被桐庐警方解救。


校园贷的特征


校园贷虽然有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等优点,但也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特点,学生在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和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连环贷”的陷阱。其特征一般有:

●借贷人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学生,无论人生经验还是金融常识都较为匮乏

●一开始借贷金额都不高,但没过多久便翻几番,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在放贷方非正常手段催逼下,借贷人不堪压力往往面临各种极端状况。


1.凡遇校园贷,直接拒绝

不去碰,不上当,不被骗,对校园贷说不!


2.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金钱

消费前多想想,合理规划,拒绝非正规贷款


3.认清校园贷的各种形式,提高辨别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