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鹏华养老”成立10天基金经理就离职,剩“史上亏损最快基金经理”留守残局!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8-12-23 14:05

正文


12月15日,成立仅10日的鹏华养老2035发布了一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一时间掀起轩然大波,20年从业经历的王洪洋离职,留下“史上亏损最快经理”焦文龙留守,募集期浓墨重彩的铺垫与成立后基金经理的“闪离”对比鲜明。不过,对于鹏华基金而言,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中已是常态。基金经理离任或许并不“突然”。

鹏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构成已于近年来悄然生变……此外鹏华还于年内经历了机构清仓式赎回,并多次现身“雷”股之中,以至于被指“逢坑必入”。于2015年左右,基金公司主体集中成立45只分级基金,旗下整体213只基金有近七成成立于2015年后,扩张过速之下,又逢老将离场,业绩不佳于此间也就显得不再突兀。


近日,一则“看似平常”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却于11万户投资者之间掀起轩然大波,更令业界哗然。鹏华养老2035发布的这则基金经理的变更公告距离其成立的时间,仅有10日。而在早期的宣传之中, 双基金经理制度与鹏华基金内部全体员工认购,均为这则基金的“噱头”之一。

2018年12月15日,鹏华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发布了一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公告显示,鹏华养老2035基金经理于洪洋因公司工作安排离任,且无新任基金经理相关信息。除担任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外,公开资料显示,于洪洋还兼任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FOF投资部)总经理职位,证券基金从业经验20年。

对于鹏华养老2035的投资者而言,此时只惊觉“被忽悠”了。颇为“特别”的是,留下的这位基金经理焦文龙,在资本市场上的名声颇为一般——有最惨接盘侠的称号。


离奇离任


作为首批14只拿到批文的养老目标基金,鹏华养老2035可谓是含着金汤勺出生,鹏华基金也为这只养老目标基金的募集下足了血本。据了解,鹏华基金为此基金特组成了线下全国巡讲团,在全国100座城市开展全国养老投教万里行,共举办606场大中型路演,2598次拜访恳谈,辐射渠道22657人。

历经数月筹备的鹏华养老2035首募2.6亿元, 获得了11.19万户的投资者认购,创下了中国养老目标基金史上最大募集户数。 除全国巡讲带来的投资者外, 鹏华基金全体员工也认购了这只基金。 该基金合同显示,募集期间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认购本基金的份额为240.70万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0.92%。

年初至今,该基金已是鹏华基金旗下发布全体员工认购公告的第四只基金。除此之外,鹏华基金旗下鹏华策略回报混合(004986.OF)、鹏华产业精选(005812.OF)与鹏华创新驱动混合(005967.OF)也同样为其公司全体员工所认购的基金。曾几何时,让员工全员认购也成了基金公司宣传方式的一种?



事实上,除如今新设鹏华养老2035外,鹏华基金过去三只由全体员工认购的基金自成立日起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悉数为负,其中成立最早的鹏华策略回报混合成立至今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92%,成立不过半年时间的 鹏华产业精选表现最为不佳,自成立日起至今复权单位净值跌幅已超30%。

也许这只养老目标基金会有所不同?毕竟,在鹏华基金总裁邓召明的口中,“养老金投资管理将是鹏华基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力发展的核心业务”。

怎么就会出现了基金经理“闪离”的事故了呢?

此次公告中宣布离任的基金经理于洪洋相对留任焦文龙而言,显得资历更深,这一点上也着实令投资者颇难接受。相较于于洪洋的20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焦文龙的证券从业经验为9年,于2015至2016年末担任过数十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后,空白期近2年,直至成为鹏华养老2035的基金经理。Choice数据显示,焦文龙过去的任职回报在-89.79%至7.89%之间。


图片来源:choice数据

而由于在2015年5月、8月大熊市间走马上任担任数只基金的经理,导致其过往业绩实在过于差强人意。特别2015年5月27日,焦文龙出任鹏华高铁分级基金经理,结果赶上股市大跌,高铁B的净值在34天内跌至0.263元,跌幅73.70%,刷新了“史上亏损最快基金经理”。


