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顶刊收割机
什么都有,汇集全网精华学习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开源】北交所稀缺性公司全览-专精特新+低估 ... ·  昨天  
临淄发布  ·  集体大涨! ·  昨天  
唐史主任司马迁  ·  盘面上午还是比较健康的,具身智能调整多一些。 ... ·  2 天前  
美股投资网  ·  美股今年牛市就靠DeepSeek了,多只受益 ... ·  2 天前  
爱股君2020  ·  吴清重磅发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顶刊收割机

桃李满天下!他,培育「杰青/优青/长江」超15人!北航「国家杰青/长江特聘」,新发Angew!

顶刊收割机  · 公众号  ·  · 2024-12-16 08:30

正文

【做计算 找华算】 理论计算助攻顶刊,5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
经费预存选华算科技:年终重磅加码,高至30%预存增值

成果简介
在原子尺度上控制一维(1D)材料的合成是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提供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子的潜力,并提高了催化性能。然而,要在如此精细的尺度上实现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对材料结构和局部化学环境进行精确的控制。
基于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和康建新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研究员等人 报道了通过精确地调节配体连接表面Pt原子的迁移率,构建了具有无序单原子层状外壳的Pt亚纳米纳米线(Pt subNWs)。首先,在溶液中原位生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二甲胺(DMA),促进了新生Pt 纳米颗粒的融合及其定向组装成NWs束。随后,作者使用表面异化策略,表面结合的DMA的溶解导致配体连接的Pt原子的去除,减少了NWs的直径,并在Pt subNWs周围形成了非晶状的壳层。
此外,将所制备的Pt subNWs作为电催化剂用于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s),Pt subNWs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对甲酸氧化(FAO)的长期稳定性,优于已报道的所有贵金属基电催化剂。Pt subNWs的质量活性为18.1 A mg -1 ,比活性为45 mA cm -2 ,显著高于对照Pt NWs样品(2.98 A mg -1 和5.96 mA cm -2 )和其他最近报道的电催化剂。同时,无序壳有助于提高Pt subNWs的电催化稳定性,在长期测试15 h后,活性保持率超过96%。本工作为构建具有更高原子利用率、优化催化性能和耐用性的subNWs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相关工作以《Sub-nanometer Pt Nanowires with Disordered Shells for Highly Active Elel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Formic Acid》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郭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研究方向集中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微结构表征和特性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化学、材料领域重要期刊(如 J. Am. Chem. Soc. , Adv. Mater. )等上发表超过300篇SCI收录论文。他服务全局,积极推进学院建设,呕心沥血服务学院;引育青年千人7名、优秀教师39名; 培育杰青3人,长江学者1人,优青9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 等(信息截止2021年1月)。
个人网页:https://www.buaa.edu.cn/info/1974/10173.htm.
图文解读
低倍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Pt subNWs的柔性形态和超薄直径,收率几乎为100%。它们的长宽比约为300,平均直径为0.74±0.15 nm,证实了它们的亚纳米尺度。HAADF-STEM显示,Pt subNWs具有明显的晶体面和明显粗糙的表面。放大后的视图突出了结晶Pt核,其特征是由4到5个原子层组成的(110)平面。沿径向的图像强度谱显示,Pt subNWs的晶核宽度为0.58 nm,由4个原子层组成。结果表明,Pt subNWs的原子结构由包裹着无序单原子Pt原子层的超薄晶核组成。
图1. Pt subNWs的形态和结构表征
作者采用H 2 PtCl 6 、KOH、乙二醇(EG)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物,在150 ℃下加热合成了Pt subNWs。此外,在保持该温度6 h后,形成了直径约20 nm的电缆状Pt NWs束,单个NWs直径约为2 nm。
图2. Pt NW束的生长动力学
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作者验证了Pt subNWs的表面异化和形成过程。利用380个Pt原子和120个DMA分子构建了结晶Pt NWs。在加速水分子的攻击下,表面配体DMA分子溶解到水中,伴随着由DMA连接的表面Pt原子的部分剥离,导致表面的不饱和配位和剩余Pt原子的随机重新分布。FT-EXAFS光谱显示,Pt subNWs的配位数(CN)明显低于Pt箔和Pt NWs。FTIR光谱显示,Pt subNWs中对应胺类的有机峰消失。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证实,在表面异化后没有检测到氮或氧信号。
作者总结了Pt subNWs的合成过程:首先,Pt纳米颗粒通过溶剂热合成;然后,将DMA连接的表面Pt原子在高温下活化,导致初始Pt纳米颗粒变形和融合,形成直径为2 nm的超细Pt NWs。接着,在表面异化过程中,DMA被水去除,导致一些DMA连接的表面Pt原子同步剥落。最后,形成被H 2 O分子包裹的无序Pt原子的最外层,从而形成具有结晶-非晶态核-壳结构的Pt subNWs。
图3. Pt subNWs的形成
Pt subNWs电极的循环伏安图(CV)显示,其ECSA为189 m 2 g −1 ,远高于Pt NWs(104 m 2 g −1 )、Pt/C(61.4 m 2 g −1 )和大多数最新报道的ECSA。同时,与Pt NWs(2.98 A mg -1 )和Pt/C(0.24 A mg -1 )相比,Pt subNWs表现出最高的质量活性(18.1 A mg -1 )。在研究的电位内,Pt subNWs的质量活度是Pt/C的80倍以上,是Pt NWs和Pt NW束的6倍。值得注意的是,Pt subNWs在5000秒后仍保持99%的活性,在50000秒后甚至保持96%的活性。在水中储存1年后,Pt subNWs仍具有相对较高的结构完整性和催化活性。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作者研究了具有非晶态表面的Pt subNWs的活性稳定性。取一部分Pt subNWs作为反应底物,置于长度为1.6 nm的模拟盒中。将*COOH和*OCOH等中间体放置在衬底上,并进行几何优化。HCOOH*在晶态基片和非晶态基片上的自由能变化(△G)分别为0.299和0.067 eV,表明HCOOH*在非晶态基片上的吸附是明显有利的。*OCOH和*COOH在晶态和非晶态上的△G分别为0.803、0.295、0.130和0.032 eV,表明*OCOH更有利于在非晶基底上存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