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创新工场、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DeeCamp 人工智能训练营已经进行一周了。
自今年5月份发起报名以来,有近
7000名本科、硕士、博士
经过申请材料审核、在线笔试、视频面试,最终来自
90所国内外高校
的300位学生通过激烈竞争、层层考核,被录取成为学员。
点击回顾报名链接
:
最大咖、最实战的AI暑期夏令营启动报名 | DeeCamp
在7月23日-8月23日的五周内,来自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深度学习大牛吴恩达领衔的来自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
顶尖高校的学术导师
,以及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博士领衔的来自创新工场、美团、知乎、美图、旷视、地平线机器人、景驰、猎户星空、科大讯飞、Google等
顶尖公司的产业导师
,将为学员们带来
20节技术课
、15个来自产业一线的实践课题,学术与产业导师联合授课、联合带领学员动手实践、做出AI应用项目,参与8月22日、23日进行的项目展示与评比。
△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博士讲课中
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是
2018年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该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高等教育司、科学技术司联合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和北京大学联合发起与主办,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作为支持单位。
针对高校教师的培训计划已在今年4月份启动,一共有100名老师参与。根据规划,这个培养计划将在5年内培训
500位顶尖高校AI老师
,以及
5000个AI毕业生
。
点击回顾
:
全球最大规模AI人才培训计划开班啦!教育部创新工场北京大学联合发起
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的培训方式脱胎于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2017年的
DeeCamp深度学习训练营
。
2017年暑期,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从全球知名高校的
1000多份
简历中,选拔出
36位
大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为期6周的“闭门课程+项目实践”培训。结营时,学员们提交了5个AI 演示项目,包括无人商店、送货机器人、歌词创作机器人、“斗地主”机器人以及聊天机器人,都是最前沿的AI研发领域。
点击回顾
:
无人商店、机器人“表白”、PK方文山,6周,36位大学生的惊奇AI黑科技之旅
虽然这些演示项目离工程化、产品化仍有距离,但是无AI经验的高校学生在短短数周内,就实现了这些演示项目的开发,
证明这个应用型AI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可行性
。因此,我们在今年发起了规模更大、师资更强的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
以下内容来自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
……………………
北大新生还没有来,校园却已被另一群新面孔“占领”。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分属国内外85所高校,规模达300人。
从7月23日开始至8月23日,5周时间,他们将以2018 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之名,
度过一段AI为核心的产、学、研全链条之旅
。
毫不夸张地说,
这可能是全球最好的AI夏令营
。
△ 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
学界,由
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深度学习大牛吴恩达
亲自领衔,康奈尔、CMU、UC伯克利、悉尼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学术导师一线授课。
产业界,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
带队,创新工场、旷视、地平线机器人、景驰无人车、美团、知乎、美图、猎户星空、科大讯飞、Google等顶尖公司的产业导师,将带来超过20节覆盖人工智能各前沿领域的技术课、以及15个来自产业一线有意义又有趣的实践课题。
而且这不止是一次单纯的教与学集训,还要组队实践,
在产业、学术双导师的辅导下,亲自动手打造AI应用项目出来
。
△ 2018 DeeCamp知识课课程表
△ 2018 DeeCamp实践课课程表
▌
7000人海选,录取率比哈佛还低
去年,创新工场发起的第一届DeeCamp就吸引了全球范围内1000位高校学生报名,最终36人成功入选。
但AI之才,于斯益盛。
今年有近
7000名本科、硕士、博士
报名申请,并在经过申请材料审核、在线笔试、视频面试之后,
300
人脱颖而出。
△ 2018 DeeCamp最终录取学员大合照
值得一提的还有几位“特殊”身份的申请者:
他们刚上高中
,但靠着近乎强悍的笔试、面试表现,赢得了主办方额外开出的“旁听知识课”坐席。
其实今年如此火爆也并不奇怪。去年创新工场牛刀小试后,今年DeeCamp变成了教育部支持、规模更大的“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的一部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创新工场、北京大学一道,以特训班的形式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并在返校后影响成千上万更多有志于AI的技术人才。
为了做好DeeCamp和教师培训,早在今年2月,联合主办方就就召集了
全国计算机相关专业Top 50高校院长座谈会
,探讨中国AI人才的培养和机制建立。 4月,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当时定下的小目标,希望为高校500名老师、5000名学生,将此打造为最大规模的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潜在的AI人才亦感受到“时代在召唤”,一呼百应。
DeeCamp官方披露,今年报名中,包括
全部C9高校,除医学院外的全部985高校,学生来自全世界六百多所高校
。
本硕博比例:53.55%、39.24%、7.21%。其中
85.97%的同学曾经学习过AI相关课程
,67.33%的同学有参加AI比赛的经历,18.95%的同学拥有科研经历。男女比例7:3。
最后经过挑战不小的笔试、面试筛选,300人从近7000人的海选中赢得DeeCamp席位,
录取率4.28%——比哈佛创下新低的4.6%录取率还要低
。
如果按照录取结果高校排名,录取人数排名Top 20的是:北大、北邮、南大、北航、清华、厦大、西安交大、武大、上海交大、华科、西电、复旦、东北大学、哈工大、北理工、中山大学、同济、西北工大、山大、电子科大。
录取了一帮学霸?
▌
藏龙卧虎
但开营汇聚第一天,“学霸”就不再是2018 DeeCamper的唯一特点了。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不知道你做过自认为最酷的事情是什么?
在这届DeeCamp,有骑行超过5000公里、还有4小时上下泰山的健将,有在街头唱歌赚零花钱的灵魂歌手,有一顿火锅吃六小时的吃货美食家,还有成为编程大牛之前是记者、医生……
每项特殊技能的拥有者都不止一位
!
如果这就是学霸,那小编真的跪了……
总之,这些DeeCamper不仅组成了28支技术攻坚小组,还组建了运动、美食 、游戏、K歌、打Kaggle和AI Challenger竞赛等等各种兴趣小组,都有了“组织”。其后课程正式开始,学霸体质才开始展现。
比如在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的课上,全程板书的教授一个细微笔误多写了一个参数,马上就有学生用英文提醒,赢得了大师的赞许。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DeeCamp的学生之强,也激发了授课大牛的“隐藏技能”
。
△ 吴恩达视频授课中
在吴恩达授课最后,由于是远程视频教学,互动问答效果受网络和设备影响,为了跟学生更好互动,吴恩达突然开始狂飙中文——
学生惊呼触发了Andrew Ng教授的十级中文技能大放送
,“原来跟视频上这么不一样,十级,绝对是十级中文!”
当然,能亲自得到John Hopcroft、吴恩达这样的AI大牛直接授课,也是让这些学员从五湖四海而来的核心原因。
除了John Hopcroft、吴恩达,还有更多学术和产业大牛也通过DeeCamp得以汇集,详情请见下图,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要被闪花哦。
△ 创新工场CTO,人工智能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