人才凋零


于洪洋并非是唯一鹏华“出走”的基金经理。过去一年,鹏华基金有包括于洪洋、陈龙、陈鹏等4位基金经理离职,与此同时,鹏华基金也新聘了10位基金经理。目前,鹏华基金基金经理共计42位,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却仅有3.34年,最长任期不足8年,在choice数据当中, 其团队稳定性指标为0.26,在131家基金公司当中排名69位。



随着新人的加入与原有基金经理的离开, 鹏华基金经理从业年限的分布开始有了显著的变化, 从2013年拥有4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老将”占比九成,到进入2018年,新增9位从业经验不足一年的基金经理,拥有4年从业经验基金经理在其中占比跌至仅三成有余。不仅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从2014年的6.98一路跌到了如今的3.34,基金经理从业最大年限也从11.54跌到了7.99。

鹏华基金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如今在基金经理岗位上却被“新人”占据了上风。据其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鹏华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5454.34亿元,管理146只公募基金、10只全国社保投资组合、4只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组合。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于基金与基金公司的意义自不必多言。资历更深的员工不断流失正对这家公募界“老十家”基金公司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年内的业绩不佳也在不断消磨着投资者的耐心。

除此之外,鹏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情况也甚为严重,choice数据显示,鹏华基金旗下管理基金超10只的基金经理有12位,其中刘太阳管理基金达27位,而任职年限尚不足3年的周恩源与刘涛也管理着十余只基金。其间基金经理的回报数据却显示,在“一拖多”之下,张羽翔与崔俊杰两位的平均年化收益均为负数,显然是已“不堪负重”。



此外,据Choice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鹏华基金可查213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亏损占比近半。旗下分级基金损失惨重,分级B全军覆灭,占据了鹏华基金跌幅榜的前15名。分级基金B类份额高杠杆的特性,在权益市场调整之下,跌幅自然也更大。

除鹏华资源分级、资源A、资源B成立于2012年外,鹏华基金旗下其余分级基金密集成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间,一年时间里鹏华基金在分级基金领域的布局跃升行业首位。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在目前尚有存量的395只分级基金当中,鹏华基金旗下分级基金数量达48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在基金管理公司之间数量居首。



分级基金多为跟踪指数的被动型产品,然而众所周知的是2015年下半年市场经历多轮股灾,鹏华基金旗下分级基金净值表现也仍现出当年“暴跌”的惨状。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鹏华基金旗下分级基金成立至今以来跌幅于50%以上的有20只,其中9只分级B系列跌幅超90%。

除此之外,鹏华基金旗下13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年初至今的净值跌幅几乎都在20%左右,主动被动双双告急。 在规模上,鹏华基金更是颇为依赖货基的支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鹏华基金非货币基金资产合计908.85亿元,以此排名居于19位,整体资产3477.48亿元,非货基占比26.13%。

对于基民而言,虽是“老十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中却是新人居上,被动型分级基金设立时间尴尬至此,主动型管理能力年内又表现不佳,令人难以理解。于鹏华基金而言,糟糕的情况尚不止于此,今年以来的“厄运”还有机构的清仓式踩踏。


看不清大势、策略颠倒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作为17家新证券基金系列法律颁布后首批成立的公募基金。千禧年以来,鹏华基金规模每年稳定增长,但总体依靠牛市实现“翻身”,其分别于2007,2015两年实现管理规模大跨越,前者一年中管理份额增长437.32%;后者一年增长166%。

2007年,鹏华基金顺应合资公司潮流,引入意大利资产管理公司欧利盛集团,后者持有鹏华基金49%股权;2009年,欧利盛完成鹏华基金股份内部划转至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外资改制暂时落定。

不知是否遭遇水土不服,对于考验基金管理能力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份额增速,鹏华基金均较为一般。2014年开始的大牛市中,鹏华基金借助分级基金(母基金为股票基金)的方式发展规模,成为基金公司“名片”。2013年至2015年,鹏华股票型基金两年中份额增长622%。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规模在2007年增长约20倍后,规模自400亿份逐步下降,目前存续的混合型基金总份额仅为293.02亿份。

2015年大牛市,基金规模出现大幅度跨越,然而鹏华基金份额增长最多的并非是股票、混合基金,而是管理费偏低的货币基金,份额增速达到353%。

牛市突击货币基金和分级基金,为目前规模整体下滑,埋下了隐患。


“多事之秋”下半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