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前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美国的经济体量是中国的1.7倍,但他们的全国货币却只有中国的0.918。
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持续下降的GDP增速?
高悬空中的房地产泡沫?
大水漫灌却效果越来越差?
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的高负债和高杠杆,所引起的各种风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所依仗的其实是庞大的债务扩张和信贷扩张。
中国年年都有货币超发,那么那么多的钱,都流向了哪里?
数据显示,2008年,总债务和GDP的比率是155%,而到了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260%,总额从49万亿上升到182万亿。
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非金融公司就是这些债务的大头。
比如一些钢铁集团,只要贷款,数额动辄达到数百亿,上千亿,乃至数千亿,借钱时很爽,却丝毫没有考虑过该如何偿还。
高杠杆的不止企业,还有银行本身。
其实银行天生是靠加杠杆盈利的行业,在自有资本稀少的情况下,一边通过发债吸收存款等方式来增加负债,一边通过增加配置资产如放贷等来增加收益,杠杆越高,盈利可能越大。
于是,我国银行,尤其中小银行为了扩张,就会不断地加杠杆。
首先通过存单、理财募集资金已经在负债时已经加了一次杠杆,而在配置资产时为了提高收益,还会进一步加杠杆,并流向高风险的领域,比如通过表外业务等参与地产运作。
在全民突飞猛进高杠杆运作之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疯狂飙升。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了1.75%,两年内翻番。如果加上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比率已经达到了5.5%。一些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实际已经达到了8%-10%。
国际上有一个压力测试,如果全国银行不良率达到7.62%,那么全部资本金都会被坏账吃掉,全国银行体系就会“技术上”破产。
当然,你可以说中国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无论如何都有国家兜底。
但是,银行不会破产,不等于不会付出代价。
银行要补充资本金,就需要国家财政的钱。
财政的钱从哪里来?
自然是纳税人身上来。
一方面,这些金融资产在突飞猛进式的增长,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对社会的贡献却少之又少。
社会融资总额的大约41%进入了房地产行业,然而其对GDP的广义贡献度只不过20%。
为什么说我国的钱越放越多,但是实体经济却在不断萎缩?
就是因为这种投资结构的畸形,全民都在高杠杆逐利,哪有心思踏踏实实搞实体!
可是这样的经济,怎么来经受美国种种大招的冲击,照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像金砖五国中的其它四国一样阵亡。
然而不幸中的万幸,我国高层已经警示到了这种风险,所以开始刮骨疗毒,所以开始金融去杠杆。
在全局为大的这个关头,为了减少实体经济的冲击,必然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虚拟经济中的钱全部逼到实体经济中去。
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债商,即使让他们很难赚钱,也不能让大量资金囤积在这些虚拟经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