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北京城
老北京城为你介绍最怀旧的老北京人文风俗,提供北京古典建筑的文化解读,为你介绍最正宗的北京小吃和各种美食,提供最详尽的北京旅游经典景点路线规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吃货小分队  ·  2025最新年货清单!适合全家分享 ·  2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爆火出圈的网红面包!每款都好好吃! ·  昨天  
北京亦庄  ·  北京经开区举办开年第一会 ·  2 天前  
北京亦庄  ·  北京经开区工委管委会二〇二五年新年献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北京城

讲述北京|老北京的白煮肉

老北京城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5-20 08:28

正文

白煮肉——北京传统名菜,肉质香烂、肥而不腻、味道醇厚、最宜卷着荷叶饼或烧饼食用。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300多年历史,清朝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

今天小编就跟您说说北京传统名菜白煮肉的那些事;白煮肉原来是满族人祭天祭祖的食品。待满族人坐天下建立了大清朝后,这白煮肉又成了宫廷内祭坛祭祖的食品。


一、那这白肉又如何成了民间老百姓的吃食呢?

老北京的西城从西单到西四一带,清朝时是王公贵族的住地,定王府、礼王府、乃兹府等大宅门,全在缸瓦市附近。话说因王府的祭祀多,剩余也就多,主人只食用“供尖”,余肉便赏给下人们食用。于是有些下人便活动心眼,每逢王府祭祀便把神余肉等供品弄来,在府外支起大锅,摆些旧桌子、旧凳子做起了生意,买给外人。由于原料几乎是白得来的,略加炸煮,并不费工,所以售价极廉,生意顿时火爆。来此吃白肉的多是庶民布衣、贩夫走卒,这个吃白肉的地儿,当时人们称之:“下水棚子”。一时间老北京城煮白肉小馆也逐步增多。


二、正可谓“言者无心、闻者有意”,砂锅居获能人真传

传说,清乾隆六年(1741),某日,礼王府专做祭肉的大厨恩禧,偶然路过一家专营煮白肉的小馆,见小店里人声鼎沸挺热闹,恩禧心想:“白活儿是宫里、府里御厨的专项,这民间小店岂有能人?”一时好奇,即推门而入,进店驻足观望,只见店里有一口硕大砂锅正在炖煮白肉、下水,虽大锅煮肉做法单一,操作手法简单,但也香气满屋。恩禧坐下来跟店掌柜的攀谈起来,恩禧是专做祭肉的行家,信口评说了几点儿小店烹调的不足之处。正可谓“言者无心、闻者有意”,“沙锅居”掌柜子是有心人,见恩禧如此在行,猜想定是厨行高手,便心生想法。不几日砂锅居掌柜辗转托人说情,欲求恩禧指点、赐教手艺。最终,恩禧抹不开面子,将正宗的“白活儿手艺”独传砂锅居。后来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


三、北京人的饮食习俗受满人、旗人影响至深乃至现在仍见遗风留存

其实白煮肉的做法非常简单,但做法虽简单,要做好吃却不容易。其做法就是把买来的猪五花肉洗净后切成大块放进锅里,然后把锅里放满水,里面再放进花椒、大料、葱段、鲜姜等佐料煮,但就是不能放盐和酱油,否则就不叫白煮肉了。别看做法就这么简单,但是在放水多少,放佐料的比例,掌握火候等方面,还是有很多技巧的。煮时要先用大火把锅里的水烧开,到一定程度再用文火慢慢煮,但汤水要保持微微烧沸的状态,既不要翻动肉块,也不要往锅里加水。待煮到用筷子能穿透肉时,一般就可以关火了。

吃时必须蘸调料,根据各自口味,调料可能略有区别,但吃者一般是蘸放进蒜泥的酱油居多,老北京人就是蘸放进蒜泥的酱油吃。那火候掌握得好的白煮肉,切成片再蘸上放进蒜泥的酱油,吃在嘴里感到肥而不腻、嫩而不烂、喷香爽口,又好吃、又解馋。

在砂锅吃白肉关建在片,切白肉最见工夫的,片越大越薄越好,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此肉粉白相间,片薄如纸,放在报纸上都能透过字来,您说有多薄了。此菜肉片薄如纸,粉白相间,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鲜嫩异常,汤味浓厚,肉质酥嫩香烂,美味无穷。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不管你是哪儿的人,有空去趟北京“砂锅居”饭庄,亲自尝尝具有200多年历史京味十足的“白煮肉”。



各位铁磁,如果您有想爆料的视频,很独家的资料

欢迎您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一旦录用,我们将有奖金给您哦!


往期经典内容回顾:

北京女老师怒怼学生,这嘴京腔火了!!

牛逼!北京爷们儿强势发声!北京人顶起!

北京人都有房有车?北京爷们霸气回应!绝了!

这条微信值得所有北京人珍藏!!

我是东城人     我是西城人  

我是朝阳人      我是海淀人

我是宣武人    我是崇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