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张雪峰近两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被抢购一空。
甚至,2026年所有省份的名额都已经售罄。
有人觉得不值。
但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花两万让孩子以后少走许多歪路,还是挺值的。
就拿我来说,如果当年有个找张雪峰填志愿的机会,我卖血也要抢。
否则不至于以能上中等985的分数,选了个211的弱势学科。
某些时候,旧事重提挺有意思。
比如,我2018年写过一篇文章。
大概就是,某高三考生花1200请高一老师填报志愿,事后又去举报。
搞得这个老师不仅退了咨询费,还挨了教育局的处分。
当时网上甚是热闹,觉得老师一个暑假能赚几十万,简直太暴利太没师德了。
数学不好就算了,脑子还有毛病,死活听不进劝。
这事本来可以双赢的。
我当时也想搞个高考志愿填报的副业来着。
大学读的法学,同学一部分在公检法,一部分在律所。像我这种当了老师的奇葩,整个法学院就俩。
正
琢磨着要不要研究下每年法学院的实际情况,平时再找同学聊聊,听听当年的就业情况。
再结合我大学四年的感受,以及对高中生的了解,应该能给他们一个相对客观理性的参考。
至少,多数人没我专业和应景。
当时还美滋滋地规划:
找我咨询适不适合法律的,我收个两百,保证给你讲得清楚明白。
想学法律,找我咨询志愿填报的,收个五六百。
全县几千考生,估计能赚小几万。
家长花点小钱,也能得到人脉圈内几乎最靠谱的答案。
简直是双赢。
可看到网上那种病态的舆论,想起那一张张只想白嫖的大脸,我就熄了这个心思。
躺家里睡大觉得了,总不能再道德绑架我吧。
当时文章里写到:
不过明年没有这些老师低价扰乱市场,5000块可能请不动所谓的专家了。
一语成谶。
如果不老想着白嫖,让市场存在一批熟悉本专业,又了解学生和行情的老师,现在的志愿填报,还会炒到如此高的价格吗?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多么简单的经济学道理啊。
志愿填报对整体学生来说是零和博弈,有人低分上了好专业就意味着有人高分选了不合适的专业。
有人占了便宜就有人吃了亏。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靠谱的咨询,那差距不大。
价格越高,买得起的人越少,差距就越大,花的钱也就越值得。
这是张雪峰的课被疯抢的底层逻辑。
他不是公立学校老师,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还能去道德绑架他不成?
白嫖只在老师那里好使。
但白嫖也只能爽一时。
白嫖的本质是极个别人受益,绝大多数人吃亏。
假如,你是我县高三考生的家长,花八百块请我填个志愿,值不值?
至少,比你自己瞎填的科学。
也比网上大几千开盲盒请的专家靠谱吧。
我好歹人在本地,有个编制,干不出丧心病狂的事来。
本来可以双赢,结果双输。
一声叹息!
有些人不知道,白嫖到最后都是最贵的。
他们损失了一个改善孩子命运的可能,成就了一个高价的志愿填报市场。
损人又害己,何苦呢?
总有些美好,毁在那颗想白嫖的心里。
PS:推荐一本朋友写的高质量报考攻略,详细介绍了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教育、经济、管理、设计、军警类报考与就业情况,称得上高考志愿填写前的指导书。
推荐阅读:
轮到校长们背锅了
年薪五十万的家庭教师