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蹊
地理蹊(xi),将地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晚报  ·  愿平安!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10 小时前  
北京晚报  ·  愿平安!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30余人失联 ·  10 小时前  
星球研究所  ·  塔里木河:做河,好难! ·  昨天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种纳木错,千万别错过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7处最美园林,都去过的有福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蹊

考前每日练 | 草莓自由何日现,脱贫攻坚又一年(2021届197)

地理蹊  · 公众号  · 地理  · 2021-01-23 20:03

正文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新启程,新思路。 地理蹊不搬运题目, 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 期待 在留言栏内 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以共同交流。欢迎 关注 地理蹊 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下一模(改编)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A.销售平台多样

B.种植技术先进

C.物流网络发达

D.区域政策扶持


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3、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A.充分利用光热

B.节约土地资源

C.增加观赏价值

D.利于空气流通


解题思路

本题以草莓种植园地为背景材料,以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的原因、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的目的为切入点,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B


草莓种植业属于现代农业类型中的市场园艺农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农业) 。与乳畜业类似,市场园艺农业是随着城市(或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相比, 水果的保鲜与储存较容易,而交通与保鲜技术的进步使得距离不再成为问题 (没有矛盾没有世界—— 冷链保存技术同样可以保证新冠病毒的存活与传播 )。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本题的限制条件是“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的原因”,而不是“各地草莓多销往江浙的原因” 。换言之,国内不同地方的草莓种植园(注意,与常说的种植园农业不同。 高中地理所言的种植园农业 主要指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咖啡、可可、香蕉、菠萝、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都可见到江浙人的身影,或是江浙(品种)草莓的技术身影。


由此可知,江浙(泛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草莓品质优良,而不是江浙一带销售平台多样(实际上, 江浙多电商企业,产销渠道畅通,果品销路不愁。只是与题意不符罢了 )。故B项正确,A、C二项错误。


政策扶持,即信贷优惠、税收减免、技术培训等政策 。我们是“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中西部等地的政策并不会有太大区别,而且受上级“脱贫攻坚战”的影响,老少边穷地区政策多有优惠( 即东部有的,中西部也会有;东部无的,中西部也可能会有 )。


其次,原则上,题目中所言的“(全国)各地”并不包括江浙地区,而中国地区除了京津冀、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外,经济及科技实力等基本没有能跟江浙地区抗衡的。 江浙沪等地多发展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于属于第一产业的草莓种植业而言,并不会有太多的政策优惠 。故D项错误。


2、D


温室效益是指大气保温效应, 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地表和大气下层温度增高 。这种效应曾被误认为与温室保温(农业上的不经人工加温,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效应)的机制相同,故名。


白色地膜,即与玻璃温室类似 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透玻璃或白色农膜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增温。而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升温后,又会向外(主要是大气层)释放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注意, 地面辐射≠地面反射 )。


这时候,作为 长波辐射的地面辐射(以红外线辐射为主)不能穿过玻璃或白色农膜 ,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又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二者导致温室内部的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将热量归还地面( 地面吸收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 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 保温作用)。


实际上,白色地膜的透光率高,在白天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地面、(植物)叶片的蒸发(蒸腾)加剧,反而会导致水分流失较多。其次,虽然地膜的覆盖会使得白日太阳灼烧蒸发的水汽滞留在农膜内部,但对于植物的“失水”作用明显,并不利于植物存活。


黑膜,透光性差,阳光不易穿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但是, 深色物体在太阳光下吸热效果明显(联想夏日不穿黑短袖),如果是紧贴着地面或植物的,同样会导致其升温而出现水分蒸发 。故A项错误。


减轻病虫危害,主要跟耕作方式(轮作)、农药施用方法及作物质量(抗虫害性)等有关,而与草莓地垄使用何种色彩的地膜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


增加土壤肥力,可以进行土地的休耕或轮作(这一两点对于草莓种植可能并不适用)。其次,作物生长不同阶段合理施肥(含化肥及农家有机肥),也可以让土壤变得肥沃。故C项错误。


白色地膜透光性好,且有保温作用,一方面能给作物保温(或光合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杂草的生长。 黑膜覆盖,遮挡阳光的效果明显,起码对于植物(杂草)生长必要的光合作用会有妨碍 。故D项正确。


3、B


平面大棚,即在普通地面之上架设大棚,系“二维”空间上的构架; 立体大棚,除了地面一层(一般地面不再种植),还有其他高度的“楼层”,系“三维”空间上的构架 。所谓大棚结构的改变,我们可以从两个词出发:一是(大城市)郊区,二是立体。


农业种植需要较大面积,而郊区的地价低廉,可以满足农户对大量土地的需要。但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地价上升,生产成本上涨,不得不减少(或维持)原有土地面积,降低前期成本。但是, 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味减少种植面积,又会损伤利益,所以只能另寻他法


