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三里屯到上海虹桥天地,从4000+到10000+线下参与者,黄磊和他的黄小厨noob市集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内,以美食链接生活方式的独特文艺气质,在美食爱好者和粉丝群体中引发疯狂追捧。
这个由黄磊创立一年时间的黄小厨,如今俨然成为互联网行业和投行关注的明星项目,这在明星跨界互联网创业中实属罕见。
在移动互联网的触角渗透至热门生活每个角落的现状下,外卖平台以及生鲜食材电商固然可以不断缩短人与食物的距离,拉进人与美食的单线关系,而由人、美食、生活组成更为多元的社交关系图谱却并没有真正生成。
在这一领域,侧重点主要在食谱分享与电商平台的下厨房、豆果美食、美食天下,则属于上述前者关系的典型代表。
对比之下,为什么黄小厨能够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黄小厨这个超级爆款IP又是如何打造的?
▌文化IP衍生的一种生活标签
随着IP概念的日渐深入人心,尤其是文化娱乐行业对IP的追捧越发强烈。打造一个成功的IP,往往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从商业定位着手无异于成本最低、方式最便捷的切入点。
对于黄小厨,黄磊这样表述:
要做的不仅仅是“食谱”,甚至不只聚焦“美食”,我们更愿意在与美食相关的生活方式领域做更多的探索,比如与美食相关的内容、食材、烹调器具、厨房电器等。当然,黄小厨的未来,也绝对不止于此。
因此,我们看到黄小厨在打造品牌IP的过程中,有着明确而清晰的商业路径:
以市集的方式连接美食及生活方式产业链,打造这个相对独立的IP,进而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聚合平台。在线下,有“黄小厨noob市集”与“小厨当家”两个社群活动品牌,其中黄小厨noob市集明确充当了线下社群聚合者的角色。
以刚刚结束的黄小厨noob市集上海站为例,创造了10000+人齐聚活动现场,亿万观众在线观看直播,50多家媒体跟踪报道,60多家品牌参与展出的盛况,是一场集美食、体验与艺术的“黄小厨式”生活方式的推广与呈现,这一站也与北京首站共同成为了黄小厨打造未来生活体验空间的雏形。
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黄小厨凭借黄磊的影响力与号召力,通过社群+粉丝经济的方式,以黄磊与用户的互动,带动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商户之间的互动,与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交易平台,更是一种美好生活方式外化、可触摸到的体验平台。
黄小厨noob市集将不断升级和演进,朝着品牌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黄小厨noob市集的竞争力所在。
从商业角度来说,黄小厨是生活文化IP产生的一个标签,其所产生的价值更多的是黄磊带来的生活文化经济,以及一种触及现代人所渴望的生活方式的重新认知价值。
▌构建新媒体内容传播矩阵
相对于线下活动直接带来的精准受众用户,黄小厨在线上所构建起来的新媒体内容传播矩阵,显然覆盖人群更为广泛。而且,与黄小厨noob市集部分有效互补,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态社群。
对于黄小厨而言,本质上则是一个媒体化的品牌社群,有关美食、家庭、生活以及黄磊本身产生的内容,成为黄小厨强有力的品牌输出手段。
来自黄小厨内部的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内:
微信公众号“黄小厨”订阅用户超过70万+,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用户流失率常年保持在0.01%;
微博“黄小厨noob”,订阅用户超过28万,总阅读量超过5000万,用户活跃度在同类型账号中名列前茅。
除了官方微博、微信的自制内容之外,黄小厨通过与诸如腾讯视频、蜻蜓FM、电视综艺等媒体平台合作,强化联合出品内容的打造。
● 和腾讯视频生活频道联合“黄小厨”共同出品的《黄小厨的春夏秋冬》,第一季有2.5亿播放量,9月7日第二季已经上线。
● 2016年9月14日,黄小厨又与国内首家网络音频平台蜻蜓FM深度合作,正式入驻蜻蜓FM。
● 2016年四季度,何炅、黄磊首次搭档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也将在东方卫视开播。
从黄小厨的传播矩阵构建来看,始终围绕黄磊并精准匹配关联属性媒体,内容也不仅限于分享菜谱,还有与人生有关的情感、故事以及美好生活的具象细节。
而上述所有的一切,并非简单的一次性内容输出,无论是黄小厨自制的音频栏目《小厨FM》,还是《小厨来客》,都在黄小厨这个超级爆款IP之下,打造独立的内容IP。由《小厨FM》整理编辑的书籍《黄小厨的美好日常》,便是一个衍生品。
至此,再回顾黄小厨这一周年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从一开始,无论是线下的黄小厨noob市集,还是线上精心布局的内容,都有着明确的IP意识——就是依托黄磊,去中心化,让黄小厨这个品牌生出人格化。
黄小厨已经品牌化,且在活动、文案、视觉、话题、品牌形象上占据用户的心智。黄小厨品牌人格化的成功塑造,让用户牢牢记住了这个品牌。
▌新消费主义之下的明星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