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PATH
是一
种经皮通道辅助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通过臀中肌
/
臀小肌和梨状肌的肌间隙经上方关节囊进入,不需要切断任何肌肉和肌腱。在股骨头和股骨颈保留完整的情况下,原位处理股骨,减少骨折的风险。髋臼准备是在直视下进行的,必要的情况下,术中可以随时转变为传统的后外侧入路,并且不需要重新摆放患者的体位。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准确的术前模板测量需要良好质量的标准骨盆和髋关节
X
线片。注意:术前模板测量仅用于估计的目的,最终假体的大小和位置由术中决定。
患者取标准侧卧位,手术台高度调整至术者舒适的位置。该技术操作不需要最大限度内收下肢,因此没有必要将患者的位置偏移至手术台的前缘。
图源:10.1007/s00064-019-0597-5
切口显露:切口起自大转子尖端,向近端延伸
6-8cm
,电刀沿股骨轴线切开至臀大肌的筋膜层,从大转子尖端开始,顺着主切口线延伸。可以通过屈、伸、内收患肢调整主切口手术视野。钝性分开臀大肌,前置臀中肌、臀小肌,识别梨状肌,显露关节囊。
图源:10.1007/s00064-019-0597-5
股骨头显露:向前轻推臀小肌后缘,显露深层的关节囊。用电刀沿主切口的方向切开关节囊,切开转子窝以防股骨颈基底部周围的出血。将关节囊从股骨颈的鞍部切开,向近端延伸至髋臼,骨膜下剥离关节囊髋臼缘附着部,并向前、后延伸
1cm
。(助手注意足活动,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关节囊切口应是一个直切口,以便手术结束修复)。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股骨开髓:在股骨头完整的状态下进行股骨扩髓和髓腔成形,降低了股骨颈骨折的风险。患肢内收,暴露股骨颈鞍部。使用开口铰刀通过转子窝进入股骨髓腔,用干骺端铰刀来扩大近端开口,确保后续的器械正确对位,避免
内翻。用刮匙处理股骨近中段,确保表面提供了良好的皮质骨接触,促进骨骼的生长,防止沉降和微动。根据所用的铰刀
-
髓腔锉或髓腔锉的大小,选用合适的髓腔锉进行髓腔成形。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检查髓腔锉的正确深度。股骨颈前部(绿线)与髓腔锉近端的距离(蓝色箭头)。转子尖端与髓腔锉肩部之间的距离(红色箭头)。
检查股骨偏移,测量股骨头点到髓腔锉之间的距离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将
C
臂术中放射学评估与术前数字规划进行比较。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截骨: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助力抬高膝关节使髋关节轻度外展,用摆锯沿髓腔锉顶端截断股骨颈。取头器将股骨头旋转至最大内收位,取出股骨头。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髋臼暴露:为了暴露髋臼,于前壁和后壁处放置牵开器,切除盂唇的其余部分并识别横韧带。助手后伸髋关节,屈曲膝关节,释放坐骨神经的张力并触诊股骨。然后,在股骨后方
1-2cm
处切口,套筒从股骨颈后方的关节囊内穿过。助手屈曲和外旋,以放松关节囊,从而更好地暴露髋臼。应仔细查看前壁和后壁以及横韧带和髋臼窝,以实现髋臼杯的最佳定位。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髋臼准备:铰刀轴穿过套筒,并与囊内的髋臼锉配合。通过主切口直接观察整个髋臼,以实现最佳前倾。
图源:10.1007/s00064-019-0597-5
髋臼杯放置:通过瞄准手柄装配髋臼杯,使臼杯
与前壁和后壁的横韧带平行
,
呈现
40
°
外展和自然前倾。如果需要,现在可以通过套筒用螺钉固定臼杯。安装内衬,去除髋臼的骨赘以及套筒。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试模复位:根据切除的骨量和术前模板测量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股骨头和颈。调整肢体的位置,将金属试模颈安装至已在股骨髓腔内的髓腔锉。将试模股骨头安装至髋臼杯,并使其开口朝向上后方。试行复位,将试模颈复位至试模头。复位过程中,术者通过主切口直视下推、平移控制肢体,助手通过抬高或降低膝或足来控制髋关节的内、外旋转
。
图源:
10.1007/s00064-019-0597-5
安装假体:清理髋臼,安装臼杯内衬。安装并敲击股骨柄。柄的置入深度可以通过测量股骨假体肩部到大转子的尖端的距离确认。安装股骨头假体至髋臼杯内衬,并使其开口朝向上后方(为了正确组装和敲紧颈块,必须确保颈块和股骨柄座是干净且干燥的。安装颈块时使用偏心颈块撞击器)。按试模复位的方法复位,通过检查关节运动范围和肢体长度确认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