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D视觉工坊
1、OpenCV的技术传播; 2、3D点云与重建技术; 3、Vslam技术; 4、深度学习; 5、技术干货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网  ·  DeepSeek爆火,超两千个山寨网站已出现 ... ·  2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及周边9个爬山好去处推荐 ·  4 天前  
大华那点事  ·  万里招4人…税后约5万/年!信息采集员招募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D视觉工坊

惊呆了!这篇论文全文都是脏话,可编辑部居然对它评价极佳并发表了!

3D视觉工坊  · 公众号  ·  · 2024-10-05 11:59

正文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3D视觉工坊」 公众号
选择 星标 ,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小木虫




你见过最奇奇怪怪的论文是什么

一教授为了抗议三流科学杂志发送垃圾邮件,回复了 一篇全文只重复七个脏话字眼的论文 ,可没想到的是,它竟然还被 出!版!了!



这是十几年前,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教授埃迪·科勒,发表的一篇名为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 《 把我特么的从你收件人名单里删掉 》 )的论文。
一开始,教授的回复更多只是情绪上的宣泄。可万万没想到,杂志竟然出版了这篇文章。对,你没有看错!这篇研究主题清奇,标题风骚的论文,被一家叫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IJACT《 国际高级计算机技术杂志 》 )的学术性杂志给正儿八经的收录并刊登了。

此时只想求一下教授的心理阴影面积,因为当初作者发这篇回复的初衷只有一个,就是想让这家杂志不要再给他天天发烦人的骚扰邮件了。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估计他也没想到自己的这篇论文最后出乎意料地 “被阅览过,并且评价极佳” ,并被允许出版。当然了,IJACT 只能算得上是学术界的三流期刊,出现这样的乌龙我们也见怪不怪了。
杂志社不仅没有严格审核内容,还请了个匿名的评论员给文章打了个虚假好评, 舔着脸找科勒索要 150 美元的版面费

但此时不得不说,教授就是教授,即使是这样一篇脏话论文,文章的排版也堪称排版教科书,非常的合乎标准。

而且,论文内容也足够震慑一众科研人,整整十页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 Get me off your fucking mailing list  ”。

看到没!图文并茂,格式优秀,你说不发表你发表谁

有人用脏话发文章
还有人用鸟屎发

小编看完文章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学到了,学到了”。

这再一次向我们印证了 没有不能发的选题,只有不够努力的科研人!

比起上面这篇较乌龙搞笑的论文,下面这篇论文就更厉害了, 它靠着一坨鸟屎讽刺了SCI灌水的现象。


这是一篇来自多伦多大学的Lu Wang发表的文章,用鸟屎来作为原料之一来合成多元素掺杂的石墨烯,与常规合成方法比较性能。

作者一开始发文章的初衷也很简单粗暴,自从石墨烯在2004年被发现以来,就带火了一种SCI体,只要往石墨烯里掺杂些元素,都能得到催化性能变好的结论。

比如你在Web of Science上查询石墨烯,以dope,graphene为关键词查询标题带有这两个词的就有9783个,2019年发表1695篇,18年1669篇,17年1555篇,16年1306篇,数目随着时间还是增长的,相信这个趋势还会保持!



所以,只要你学会石墨烯掺杂电催化剂,然后拔高下段位,就能得到一篇SCI。这是妥妥的套路模板。但这种文章的创新性和价值在哪里呢,是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呢?

Lu Wang看不下去了,决定出来抨击一下这种歪风邪气。

你们不是牛逼吗?各种高大上的仪器来合成与表征催化剂,看看你们千辛万苦合成的催化剂的性能与我的鸟屎相比如何?论文名字起得也非常有意思,“Will Any Crap We Put into Graphene Increase Its Electrocatalytic Effect?” 东北话翻译过来就是“啥破烂玩意都能提升石墨烯催化性能?” 。这个Crap这个词非常到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