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解析宏观及政策、研判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
——研讯社
盘后据证券时报报道,上交所对IPO发行人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出纪律处分,5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据了解,
这是注册制以来交易所首单对IPO发行人处以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
202
1
年8月,思尔芯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
2021年12月,思尔芯被证监会实施现场检查,发现涉嫌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事项;
2022年7月,思尔芯撤回上市申请,同时上交所终止审核并且立案调查,发现其虚增利润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
2023年12月,证监会对思尔芯以及一批高管进行处罚;
2024年6月,上交所追加纪律处分,5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纪律处分进一步提高了IPO公司财务造假的成本
,符合之前下发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等文件中的精神,严格把控IPO申报质量。
回顾新国九条落地实施以来的一系列措施,
上个月重点抓违规企业的ST,现在又打响IPO财务造假纪律处分的第一枪,说明政策正本清源,IPO也将迎来一轮强监管
。
IPO的强监管有利于改善科创板、创业板这些老一批注册制板块的新股质地预期
。
下个月就是科创板开板5周年,从2019年7月22日至今,目前科创板现存572家企业(不包含去年退市的),其中2019年上了70家、2020年上了143家、2021年上了162家、2022年上了123家、2023年上了67家,今年到现在一共是7家,
这两年数量大幅减少,如果科创板IPO能持续做到严格监管,那后续科创板新股将持续保持低发行量
。
昨天刚强调了“科特估”,科技股的注册制强监管也是科特估的增量逻辑之一,因为
硬核科技股将变得稀缺
。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内容,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