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同诉讼圈
商事诉讼的圈儿
51好读  ›  专栏  ›  天同诉讼圈

等一下,好像没那么急 | 天同文化

天同诉讼圈  · 公众号  · 法律  · 2024-11-15 17:59

正文

文 / 李担保,天同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

作者按:“天同文化”栏目的设立初衷,是希望借此传达天同的愿景、理念和价值观。作者年轻识浅,显是不能准确、恰当阐述一个廿贰载组织的愿景及理念。惟好在,自2022年中加入天同以来,算上实习生光景,至今也勉强凑得了练习时长两年半的Buff加身;又好在,初入职场正是班味最淡的时候,也确是身份转换为职场人后,和在校法学生们距离感最轻的阶段;加之,近日恰值作者申请律师执业人员期满,且算一阶段性完结。是时回看来时路,与其时之想法早已殊异,遂斟酌将自己决意择律师为业后数年来的感受并体会成文。既作分享,方便仍在校师弟师妹们参考、借鉴,以呼应天同价值观中“开放”之追求;亦是小结,权当致信劝解学生时代的自己:其实,很多事情好像没那么急,这些年原本兴许可以少一些焦虑、纠结和拧巴,走得从容些。

引 言:初入职场的法学生似乎总是很急,尤其是择律师为业的那批同学。这种急是普遍、具体且情有可原的。优绩主义叙事视角下,在校期间,法学生们急绩点、急论文、急实习,末者急到有时分不清自己到底算是兼职学生还是全职实习生;临近毕业,焦点一转,急从业选择,急留用机会,更急现实处境与学生时期的期待、规划之出入远超预期……类似的焦虑心理,在不同的阶段,以大体相同的方式,或多或少左右着很多法学生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笔者本人即是如此。如此,便很容易活得很累、很拧巴。
马克·费舍安慰我们,个人的精神痛苦从来不只是个人的,它也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的结构性缺陷有关。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粗看稍显中二,却实在贴切。经济下行周期下的内卷加剧、用人单位需求锐减、行业生态日益恶劣,圈子里没有多少人的日子比以前更好过,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多数法学生的焦虑,也大抵源于此。此间虽不乏关关难过关关过者,但诸此实力与气运皆备者,乃是少数。包括笔者在内的多数同学的心理常态,则更多是“前途光明看不见,道路曲折走不完”。

抱怨不可避免,却不建议任其自流。人之所谓,经济有周期,人无再少年。人生的无奈之一即在于,纵使有时错不在己,仍难免遭受波及。这固然不是上位者行事时的考虑所在,却实是被裹挟的下位者的无奈。认清这一点后,理性来说,若只将运势好转的期待全然置于市场、行业、组织机制的外部调适,既难谓可行,也实在让个人在此历程中过于痛苦。当代法学生之焦虑所在,部分虽是已成定局而不能为自力所扭转,但仍有相当部分可由内至外地予以缓释、淡化,至于消解。其间,勠力支撑我们得于与消极情绪相抗争的,笔者以为,当是乐观的心态、理性的认知和踏实的行动。






P1 年排两百一十七名,其实也还好

讲个故事。我本科所在的法学院全年级大致四百五十人,大一结束,我高居二百一十七名。按我朋友的话说,排一百名之外,基本都可以算没在读书。言及至此,囿于大家对红圈、精品所的初年级律师有着“大概都得是高绩点”的刻板印象,可能会猜测接下来或许有一段发奋图强、咸鱼翻身的故事。遗憾的是,这个破故事里真的没有。大二、大三,我还是有幸排在学院一百名开外,忝列“算没在读书”之列。更为吊诡的是,这种平铺直叙的无聊情节,直到我研究生毕业,也没给编述一点转折。这种情节安排的过分之处还在于,读研期间,连我自己都以为已经血脉觉醒了,但现实还是毫不犹疑地给了我一记耳光,告诉我:别期待,别等待。去年六月,我从某大毕业。某大照常给毕业生准备了一份专属成绩单,风格类似网抑云音乐的年终总结。其本意,是盘点毕业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零碎闲杂,以为纪念。至今回想,仍觉费心。只是感动之余,未曾想赫然弹出一行:“祝贺你,在某大法学院的三年时间里,你在同专业的【21】位同学里排名第【20】。努力就会有收获!”不说它有意讽刺,却也实在讨嫌。