立体大棚,与立体农业有相通之处,即将不同的(高度)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就像 商业区地租昂贵,而高楼林立 的道理是一样的。故B项正确。


光热资源主要是“从天而降”,而大棚农业一定程度可以改变原始的光热条件。 如果是立体大棚,上下高差的区别,可能还会有遮挡阳光的“副作用”,反而不能充分利用棚内的光热资源 。故A项错误。


草莓可以用于庭院绿化,也可用于鲜食 。但是,一般温室大棚所植多为食用鲜果,与观赏关系不大。其次,休闲类采摘活动,虽有观赏功能,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


大棚属于相对密闭的空间,即使是立体大棚,但是对于空气流通的影响并不大。其次,立体棚架可能会增加草莓种植数量,这就跟 同一个(面积)教室,坐了更多学生一样,不但与空气流通无关,反而可能会阻碍空气流通,而且还会有窒息感 。故D项错误。



知识链接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矮,有匍匐茎,叶子椭圆形,开白色花。 花托红色为肉质,多汁且酸甜,是我们平常所吃的果肉,即假果 。花托外的“黑子”其实才是草莓果实,而草莓的种子还藏在“黑子”之中。


草莓品种多样(超过30个品种),原产拉丁美洲,引入欧亚后,世界各地广为栽培。由于品种不同,草莓大小也有不同,诸如 大草莓多是欧洲或者日本培育的( 大棚 )品种 ,另有一些大草莓则是草莓品种和种植技术进行改良、创新的结果。



草莓 喜光且喜温凉(较强的耐荫性),气温高于30℃或低于5℃,就会停止生长,或因炎热、低温而伤亡 。草莓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严格,特别是 草莓不耐涝,土壤需要具有良好通透性(雨季排水) 。此外,草莓宜生长于 肥沃、疏松中性、改良沙土或微酸性壤土中


有人对于冬季的草莓,总是带有误解,认为这是反季节的水果,反季节蔬果=催熟蔬果。其实不然。 反季节水果的出现得益于大棚种植技术的提高和运输系统的完善 ,它们与应季水果并无太大差异,因此反季节水果并不等同于催熟(药物)水果。


实际上,从大雪节气(12月上旬)至次年立夏节气(5月上旬)都是草莓的采摘(收获)期 。其中,根据浙江的物候,一般草莓会长两茬:第一茬是12月初至次年3月初,第二茬则是次年的4、5月份。



草莓种植方式,花样多多,立体大棚种植草莓就是一种新的草莓种植方式。 立体大棚中,人们利用可再生资源椰糠为基质(无土草莓培育),远离了地面和泥土,可以相应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草莓的“空中”种植, 智能化科学施肥,可以省工省力,减少费用及精力的支出 。草莓架子的高度可以通过升降调节, 拨叶、疏果、采摘等环节无须“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使得立体大棚草莓在采摘游、自驾游群体中更加“吃香”。


立体大棚草莓亩产能达到5吨以上 (普通种植方式亩产2、3吨),生长周期也可以相对延长。与此同时, 大棚封闭生产,且温度、湿度也是可控的,所以种出来的草莓不仅品质、口感更佳,而且是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


如今, 大棚草莓采摘作为冬季游览的主打品牌,让不少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城郊的休闲观光游在冬闲时刻不断线 。此外,先进的 无土立体栽培、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等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引入草莓培育中,草莓品质的提升,使得草莓价格的水涨船高。因此, 草莓种植,不仅成为乡村休闲游的新亮点,而且给不少群众带来不少福利,也有不少农户因此而脱贫致富。


没有矛盾没有世界 。在小康社会中,车厘子(樱桃)、草莓等水果,单价动辄数十元(每斤),公民的购买依然不“自由”。有人能以水果饱腹,有人仅能稻菽果腹, “贫” 与“富”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 。最后, 草莓加饺子,送给一个b站up主,一个“卖火柴的小女(男)孩”,一个给世界带来光明,却自己消失在黑夜的“精灵”!


有关"墨茶Official”去世的新闻报道(视频)


— 往期精彩—

时事地理 | 崽卖爷田,敦煌林场遭毁坏

玩转地理 | 代孕,真的靠谱吗?

考前每日练 | 高铁十年磨一剑,区域发展一线牵(2021届196)

时事地理 | 浙江义乌,鸡毛飞上天(微博热搜)



欢迎大家订阅地理蹊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星球研究所  ·  塔里木河:做河,好难!
昨天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2 天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临夏永靖:隐藏在太极湖畔的恐龙大峡谷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种纳木错,千万别错过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国7处最美园林,都去过的有福了
3 天前
韩国me2day  ·  昨夜首尔那最灿烂的皇冠海!
8 年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报告|2016年中国B2B平台营收260亿元 阿里占比43%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