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关系到自身安全的热点问题介入,但一些努力并未收到明显成效。丰富自身政策 “工具箱”,加强介入政策的有效性,是中国在增强国家能力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以 “相互尊重、互不干涉” 为核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纲领性的政策文件。但在当前中国 “走出去” 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不干涉” 遇到更多的质疑和挑战,“建设性介入” 逐渐成为新的热门概念。国际危机组织在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以南苏丹为例,考察了中国介入非洲国家事务的政策实践。中国与苏丹长期保持着密切友好关系。自 1990 年代起,中石油等中国能源企业在苏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开采石油,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但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指责苏丹支持国际恐怖主义;苏丹政府对南部达尔富尔分裂势力的镇压,更是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强烈批评,苏丹也因此遭受国际孤立和制裁。中国也因为与苏丹的密切关系饱受压力,西方国家还曾因达尔富尔危机而呼吁抵制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为此,中国利用与苏丹的特殊关系,以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要求苏丹接受在达尔富尔部署维和部队,避免达尔富尔危机进一步升级。2011 年苏丹南部独立,成立南苏丹共和国。2013 年底,南苏丹内战爆发,中国在当地的人员和设施面临安全威胁。中国吸取 2011 年利比亚撤侨时的教训,除了撤出必要人员之外,开始积极介入南苏丹事务,试图推动局势得到有效管控,避免在当地利益遭到更多损失。为解决南苏丹危机,中国提出了“中国方案”,即在口头上遵守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但在行动上利用影响力,促成交战各方进行谈判,以弥合分歧,但又不强迫各方达成谈判成果。中国还积极参加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和平会议,通过安理会向南苏丹维和行动派遣维和部队。由于自身也曾遭受国际孤立和制裁,中国对于实施强制性措施非常慎重,更多是采取说服的方式劝说各方采纳中国意见。中国还将发展问题看作一系列矛盾冲突的根源,在斡旋矛盾的同时,积极输出自身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试图以此抵消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当地的影响力。报告指出,中国通过加强经贸联系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介入南苏丹问题,但也存在不少局限。一方面,中国外交官的经验和力量配备不足。中国驻埃塞俄比亚的一名外交官就指出:“英国和法国已经在非洲活跃了 100 年,中国还仅仅在学习。”美国在南苏丹的外交官和当地雇员共计 300 人,而中国使馆仅 20 人。另一方面,中国外交官缺少对南苏丹一手信息的掌握。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中国无法通过支持非政府组织活动及时了解当地情况。中国国内研究机构开展对非洲的田野调查也面临政策、资金方面的诸多限制。近年来,中国在南苏丹更为活跃,也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去年中国维和营地曾遭到叛军炮击,导致维和人员牺牲。报告认为,从南苏丹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介入他国事务的一些特点。中国认为,当冲突产生溢出效应,对国际和地区产生影响,或是介入行动得到联合国决议授权时,介入是合法的。而如果介入干涉内政,强制相关国家做出政策改变,或是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国际社会未达成共识,这样的介入就是非法的。中国将外部势力干涉导致政权更迭作为介入的 “红线”,坚决反对此类行为。当然,报告也指出,中国介入南苏丹事务并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南苏丹稳定符合国际社会普遍期望。中美两个大国也在这个问题上相向而行,开展密切合作。同时,接受访问的中国外交官也承认,中国国内民众不关注南苏丹问题,也为中国的政策举措创造了更多的腾挪空间。中国介入南苏丹事务并非孤例。近些年来,中国同样加大了对朝核等关系到自身安全的热点问题介入,所使用的方法也与南苏丹如出一辙,即推动冲突方直接对话,设立谈判机制等,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然而,这些努力并未收到明显成效,朝核等问题已经升级为危机,直接威胁中国安全。究其原因,既是这些问题本身复杂难解,也是中国介入的政策手段有限。尽快丰富自身政策 “工具箱”,加强介入政策的有效性,可能是中国在国际舞台增强国家能力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China’s Foreign Policy Experiment in South Sudan, Asia Report N°288 ,10 July 2017百度网盘: http://t.cn/RGCasri
GitHub:http://t.cn/RG9BdvX
Dropbox:http://t.cn/RG91Exk我们是政见CNPolitics(微信号:cnpolitics2011)。我们致力于拆掉知识的高墙,让普通人读懂学术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新知。分享我们的文章,传播更多靠谱观点。
我们的内容均为原创,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 http://cnpolitics.org;媒体机构(含各类网站及微博、微信公号)转载请联系授权:[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