故事讲罢,我想说的是,其实就算没有好看的绩点,也不必过分焦急。绩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绩点本欲表征的学习能力、求学态度和专业素养。尤其是,即便此前确是懈怠,但当你对既有之差距已有所意识而又决计迎头赶上的关口,实在不建议将过多的心力耗费在能否赶上的自我怀疑中。一方面,此前用功的同学、同事有更好的基础,处理和思考专业问题更为游刃有余,是理所应当的。若非如此,努力无用,才真正挫伤后进者的应有期待。另一方面,平心而论,倘若不追求江奖级别选手的理论功底,而只是将目标务实地锚定于应对绝大多数律所(包括很多红圈、精品所)对初年级律师的工作质量要求,又能在法考和考研前花费适当时间下定苦工,即便对零基础备考人士而言,达标也实在谈不上难事。不负责任地说,这也是现实中相当多数法学生的实然路径。






P2 我有幸参加了考研,朋友保研了北大法学院,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人是社会动物,比较不可避免。如此,便让我们难以不顾及同侪压力的客观存在及其现实影响。偏又是,法律圈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其间优秀的法学生真如过江之鲫。由是,身处其中确实很难让人不焦虑。说来怪诞,笔者考研期间唯一一次心态闪崩,不是发现学不动(根本学不动),而是某天晚上自己还在自习室边着急边啃书时,猝不及防收到好友“我保研北大法学院了,快恭喜我!”的讯息。自己的失败固然难受,朋友的成功则更让人揪心。如今回想,考研当日的感受已经忘却,但那天真是焦虑到半夜三点睡不到。类似情节,在此后数年时间里时有上演。时至当下,我仍然会经常忍不住骂出声:朋友们别太优秀了,快被你们卷死了。

同侪压力的结果是精神内耗还是相互成就,取决于如何看待和处理它。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同侪压力都是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人生课题。如果自问不能真正做到佛系处世,“躺平”、”摆烂”本质上也只是一种用表面玩世不恭的态度遮掩深度焦虑的工具罢了。过分沉溺于这种类似“达达主义”的虚妄之中,很容易反受其害。其次,身为一个理性、自利的人,的确很容易把同学关系看作竞争关系。但如果信奉市场叙事可以指导一切,不仅会丧失可贵的同窗友情,更会陷入无尽的焦虑与内耗。毕竟,再优秀的个人身边也会有更优秀的朋辈,一味强调比较和竞争,给赢家带来多大的满足,就给输家带来多大的打击。再次,面对同侪压力,正确但无用的废话自然是诸如摆正心态、平和看待云云,但问题在于,怎么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呢?笔者自用的心理暗示小技巧是:正视差距,为我所用。一言蔽之,“我承认他们是很牛逼,但这么牛逼的人不也是我朋友/同事/同学吗?所以我也很牛逼,只是现在没那么牛逼。”最后,成年人的世界,真正且长久的友谊或者说健康的合作关系,大抵都是势均力敌的。要克服朋辈压力,独有好心态实不能够,少不得付诸行动、跟上脚步。但善用朋辈压力语境下的奋斗逻辑,显然不应是负压前行的单打独斗,而是一种巧用借力的相互成就。优秀的朋辈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但大概率是最适合的老师。当你处于后进者的身位,你要走的路往往是他们刚刚走过的路,而他们往往是最了解这条路的近况、也是你最有希望得到善意建议的人。






P3 面包会有的,论文也会有的

很多同学都有被论文困扰的经历,尤其是顶着在校生名头的律所资深实习生们。一者,没有写好资格论文,负责任的导师往往不让出去实习;另一方面,留用实习期间,部分不近人情的所甚至不愿准一个论文假。对于前者,老实说本身就没有必要为了急着去实习置学业于不顾,多花心思尽早保质保量完成论文才是正经。对于后者,如果说晓之以理仍无济于事,离开是不二之选。否则就算争取到了留用,也只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实不足惜。

对于在校生而言,没有时间写论文是一个伪命题。真正需颇费心力思考的问题在于,怎么交出一篇合格的文章。笔者有三点经验,供师弟师妹们批判、借鉴:

第一,发现真问题。私以为,对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而言,找到一个真问题,论文真的基本算是完成了一半。不同于死缠烂打后从导师处要来的选题,自己发现的问题虽然不一定热门、前沿,但总归是自己感兴趣且有所思考的。对于选题本身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写作过程中的痛苦程度以及思忖深度。关于这一点,有实习经历的同学其实客观上占有一定的资源优势。纸上得来终觉浅,相较于略带滞后性的枯燥文章,直面真实市场环境下的商业背景、交易逻辑与现实疑难,稍加用心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毕竟单仅就国内民商事诉讼领域而言,法学理论端对实务需求的供给,确实是远远不足的。

