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大宗农产品涨价
从1月15日开始,海外最重要的大宗农产品以大豆、玉米、小麦出现一轮上涨。最高涨幅分别达到11.23%、9.4%、16.03%。表现最强劲的CBOT豆粕主力合约,最高涨幅达到25.13%。
近期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我们此前预期相符。2017年,我们在策略报告中提及,全球玉米、小麦历史供应最大量已经出现,大豆历史供应最大量最迟在18年出现。国际玉米、小麦、大豆具备战略性建仓机遇。多年增产之后,国际农产品相继进入减产去库存阶段,是价格上涨的根本动力。
而对于国内而言,玉米价格底部2017年年初已经出现,大豆产品价格则追随海外定价,目前均进入上涨区间。
在大宗产品价格上涨趋势渐明之际,投资机会如何?
A股上市公司中,经营业绩与大宗农产品价格直接挂钩的并不多。更多的是
受益于种植景气提升,带来的上下游相关产业盈利能力的恢复与提升。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
1)
直接受益标的:
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受益于油脂价格回升;
2)种植产业链:
国内外玉米价格的触底回升,将带来玉米产业链上下游盈利能力的回复与增长。重点推荐
象屿股份、新洋丰、登海种业。
3)
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升通胀预期,带来农业板块估值的提升。
重点推荐低估值、业绩高增长的标的:
隆平高科、大北农、海大集团。
1.2 禽链反弹
本周建议关注禽链反弹。 我们预计2018年价格趋势整体优于2017年。预计上半年,供给端在产父母代存栏降至1300万套左右,足以支撑相对景气的禽链价格;需求端无17年的禽流感扰动,同比大幅改善。鸡苗、鸡肉价格已进入景气位置。短期白羽鸡板块超调,估值具备吸引力。建议重点关注
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和仙坛股份
。
1.3 超跌反弹
此前我们发布了行业跟踪报告《农业股暴跌之后,哪些有机会?》,从竞争壁垒和成长性两方面寻找被市场错杀的标的,随着节前市场的企稳,相关标的估值仍未达到合理区间。继续推荐农业产业核心资产隆平高科、大北农、生物股份、中牧股份。
2.1 象屿股份
象屿股份是我国供应链物流龙头企业,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存在强预期差,在商业模式优势、资产价值和业绩增长方面均被市场低估,未来有望随着预期差修复迎来戴维斯双击机遇!
1、掌控核心稀缺资产,业绩高增长低估值(PB仅1.05,PE仅12,PEG不足0.5)!
公司核心资产有二:一是由铁路专用线网络及T型水域(沿海+长江)构成的水陆联运物流体系;二是在黑龙江的粮食仓储、物流等供应链资产;两块资产具有稀缺性和独占性,且盈利能力强,但公司市净率仅1.05倍!从利润来看,预计未来两年业绩增速超35%,对应18年PE仅12倍(供应链物流公司平均估值21倍,国际大粮商ADM和邦吉估值约17.5倍),PEG不足0.5,估值非常便宜!
2、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供应链管理+物流,优势突出!
与建发股份(60%以上利润来自房地产)不同,公司是纯粹的供应链物流企业,利润来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费、供应链金融和物流;且与单纯的物流公司和供应链管理公司相比,公司“供应链管理+物流”商业模式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业务和物流业务的相互协同,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盈利能力,具有极大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供应链物流龙头企业,估值应该不低于供应链物流公司的平均估值水平(对应18年业绩,国内主要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公司的平均估值在21倍)。
3、基本面全面改善,玉米涨价助推象屿农产业绩反转,公司利润有望持续高增长!
制造企业将供应链物流进行外包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三年我国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规模将保持10%左右增速,且行业集中度在快速提升,公司作为供应链物流龙头企业,大宗流通量有望持续高增长(2014-2017年年化增速70%),叠加公司物流资产的不断完善,大宗供应链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象屿农产方面,玉米价格上涨,公司玉米流通贸易量重回高增长,公司效率高成本低(全链条运作较社会一般成本低80元/吨),盈利能力强,预计18年,公司玉米流通量达到600万吨,为公司带来利润增量约2.4个亿,且未来将持续高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93亿、9.75亿和12.68亿元,对应EPS为0.48/0.67/0.87元,对应当前市值PE为16/12/9倍,给予18年20倍估值,目标价13.4元!
