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思想
传播互联网及科技思潮,分享互联网观点,学习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精神,升华互联网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母子买同一商品88VIP却更贵#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苹果高管回应Macmini电源键在底部#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思想

任正非230个字讲做豆腐的人是他,用30年把日卖千碗的豆浆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思想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12 22:20

正文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


72岁的任正非终于上了电视屏幕,这回是在新闻联播上,仅仅 48 秒,230 个字,讲的是做豆腐。


一个农民,讲家庭作坊的经营之道,来比喻中国经济,相信每个人都能听得懂。


任正非:


我们今天是得到的是我们未来方向的指引,我们认为我们未来发展会更好一些,为什么一会儿又鼓掌一会儿又鼓掌一会儿又鼓掌,所以大家肯定都是很高兴嘛,要不怎么会鼓掌~


我最主要还是对这个大国的精神感到兴奋,我认为这些东西,会对国家未来几十年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现在又冒出来很多企业,其实也跟华为一样,也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为什么?


中国有 13 亿人民,我们这几个把豆腐磨好,磨成好豆腐,你那几个企业好好的去发豆芽,把豆芽做好!


我们 13 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祖国呀!


任正非以农民的话讲的农民都懂得的道理,我们这些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类们能听得懂吗?




原文:他用30年把日卖千碗的豆浆做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拿来喝呢,还是供起来……

来源:艺非凡


十年磨一剑,

砺得梅花香。


一碗豆浆

31 years


“你就是把这豆浆碗倒过来,

中间的豆浆都不会掉。”

是不是觉得不可能,

难道豆浆也会开挂?




说这话的是干大林,“朗霞豆浆”的第五代传承人。豆浆醇厚到掉不下来,这可是传了100多年的老手艺。


当甜咸两党,每年争得不可开交时,这碗只要两块钱,可以加碎牛肉或羊肉的咸豆浆,成了无数朗霞人最爱的早餐。


怪不得宁波人说“到朗霞没喝豆浆,等于没到过余姚”。




干大林做豆浆已经做了31年。


1985年,24岁的他拜老师傅徐国香为师(朗霞豆浆的创办人)。拜师的第一天,师傅就把话撂在那里:“学会做豆浆不难,难的是要做好。”


徐国香师傅17岁子承父业,

足足做了50多年的豆浆,

先后教过20多个徒弟。


干大林这小子倒也真吃的了苦。学徒三年,不论前一天多晚睡,第二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


一双手被滚烫的豆浆烫了不只多少个泡,也没想过偷懒。劈柴、用石磨磨豆浆,一点也不敢马虎。


朗霞豆浆作为中国豆浆百年老字号,早已声名远扬,其中惟有师从于豆浆世家徐国香师傅的"干大林豆浆"最为正统,其咸豆浆犹如一碗鸡蛋羹,喝起来口感十足,加上豆浆里满满的牛肉粒,鲜香四溢令人拍案叫绝。








干大林就是其中一位,

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位,

他的店就开在朗霞街道上,

一个不太起眼的店面。




干大林半百有余,

模样敦厚老实,

一碗豆浆学了18年,

做了31年,

深谙烧制豆浆的诀窍,

无非四个字:

润、滑、嫩、厚。




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

磨扎前一天就泡着的黄豆。




黄豆在他手上,

是个精贵的东西,

每天要浸泡12-24小时不等,

还需根据气温变化,

不断做出调整,

偷懒不计时这类事情,

从来不会发生。




不管是用石磨还是电磨,

他都要将黄豆磨上两三遍,

须经过反复过滤后,

才会开始生火烧浆。



生火又是一道麻烦的工序,

因为他用的是柴烧。

首先是选柴,

选柴是一门技术活,

要选没有浓烟,

碳性十足的白柴,

这样煮出来的豆浆,

会自然而然散发出阵阵柴香,

牵人脾胃。



其次是烧豆浆用的缸灶,

里面的膛锅得是木质,

现在难以买到,

需要找木匠特别定制。



再是熬制豆浆,

这个过程需要人寸步不离,

因为火候会影响豆浆的口感,

火猛了会焦,

火小了会涩,

干大林必须在炉边坐上一个小时,

好的豆浆才能烧成。




揭盖的那瞬间,

满屋都被豆浆的清香包裹,

恰似进入了一个雾蒙蒙的谷物之乡,

让人心向往之。




差不多6点,

干大林才和老婆一起,

笑眯眯地开门迎客。




一勺飞流直下,

奶白色的液体侵进白瓷碗里,

片刻成型凝固,

让客人从“喝豆浆”,

变成“吃豆浆”。




他的店并不只做早上的生意,

每天都有不少从外地

慕名而来的人,

通常到下午五点,

客人才慢慢开车踏上返程,

而他的豆浆,

也已经卖了上千碗。





耗费几百块的油钱,

只为一碗2元的豆浆,

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

难以理解,

不过偏偏就有人做了,

而且还不在少数。




一碗用了心的豆浆,

金钱无法衡量,

千金难买心头好,

干大林的豆浆原液,

就是“吃货”们的心头好。




“时间不到,

手上的功夫到不了,

豆浆自然就不会好,

可是很多的精明人,

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




他选用的原料,

必须是生长期长、

颗粒饱满、

含浆高的黄豆。



水,最理想的是用天上落下的雨。



再是掌握好烧豆浆的火候,

而且要用木柴烧


最后是调制好豆浆的配料,

做一份豪华版豆浆。



如此繁琐的工序,

只卖两块钱一碗,

如此傲娇的品牌,

只卖呆萌的价格,

便宜的是价格,

重的是心血和情谊。




干大林的豆浆,

一斤只做20碗,

“多做一碗,

都会失了它的原味。”

哪怕利润薄点儿,

也不会让客人败兴而归。




每一道工序,

都有它自身的意义,

少了一步都不行,

做豆浆如此,

做人也如此。




他对徒弟的要求十分严格,

不少人受不了他“死板”的想法,

两三天就坚持不住,

干大林也不强求。




他要将手艺,

完完整整地传授下去,

而不是随便找个人,

学个一知半解。




正在犯愁的时候,

“贴心小棉袄”帮他解了忧,

他的女婿本就是因为豆浆,

与女儿结缘,

夫妻两决定将父亲的手艺传承下去,

并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日子越来越好,生意越做越大,干大林豆浆不仅成为市“十佳特色小吃”,而且还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这样的荣耀,

非一朝一夕之功,

是18年的艰苦卓绝,

是30年的兢兢业业,

是岁月的浸染。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就看你自己,

对它用不用心。

相关文章:


任正非:小公司别讲复杂价值观 认真磨好豆腐就有人买

我愿意以我全部的科技换取跟苏格拉底待一个下午
每天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重构思维方式,读互联网思想(wanging0123)!

联系方式: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