第二,学术小白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多数法学生的学术生涯是迟滞且短暂的,基本是读研后才真正接触论文写作。万事开头难。要进入一个领域,首先要了解一个领域。而了解这个领域的最好方式是阅读,学习其领域内的范本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迅速地了解规则、技巧,做到心中有数,消除初入领域的陌生感和不安感,建立最基本的行动自信和行为范式。这也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入门”的一步。

第三,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自圆其说的逻辑即可。大佬有大佬的风格,小喽啰有小喽啰的章法。模仿大佬行文的副作用之一,是只重其形而不得要领,由此弄巧成拙,徒费心力反而显得造作。毕竟,有些话大佬说可以,小辈说便不可以或者至少是不适合;即便说了,和大佬之口说出来,也确是两个味道。就笔者个人观察,语言平实、易懂,即已然相当满足导师群体对学生文章的现实期待。此外,写作过程中,部分同学或对自己的论证力度缺乏信心,焦虑能否达到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学术论文也好、实务文章也罢,其实质都是把一个现实问题掰开了以后,呈现给具备该行业、领域通识理解能力的人看。法学是实践性学科,以解决现实社会的宿怨纷争为目的。无论持何观点、作何指令,归根结底是要这个社会上干活的人能听得懂。扎心的是,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干活或者即将要干活的人。从这个视角来看,能够说服自己的论证逻辑,大抵即是基本合格的逻辑。

多说一句,以笔者个人朴素的实践经验,若只志在追求一篇符合研究生通常水平的合格论文,掌握前述方法论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时间投入和思维精力,多和导师、同门交流、听取其批评、意见和建议,论文一定是水到渠成的,对此实在不必过分担忧。至于为何多此一句,因为我就是那个过分担忧的人。






P4 实习的意义或许更应该是体验,用来刷简历有点可惜了

受严峻就业环境层层传导的焦虑影响,加之部分市场机构基于牟利动机的宣传及助推,法学生群体近年来卷实习的氛围近乎狂热,且在频率和群体上呈现加剧化、低年级化的趋势,甚至一度出现了付费实习的怪象。风潮之下,部分同学在校期间即已手持七、八段甚至更多实习经历,各段之间甚至少有GAP期。此外,也有部分同学受此裹挟,一边跟着卷,为此甚至不惜在大二、研一这种排课密集的时间段逃课实习,以达到用人单位“至少一周到岗三天”的要求;一边焦虑,疑惑这样近乎盲目地跟着卷实习是否有意义?上述卷实习现象的实质,是法学生们职业安全感的缺失所致。为了缓解安全感缺失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人所能想到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尽早、尽多实习,以增加所谓的求职光环,迎合部分律所“有实习经验者优先”的招聘要求。同时,也是将自己置于忙碌之中,以暂时逃离焦虑。

但是,实习经历太早、太多、太频繁,用人单位其实未必喜欢,且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或亦弊大于利。就前者而言,某次例会上,新来的实习生就是因为太多、太早的实习经历,引发大Par“怎么这么多实习?还有,研一就出来实习?不用上课吗?”的疑问。此外,也不乏常有资深律师吐槽,有部分实习生看简历的时候感觉过往经历很漂亮,但实际用起来才发现确实存在专业素养不足、知识积淀薄弱、发展后劲乏力的问题,给人感觉落差很大。很多原本应该用来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两个月的类似短期实习上。后者而言,通过尽早、尽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争取竞争优势的说法确也牵强。一个已成共识的事实就是,律所招收无留用机会的短期实习生,其实质只是需要廉价劳动力。毕竟,对于一个稍微负责任的律所而言,大概都不会也不敢把核心工作内容交给短期实习生。诸如尽调走访、打印盖章、网核截图之类的工作,能形成多有价值的经验积淀、具有多高的含金量,实在仁智互见。反而是,低年级法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实习时很可能得不到工作带来的正向反馈,也会消耗其对于职业的好奇心和兴趣。退而言之,如果读研期间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类似的短期实习上,真倒不如直接本科就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其就业竞争力实际是远强于应届研究生的。此处,援引央视网新闻的说法,过早、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实习,看似经历丰富,实则都宛如‘空中花园’。到最后,留下的可能不是职业背景‘光环’,更可能是因不健康的经历造成的职业观缺失。而一个没有健康成熟职业观支持、根基不稳的职业人很难应对未来残酷的职业竞争。”