2.2 隆平高科
最近几周,我们反复强调隆平高科在暴跌之后的投资机会。逻辑不再重复,仅强调两点:
1)估值水平:
按照我们预计的18年12.46亿净利润来测算,当前股价对应18年估值仅24倍。首先,过去公司估值最下限是26倍,当前估值水平已创历史新低。其次,当前国际种业巨头,如孟山都等,其估值在20倍左右。公司估值已经与国际种业巨头接近。若考虑两者的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隆平高科显著低估。
2)一季报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一季报增速在50%左右。水稻种子业绩增速40%左右,玉米种子业务恢复性增长,再加上新增并购业务的并表,一季报业绩增速大概率在50%左右。
2.3 大北农
从12月底开始,我们深度跟踪公司,与公司及产业界人士多方验证交流,对于大北农,强调以下几点预期差:
1)不论是海大还是大北农,都不约而同的认为,随着下游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饲料,尤其是高端猪饲料,将进入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进程。未来3-5年,将是行业决胜期。当前挤占中小饲料厂的市场空间,将为下一步大型饲料集团正面竞争打下基础。业内领先企业的一致看法,是对我们此前行业趋势判断的重要验证。
但这条产业趋势,恰恰是市场投资者所忽略的。
2)公司对于未来3年的发展是有清晰和完整的认识与规划。单纯费用的缩减不再是业绩增长的动力。经营模式和人员结构的调整下,猪场服务助推公司销量(预计18年,猪饲料将从360万吨增加到500万吨)以及效率(预计人均饲料销量从底部的200多吨增加到17年400多吨)的提升,才是接下来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
3)对企业经营风格的不同理解,是公司预期差的根源之一。公司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未来三年,我们认为,将是公司经营活力提升的三年。
最终经营结果将大概率超越股权激励行权所设定的增长标准。
2.4 海大集团
1)战略清晰,路径明确,竞争力凸显
通过动物营养和原料利用的研发能力、饲料产品的配方技术能力、原材料价值采购能力、高效的内部运营能力等各项专业化能力这四项能力来打造自身卓越的产品力,在此的基础上,通过落地技术服务等完整运营体系,帮助养殖户实现收益增加,这是公司得以从创立到壮大,从弱小到行业龙头,从水产料到畜禽料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公司面对激烈竞争与诱惑仍能专注饲料产业的信心来源。
2)产业景气景气,盈利增长趋势稳定。 湖面、水面禁养、限养政策的推行,使得鱼价有望维持较高水平。而消费升级使得高端鱼类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这使得公司水产料主业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高毛利膨化料有望实现更高增长,毛利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将猪饲料作为未来5年的发展重点,2018将大猪饲料饲料领域投入,力争实现猪饲料销量同比增长100万吨达到260万吨。
2017年,受禽流感等影响,禽类价格的低迷拖累了公司禽料产品的销售以及盈利能力。随着禽类消费回归理性,产品价格回升,2018年,公司禽料产品的单吨盈利能力有望回归历史常态。
3、投资建议:
清晰的战略规划是公司持续成长的最重要保障。在饲料产业整体景气的大背景下,公司突出的产品力与强执行力,带来ROE持续提升。
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15.3亿、18.4亿元,同比增长37.93%、29.68%、20.39%,EPS 0.75、0.97、1.17元。当前股价对应18年业绩为23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2.5 生物股份&中牧股份
随着国内养殖结构变迁下的高端疫苗需求红利爆发,市场空间有望翻倍,行业集中度加速提高,寡头竞争将是必然结果。
1)生物股份:
规模化养殖造就龙头赛道里的领跑者,口蹄疫产品有望保持市占率50%,非口蹄疫产品从“一枝独秀”到“全面开花”,此外公司国际化研发、生产和渠道下沉有望在18年加速落地。2018年估值约23倍。
2)中牧股份:
口蹄疫等市场苗效力大幅提升带来公司客户增加和业绩拐点,国改有望加速推进公司与国外优秀动保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打通产业链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市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将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加速业绩释放。2018年估值仅17倍。
——推荐逻辑——
海外并购窗口期,跨越式发展可期!由于2012年以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全球种业进入第三轮并购高峰期。从2015年以来,陶氏与杜邦合并、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巨头间整合不断。巨无霸之间的整合,将不可避免出于通过反垄断审查考虑而剥离资产。目前国内种业只有隆平高科一家做好了迎接这一战略机遇期的准备!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三五年后的隆平必将不是现在的隆平。这也是市场对种业白马最大的预期差所在。
新一轮内生增长启动期,相对低基数,高增长。公司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种业育种体系,长期的研发投入与积累让公司抓住了水稻第四代品种换代的产业机遇。公司隆两优、晶两优系列品种销售情况良好,预计15/16-17/18销售季,隆、晶两优系列产品销量将达700万、1600万、2600万公斤,成为公司内生增长的主动力!
