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小学后,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
写作业拖沓、上课开小差、对课本提不起兴趣。
我每天像个闹钟一样,催他写作业,可他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后来我又当起“监工”,坐在旁边监督。
每次督促,都引发一场亲子大战。
我逐渐意识到,这种“逼着学”的方式行不通,必须做出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资深教育专家。
专家一针见血指出:
单纯的外部施压,只会适得其反。
孩子缺乏的不是催促,而是内在动力。
在专家的帮助下,我慢慢开始培养儿子的内驱力。
这4件事,终于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
01
为了弄清楚儿子喜欢什么,我开始观察他的日常行为。
闲暇时,儿子总盯着夜空发呆,还拉着我问“宇宙有没有尽头”“外星人是否存在”之类的问题。
原来,他对宇宙有着浓厚的兴趣。
于是,周末我带他去科技馆,参观天文展厅。
那些逼真的模型、神奇的演示,让儿子兴奋得像只小猴子,不停地问这问那。
平日里,我会挑选一些适合他的科普书籍,像《给孩子的太空指南》《天文爱好者》。
每天晚上,我不再瘫着玩手机,而是主动陪他一起阅读。
慢慢地,儿子不再满足于我给的知识,而是去查资料,了解更多天文理论,学习热情高涨。
我这才真切感受到,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点燃,便能释放出无穷的能量!
02
第二件事:赋予自主权利
专家说,孩子只有对学习有掌控感,才会真正主动起来。
我尝试和儿子一起,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
先让他把所有作业、复习、预习任务罗列出来,再根据难易程度,一起商量分配到不同时段。
比如,儿子数学薄弱,就多安排些练习时间;
他喜欢早晨背课文,就把语文背诵放在早餐后。
计划制定好后,我把主动权交给他,让他按自己的节奏完成。
没想到,儿子积极性大增,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还空出时间读喜欢的课外书。
他从被动接受安排,变成了主动规划学习。
责任感变强,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03
第三件事:强化正面反馈
哪怕取得微小的进步,我都会给予真诚且具体的表扬。
他以前数学计算总出错,某天作业准确率大幅提升,我没有简单说“你真棒”。“宝贝,妈妈发现你这次计算准确率特别高,这说明你做题时很专注,还把老师教的计算方法用得很好,继续保持,你肯定会越来越厉害!”
同时,我引导他把进步归功于自身努力,让他意识到能力是可以提升的。不仅如此,我还鼓励他在家里分享学习成果。
儿子讲题时自信的模样,让我深感欣慰。
亲子关系也在一次次互动中,变得愈发亲密。
04
第四件事:树立学习榜样
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
以前,我闲暇时总是刷手机,孩子有样学样,也沉迷其中。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决定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每天晚上,我不再追剧、刷短视频,而是坐在书桌前读书。
有时是教育名著,有时是文学小说,还会看一些技能书,像绘画、摄影。
儿子看到我专注的样子,凑过来问我在看什么,我便借机给他讲,激发他的求知欲。
慢慢地,儿子也主动拿起书阅读,遇到不懂的就来问我。
如今,儿子已经从当初那个被“逼着学”的孩子,变成了“主动学”的求知者。
学习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家也充满书香气息。
05
主动学习,内驱力大大提升
每天放学回家,他不再磨磨蹭蹭,而是主动坐到书桌前,认真完成作业。
课堂上,老师反馈说,儿子注意力集中,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上学期期末考试,还冲进了班级前五名!
看着儿子对学习充满热情的模样,家里也充满欢声笑语。
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大大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主动学习的美妙,比想象中还要让我满足!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家长不能一味地用传统方式施压。
比起催促、施压、打骂,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才是关键。
当孩子对学习有了热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他们的潜力超乎想象。
育儿之路或许会有波折,但只要家长用心观察、用爱包容、用智慧引导,就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愿每位家长都能见证孩子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