我以为,实习的意义或应是体验。通过在不同单位的实习体验,亲身了解特定工作的实况与常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锚定自己的职业追求。诸如究竟更适合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更中意诉讼业务还是非诉工作等。我自己就是在一个涉外投融资团队实习后,意识到自己或许难以适应非诉业务的工作模式,也无法从中获取必要的满足感。后来又在某法院的商事审判庭实习后,发现自己对争议解决业务很感兴趣,但又觉体制内工作尚非彼时追求所在,于是在天同2022年校招的时候作了新的尝试。笔者也注意到,经口口相传,法学生群体内部实际已有一条就业鄙视链。类似体制内优于体制外、公司优于律所、诉讼优于非诉等。但客观而言,人各有志,每个人的能力侧重、性格倾向与职业追求等均不尽一致,前辈、他人之言虽不可不信,但究竟更适合、更中意哪份工作,最好还是试过才知道。此外,其实也不必过分忧虑没有好的实习经历进不了所谓红圈、精品。现实情况是,仅就短期实习而言,实习经验多寡的影响甚至不如用人单位的招人时机重要。留用实习而言,校招模式下,决定能否过简历关的更多是学历层次及综合素质,后续能否通过笔面试、模拟法庭等环节获得实习机会,也是基于律所对其个人实际能力的考察。至于获得实习机会后能否拿到留用名额,可能和工作态度有关、可能和入职时机有关、可能和团队业绩有关,更与个人的运气有关,但惟独和过往实习经历无关。一个可供参考的实例就是,就笔者所在团队而言,固然有最高院、外所、红圈实习经历的小伙伴,也有相当部分几乎没有实习或者只有一段不知名小所经历的同事。

至于跳出“卷实习”的求职陷阱后腾出来的大好时光,我们真心建议:去补觉、去上课、去读书、去打球、去健身、去走走逛逛、去拍照、去聚餐、去闲聊、去冥想、去晒太阳、去旅游、去听演唱会、去谈恋爱乃至去写论文、写课题,却唯独不必把可能是你人生中最美好、最有精力、最有闲暇的几年,过多耗费在打印机前、企查查网核截图中、裁判文书网上或者京沪深的出租屋里。






P5 选哪个职业都可能会后悔,但怎么选也都还有得选

在校生的前景预测和职业规划,在飞速变化的时代洪流面前是极其无力的。比如我们宿舍四人,去年六月分别作了不同的职业选择,碰巧凑齐了法学生毕业后的四条主要出路——读博、考公、法务和律所。当时我们看来,各自都应该是选择了最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道路。A认为在高校能过的纯粹些,于是选择读博;B认为体制内工作强度相对更小,如此有更多的时间过自己的生活,遂投身选调;C则不想受体制内条条框框的束缚,但又无法接受律所的高压,于是折中当了法务。一年过去,今年年中我们再坐到一起的时候发现,规划和预期的内容很容易无法按既定轨迹发展,尤其是在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政策环境下。就像学术圈子未必纯粹,体制内也不尽清闲,公司更未必能兼顾自由与松弛。尤其搞笑的是,我们四人群里加班最多的就是B,从早到晚、不分周末,个人生活被压缩到我们去找他的时候,他还穿着单位的工服,坦言过去一年几乎根本穿不上休闲装。说回正题,诸此种种之外,实在尚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与隐情。其中,尤以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最为深刻。如此,原谅此处抛开有力例证的铺垫,我想表达的真实感受便是:哪怕经济没有进入下行期,职业规划在这个时代也越来越不起作用,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