对标医药,估值并不高。种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爆款存在高增长可能性。这种高壁垒高增长的行业特性是高估值的根源,也与医药行业极为类似。而当前医药龙头估值已达50倍以上,种业龙头不到30倍的估值并不高。而且当前估值从历史区间、中外对比来看,也在中枢以下。(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生物股份(600201.SH)
——推荐逻辑——
预计公司全年口蹄疫市场苗收入增速30%。养殖行业规模化进程加速背景下,我们测算3000头母猪及以上存栏量三年复合增速40%左右;公司大客户占比80%左右并不断向中小养殖企业渗透,同时公司净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保持高位,进而强化了公司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寡头竞争格局!非口蹄疫产品收入已成为业绩新增长点。公司猪圆环疫苗市场反馈很好,未来3-5年公司在圆环苗市场空间5-10亿元。
新品储备,猪口蹄疫OA二价市场苗有望18年初上市。预计17年年底至18年初,中农威特与公司申报的猪用口蹄疫OA二价苗将会先后拿到生产批文,未来三年内竞争格局趋于双寡头市场。公司与益康在产品、技术、渠道上有望协同共振。公司同时拥有口蹄疫和禽流感生产文号。预计公司有动力将口蹄疫生产技术和渠道与益康进行深度融合。(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牧原股份(002714.SZ)
——推荐逻辑——
养殖规模快速增长,龙头快速壮大。上市以来,公司多方募集资金,大幅扩建自身产能,目前,公司已经在十余省区成立子公司建设养殖产能,为公司后续存栏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12.55亿元,预计约有50多万头种猪。以此为基础,我们预计,2017-2018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700万、1200万头。
优秀的养殖成本控制能力,养殖成本全市场最低。公司养殖全成本约11.3-11.4元/公斤。多次增持股票,彰显发展信心。目前,公司已经实行两次定增融资及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前两期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认购公司16.8亿元股份,同时控股股东也两次总共出资23.2亿元认购公司股份。截止2017年9月底,公司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规模8亿元。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通过48亿元的持续增持,彰显其对公司发展的强烈信心。(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温氏股份(300498.SZ)
——推荐逻辑——
“公司+农户”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养殖集团。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以“公司+农户”为核心的温氏模式,是推动公司在重资产行业实现轻资产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新一轮内生增长启动期,相对低基数,高增长。
生猪养殖规模进入新一轮扩张期。生猪养殖是公司收入及利润主要来源。从2016年起,公司加快了产能建设步伐,预计从2017年四季度起,公司生猪出栏进入新一轮扩张期。预计2017-2019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分别为1913万头、2363万头、2813万头,年增长200万、450万、450万头。受环保政策收紧以及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能繁母猪补栏进程缓慢,这意味着公司盈利将在产能扩张下有望实现增长。
黄羽鸡业务触底回升,行业重回高景气期。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黄羽鸡养殖企业,占到全国约20%的市场份额。随着禽流感影响的消除以及行业大规模去产能,黄羽鸡价格快速回升,进入景气高峰,带动盈利大幅好转。预计黄羽鸡养殖已经回归产业正常周期,预计公司黄羽鸡业务将实现持续盈利。(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大北农(002385.SZ)
——推荐逻辑——
聚焦高端料,迎来增长新阶段。公司制定了未来3年内将高端料的市占率从8%提高到20%的发展目标。为此,公司一方面积极激发员工积极性。将考核指标明确为业绩考核,调整骨干队伍,实现大幅年轻化,并与各片区负责人签订业绩承诺协议,多重并举,激发团队活力。另一方面,公司调整销售队伍,落地猪场驻场服务。通过对老员工的分流以及对年轻员工进行普遍技术培训,实现公司销售队伍结构优化,具备将猪场服务落地的技术服务能力及执行力。经过两年的努力,公司目前转型初见成效。销售模式已从原来的经销为主变成以直销为主,对猪场的直销比例已经达到60%。随着销售人员结构的优化,公司的三项费用率也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利益绑定,高管增持,股权激励,保障业绩增长。公司正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拟向1586名核心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1.51亿股,授予价格为3.76元/股。与股权激励向对应的,2017年5月12日,公司高管及大股东公告承诺在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2000万股。目前,高管已出资7698万元,增持公司股票1283万股,持股均价6元/股。彰显对公司的发展信心。(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海大集团(002311.SZ)
——推荐逻辑——
专注产品力提升,竞争优势明显。公司通过动物营养和原料利用的研发能力、饲料产品的配方技术能力、原材料价值采购能力、高效的内部运营能力等各项专业化能力,打造出来的卓越产品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公司能够持续稳健增长的主动力。远高于同业的ROE水平,是公司竞争力的最好证明。
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方案,激发管理活力,稳定增长预期。公司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向1,373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4,028.32万股,首次授予日为2017年3月13日,授予价格为7.48元/股。持股计划将核心团队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未来的增速挂钩,激励完善将推动公司加速发展。
(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正邦科技(002157.SZ)
——推荐逻辑——
生猪出栏加速增长。截止2017年三季报,公司在建工程达到27亿元,较半年报继续增加9.6亿。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10.38亿元,较半年报继续增加2.29亿元。我们预计,公司当前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对应约35万头种猪产能,足够支撑公司2018年至少600万头生猪出栏。预计2017-2018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分别为330万头、600万头。
成本将持续降低。随着养殖模式调整和外购仔猪等负面影响消除,预计18年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将降至12.2-12.4元/公斤,盈利能力大大提升!