但即便如此,我们四个仍然认为,法学生们需要职业规划。但在此之上,更需要能够坦然接受规划被冲得稀碎的心态和勇气。前者的道理很简单。一方面,规划有没有用是一回事,但不想唬弄和应付人生,是另一回事。更何况,作用有限和全无作用本身也是两码事。就一份职业规划的投入与产出分析来看,做三年左右的中短期规划,至少谈不上一笔亏本买卖。另一方面,即使职业规划未必能精确导航,但它最起码能够为一个初涉职场四处抓瞎的法学生提供一个尝试的方向。哪怕这份规划和期待事后看来简直是坨bullshit,但对于当时懵逼的你来说未必就全无意义。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一些焦虑,提供了一点动力。如此,便已经很可贵。尤其是,很多时候它或许更像一个锚,一个有可能带你去意想不到却真正属于你的地方的锚。后者的认知很必要。当规划被打得稀碎,正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焦虑。但如此行事除了徒增烦恼,于问题之实际解决实在毫无裨益。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便是大势如此。虽是无奈,最理性的选择实则唯有接受这一切的事与愿违。于废墟之中,与残垣合照,而后捡拾辎重,重新上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也说不准,青年时自认为的至暗时刻,未必就不是为有志“做难而正确的事”之人生刻意添注的完美论据。我有一个朋友,能力非常强,此前的规划也很清晰,就是毕业进顶级律所的顶级争议解决团队。为此,在校期间,他即从论文、实习和竞赛等方面全方位对照前述团队的通常招聘要求作准备。但他给我印象最深不是周密的规划以及为将规划落地而付诸的超强行动力,而是一份好似愿赌服输式的坦然。毕业前半年,他毅然在没有拿到承诺的情况下放弃原实习机会到某精品所争取留用,可惜毕业前半个月得到不被留用的通知。我当时以为我得花老大功夫安慰他,但其实不然。得到通知当日,他就重新海投简历,并很快得到一家专精建设工程的本地所的聘用。过去一年时间里,我能清晰感受到他的成长仍然很快,快到我日常吐槽就是别再卷我了。甚至就连最现实的待遇问题,其实也和原本他追求的某精品所相差无几。





P5 只要心态好,律所就像巴厘岛

很多同学入职律所以后似乎都不太开心。虽说每个人工作以后都很难开心得起来,但律师和实习律师们的苦闷是朋友圈和微博可见的。这种不开心或是源于原本号称会提供市场有竞争力待遇的律所实际提供的待遇,或是源于部分无良带教刻意为之的情绪打压,抑或是源于批量案件乃至行政事务处理过程中引发的成长焦虑。当然,更多则是源于法务和法官同学们发的朋友圈实在太过安逸(bushi)。至于从事非法律专业的同学,抱歉,为防我自己扭曲、阴暗、爬行的阴沟老鼠本相现形,已作屏蔽处理。

实话说,天同律师们的工作日常也经常不开心。这种不开心,就我身边情况来看,主要源于工作强度。毕竟,我真的很难要求我那位已经连轴转了数不清多少周的带教每时每刻笑嘻嘻,就像我也很难在熬夜写这篇天同文化的时候热情洋溢,更难周末在所里碰到同事问道“你也来了”时挤出一丝假笑,然后再在本文平台上用类似“会心一笑”这种词,来不顾底线地美化这种真实的痛苦。当然平心而论,这种畸高的工作强度确实并非案件数量所致。因为老板们在收案的时候显已有意把控其数量和质量,避免下面的人过度负荷,而实在是所里对工作质量的要求和把控有点太高了(真不是打广告,一没给赞助,二是笔者熬夜奋笔中也没这个心情)。

苦中作乐是本事,当放则放是修行。世道艰难,工作难做,我们自知不能提出多么具有建设性的方案,让人瞬时得以摆脱在此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和痛苦。但我们还是建议,一定要努力尝试在此之中寻找能够让自己感到慰藉和快乐的东西。适应你能适应的,享受你能享受的,放弃你该放弃的。以我们自身举例,工作强度虽大,好在应对法律之疑难,也可以是相当有趣的过程;下班时虽多已过黄昏,好在107层的夕阳无限好,107层的诉讼发烧友们永远有话吵。只是,若两害相权后仍觉疲惫,这份工作实在不是你的追求所在,辞职其实既不失为一种解脱,也实在不值得可惜。对普通人而言,这一辈子都应该走在追求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路上。而快乐,不在这里,即在那里。






结语

法学生们的急还很多,尤其是真正进入职场以后,会更多。但笔者自身眼下也只是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虽多有切身感受,却难免当局者迷的无力与迷惘。笔者始终认为,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至少应少发见解。由此,既免于好为人师的尴尬,亦多少不致因误人而自疚,故只得言及至此。只是笔者仍心怀期待,积年以后,倘择法为业的初心不改,且届时已稍能游刃其中,还愿再作续篇,仍为共享。


“天同文化”栏目由赵剑英律师主持,我们希望借此传达天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如您对“天同文化”栏目有任何想法、意见、建议,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