严重低估,安全边际高!我们预计,2017年全年公司饲料农药等业务预计贡献净利润2.5亿,给予50亿市值,则当前养殖业务估值仅96亿元,即18年600万头生猪出栏对应的头均市值仅1600元,而产业重置成本就达1000-1300元/头,公司股价已反应市场悲观预期,向下空间有限。预计公司完整产业周期下的头均盈利在200-250元/头,对应合理头均市值在2800-3500元。诚然,公司成本控制力与温氏、牧原有差异,但这种成本差异反映到估值上,应该是3000元/头与5000元/头的差距,而不当前的1600元/头与5000元/头的差距。(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中牧股份(600195.SH)
——推荐逻辑——
2017年上半年技改完成,口蹄疫产品升级,销量高增长!在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拉动市场苗渗透率提升和疫苗优质优价趋势下市场苗逐步替代政采苗的背景下,在新任董事长的带领下,公司产品和渠道都实现了双突破,继续坚定推荐。预计,口蹄疫市场苗行业未来2-3年市场空间翻倍(从17亿到40亿),2017年公司口蹄疫市场苗收入增速有望达100%(2亿元收入)。
公司最艰难时间已过,现正是布局最佳时点!猪瘟、蓝耳受招采退出影响较大,行业同比收入下滑70-80%,但公司受影响情况好于行业,预计17年两者收入5000万;猪瘟-蓝耳二联苗仍在推广中;其他品种有望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此外生物制品、化药和饲料板块收入增速预计达20%、30%和25%。
国企改革,激发管理层动力,提升管理效率。(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普莱柯(603566.SH)
——推荐逻辑——
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储备大品种进入密集上市期。公司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已经开始做前期宣传准备,预计2017年10月底前后有望拿到生产批文并在2017年11月上市销售,2017年实现收入1000-2000万。18年公司利润增长点有望在基因工程伪狂犬疫苗、猪圆环-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猪圆环-副猪二联灭活疫苗、口蹄疫重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上市销售,以及圆环基因工程苗的放量。我们预计(1)18年伪狂犬基因工程苗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2)圆环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3)圆环-支原体二联苗和圆环-副猪二联苗预计18-19年先后上市,预计当年可实现收入5000万元,19年放量。公司未来产品梯队丰富,伪狂犬疫苗值得期待。
打造动物健康管理及畜产品安全生产生态圈,布局动保行业新蓝海!与达安基因等联合发起设立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布局独立诊断实验室,业务涵盖教育、研发、产品、服务,未来三年拟在全国建立100家省级检测中心、2000家实验室联盟、3000家兽医服务工作站。我们认为,目前动保检测行业在我国市场空间至少30亿,同时优质成熟标的稀缺,好看公司未来在疫苗检测领域的发展。(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苏垦农发(601952.SH)
——推荐逻辑——
土地改革深化,粮食产业化加速推进是必然的大趋势!18年,土地确权、农村土地的三项改革试点和土地法修正完成,土改加速,并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加速是必然趋势。公司作为粮食产业化的龙头,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土地经营规模扩张、经营效率提升和农服扩张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业绩增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土地流转带动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公司目前已经流转的土地面积近22万亩,公司未来通过流转获得的耕地面积将持续增长,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基础!2)单亩经营利润的提升:公司通过减员降本,提升集体种植比例来提高单亩利润,我们测算,公司当前120万亩地的理论毛利润空间为6.96亿元,而16年,公司种植业务实际贡献的毛利润4.72亿元,利润释放空间大!3)公司17年开始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业务,有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2018年年度策略报告:通胀风起,拥抱白马,挖掘二线蓝筹!》)
——本周最新公告——
无
本周团队重点跟踪标的表现:隆平高科(+4.4%)、生物股份(+2.5%)、大北农(+2.3%)、海大集团(+3.0%)、中牧股份(+2.8%)、普莱柯(+2.4%)、瑞普生物(-1.0%)、大禹节水(+5.0%)、牧原股份(+3.1%)、唐人神(+1.3%)、新洋丰(+7.0%)、禾丰牧业(+1.5%)、中粮生化(停牌)、国联水产(-0.3%)、金河生物(+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